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2022年唯一亮眼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今年也难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022年唯一亮眼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今年也难了?
[ 复制链接 ]
再會
2023-2-16 02:02:42
1月没有开门红。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学霸也没想到,自己考了94分,学渣考了59分,老师责问的竟然是自己。
几天前,中汽协公布了今年1月的汽车产销情况,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4%),传统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1%(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9%),结果整个市场都在问:
新能源汽车怎么了?
没办法,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表现太过亮眼,动不动就同比增长100%。一叠200多分的成绩单里冒出一张94分,谁看了不皱眉。
尤其是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
相当于2020年的五倍,几乎是昔日一片萧索里唯一的暖意。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势,中国汽车行业还发生了两个可喜的变化:
其一,在国内市场,本土品牌乘用车,面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车,终于能打得有来有回了。
此前十几年,本土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起起伏伏,在2020年6月一度跌至33.5%,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低值。
而到了2022年12月,本土品牌乘用车的国内市场月度份额高达56.8%。借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潮水,本土车企攻城略地。
其二,在国际市场,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而过去两年的出口增量,接近一半是新能源汽车创造的。
当然,必须承认,这份成绩并不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广受认可。
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其中27.1万辆来自销往海外的国产
特斯拉。
总之,成绩斐然,前景辽阔,在疫情防控放开后,各方都盼着新能源汽车能扛起消费复苏的大旗,提振消费信心,带领大伙儿一起跑。不少省市也发放汽车消费券来刺激市场。
没成想,杀君马者道旁儿,开年数据反而表现出消费需求提前透支后的冷清。
推究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不佳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1. 春节因素
每年1—2月,汽车销量都容易出现环比下滑,这是家常便饭。
但这一次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同比下滑,是此前两年所未见。而且市场渗透率大幅下滑,从超过1/3跌至不足1/4,说明新能源汽车的表现相对于整体车市更差一些。
这就不单是春节因素足以解释的了。
2. 补贴退出
2022年12月31日,长达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此前每一次补贴退坡,都会引发短期内的销量骤增与骤减,这一次正式退出,业内对于销量的波动也有预期,不算意外。
最大的意外可能是第三点。
3. 特斯拉降价
1月6日,特斯拉宣布对国产Model 3和Model Y进行降价,降幅2万—4.8万元不等。自去年9月以来,特斯拉已经降价或补贴超过5次。
价格屠刀不仅砍向了与特斯拉定价接近的本土品牌,也使得各家的潜在消费者选择观望,观望,再观望。毕竟,早买不只有早享受,还有可能中选“今天付款,明天降价”的尊贵礼遇。
第三点和第一点又打出了连击效果:看到特斯拉降价,市场眩晕了几天,随后有传言称“特斯拉降价三天卖了3万辆”,形势所迫,造车新势力跟随降价,刚一降价,春节到了……
于是,有业内人士提议:财政补贴,回来吧——市场这么低迷,难得有一个有确定性的机会,先前的退出计划应该跟随形势调整,继续实施。
你支持这种观点吗?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好吗?特斯拉还将搅起多大的波浪?我们请教了几位大头,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还是补贴退出对1月销量的影响最大,尤其是走量的经济型电动车。还有特斯拉降价这个因素,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其他品牌的动作。
按月份,除了理想同比是增长的,环比是下降的,其他所有的造车新势力,汽车销量同环比都是下降的,为什么?就是特斯拉的降价效应太明显了。
特斯拉一降价,原本20万到40万元之间的新能源汽车都受到它的价格冲击,这是其一。其二,随着受到冲击的中等价位车型价格下调——因为它们要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的话,只能降价,它们一降价,2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电动汽车也面临降价。这种传导效应会一直延续下去,所以说,所有的电动车都会受到特斯拉降价的波及。
特斯拉降价,让造车新势力面临两难的境地,因为很多造车新势力现在卖车就是亏损的,严重亏损的。那特斯拉降价,如果它们降价应对,亏损会加大,现金流就面临极大的压力。如果不降价,销量下行,在资本市场又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因为企业预期发展前景不好的话,股价涨不上去,你就从资本市场上套不了现,这意味着现金流依然没有来源。
所以说造车新势力是两难的,从这一点来说,特斯拉这条鲶鱼非常可怕。
至于说补贴还会回来吗,所有的补贴都是有规划的,原有规划不能打破,到期就要退出。但是新的规划,中央也要看经济形势,以及新能源汽车实际的销量情况,然后再制定。
三月的两会是一个重要节点,
我相信两会结束后,关于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还会陆续出台,接下来到底是现金补贴还是其他的,我们并不知道。
我基本判断,下一步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可能会集中在15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因为第一,15万元以下的车型是消费的主力军;第二,这个价位的市场特斯拉并没有进入;第三,15万元以下的车型对价格更敏感,只要拿出一点补贴来就可以有撬动作用,而中高端可能撬动作用有限。
我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肯定是正增长的,保持两位数增长没有问题。因为大势已定,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感受、舒适性比燃油车好,而且大家买车,同城通行为主,跨城通行为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买电动车不会有太大的里程焦虑。
然后就是,如果传统品牌发力的话,它们通过原有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把电动车的价格降到比特斯拉还要低——它们亏得起,只要愿意这么干,然后把产品的智能化、服务能力提升到跟造车新势力一个水平。接下来,能与特斯拉抗衡的可能更多还是传统大厂,造车新势力的话如果没有现金流支撑其实挺难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主要是补贴退出叠加春节因素,其他原因目前还不明显。
我们判断,疫情期间,民众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较大,疫情之后,实际上需求就有相对放缓的趋势。因为疫情之后,大家可能把钱放到别处去消费。
至于扶持政策,我们还是以补短板为核心,新能源车已经发展得这么好了,可以放缓对新能源车的支持,去支持传统燃油车。因为传统燃油车是民生车型,支持燃油车更能支持经济发展。
未来新能源车的销量肯定创新高,但增速肯定会放缓。
因为我们觉得传统燃油车是消费者需要的真正关键,新能源车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普通消费者只买一辆,肯定买最适用的车,不能让消费者为新能源发展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现在我们主要是全面恢复服务消费,而不是仅仅促进新能源车发展。
如果说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比亚迪一骑绝尘,那么2023年会有更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展现对外国品牌的压倒性优势。
这背后其实有中外企业因疫情导致的全力运营时间差的因素。国外品牌其实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运作一年有余,如果这种情况下在2022年都没有展现出竞争力,那么2023年中国社会恢复常态,
国产品牌运营完全自如之后,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对海外品牌的优势只会越拉越大。
除了市场敏感、适应力和品宣能力强的新势力品牌,大型传统车企也迎来机会。吉利、长安、广汽在疫情束缚减轻后,也有了市场再定位和产品迭代的空间。
2023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45%的增长就很说明问题。当时国内疫情还很严峻,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工厂的生产、汽车的出关和海运。这是中国企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企业,企业管理能力的充分体现。
同时,海外需求的持续增加,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外部市场知名度的提升。而这只是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者尝试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国产品牌的技术实力,特别是人机交互上的优势,会像智能手机当年一样,在海外市场刮起中国风。
只是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势会跟过往有些许不同。2023会是销售数量创新高,但是销售均价下降的一年。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走高,品牌口碑变好,更多新的消费者愿意尝鲜,老消费者换车迭代的结果。
当然,特斯拉降价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一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的价格战,不可避免。
消费者购车的热情被点燃,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玩家席位,将再度洗牌。
* 更多内容:抖音/b站/小红书账号:罗格伯乐
本篇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沈徐玮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VC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LED行业信息」
「社会新闻」
再會
关注
主题数61
百万豪车来了!比亚迪仰望发布会下周开:首发新技术 ...
阅读 4399
外媒:在俄乌上表态遭不满 英摇滚歌手“水爷”取消在波兰两场演出 ...
阅读 3794
马斯克调派50多名特斯拉员工协助接管Twitter 独自担任CEO“只是暂时安排” ...
阅读 357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