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五问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缩水”的钱去哪儿了?谁将从中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五问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缩水”的钱去哪儿了?谁将从中获益?
[ 复制链接 ]
328993188c
2023-2-16 22:00:05
来源:健康时报
作者:记者 谭琪欣
" 个人账户里少的钱去哪儿了?"" 个人医保账户的钱越改越少,是不是国家医保基金池子没钱了?" 近日,江苏、黑龙江、江西等多地陆续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引发热议。
医院医保业务办理窗口。新华社图
个人账户的钱 " 缩水 " 多少?
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各省份都已就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实施细则发文,不过个人账户划减的要求有别," 缩水 " 的幅度并不完全一致。
对于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各省份的大体方向基本相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8%)计入统筹资金,即将单位缴纳的 8% 中原计入个人账户的 3.8% 也计入统筹账户,而职工个人缴纳的 2% 仍计入个人账户。
针对退休人员个账的划转方式,部分省份按比例划入,每月向其个人账户划入全省市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 2% 至 3% 不等,也有地方如广西、湖南、安徽等,按当地数据测算后采取定额,规定向其每人每月划入 70 元左右至 120 元不等。而此前,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是其个人养老金的 5% 左右。
个人账户里少的钱去了哪儿?
" 此次改革的核心关键词是‘权益置换’,即将原划转进医保个人账户的约一半资金,放入大的统筹基金池,共同提高门诊保障水平。" 东南大学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张晓教授向记者介绍,改革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逐步实现门诊住院待遇水平的统一。
根据《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门诊共济保障将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改革后,门诊里多发病、常见病等过去由个人账户直接支付的范围,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报销比例 50% 起步,此外,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疾病门诊费用也将逐步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除了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参保人可以持医院外配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购药,符合规定的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相应的定点零售药店也将纳入。
医院医保服务窗口,曹建雄摄
为何要在此时推行改革?
" 我国的医保体系建立于 1998 年,设立的初衷是医疗互助共济,无论大病小病都能报销。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设立个人账户是为了减少小病小痛报销的审核流程,有了个人账户,参保人遇到小病小痛就可以拿着医保卡自行支付,无需再走审核流程,而与之对应的,则是门诊疾病不纳入报销范围,因为个人账户就是用来支付这部分费用的。" 张晓告诉记者。
据《2021 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存 36156.30 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结余为 11753.98 亿元,占了全国基本医保累计结存总额的 32.5%, 且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随着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越来越多,问题逐渐显现。"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个人无需使用时,别人也用不了,真正需要门诊医疗保障的人群得不到更好的保障,这笔资金积累越来越多,并不利于医疗保障的效率提高。而与此同时,统筹账户的资金过少,这直接导致医保的报销范围和报销金额都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大病的保障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张晓解释,此次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此前参保职工 " 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 " 的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盘活了,用在真正需要的患者身上,改革后统筹基金会加强,互助共济保障会更充分。
在张晓看来," 每个人都有年老和生病的时候,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是会长期存在的,到年老多病时,靠医保个人账户和个人积累总是有限的,共济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改革后参保人亏了吗?
" 个人账户新计入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整体保障功能降低,反而从制度上来说,共济保障更具有风险防范功能。"2021 年 4 月,国家医保局原副局长陈金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改革个人账户,不是取消个人账户,而是调整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通过制度的转换,建立、扩大、健全、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制度。减少了部分并不意味着个人的保障会损失,而是放到了共济保障的大池子里,形成了新的保障机制,这个新的保障机制总体上基金平衡转移,保障效能显著放大。
广东省医保局也就当地政策算了一笔账。以广州市为例,门诊共济改革实施后的 12 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惠及 2.7 万参保人,人均报销金额从原来的 150 元增加到 380 元,报销比例增加 153%。
今年 58 岁的广州退休职工李华(化名),2022 年 11 月因呼吸有啰音,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医,做了肺部 CT,总医疗费用 480 多元。当时 CT、MRI 等项目还未纳入门诊统筹,李华需要全额自付。而最近,她 " 阳康 " 后又到医院做 CT,发现同样的项目,自己只给了 140 元,统筹基金支付了 70%。
谁是这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 从个人账户改革政策目标和制度长远发展来看,参保人群均会从这次改革中普遍获益,特别是那些罹患慢、特病的参保职工、退休人员群体,其获益是远超个人账户减计额度的,因为共济保障的结果往往会是减计数百元个人账户,但会报销千余元甚至数千元费用,实现政策调整改革的真正作用。" 张晓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具体的改革方案中,往往对退休人员有所倾斜。比如,四川在职职工起付线 200 元,退休人员起付线 150 元,报销比例方面,在职职工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销 60%,三级医疗机构报销 50%,退休人员相应提高 10 个百分点。在最高支付限额层面,在职职工年度支付限额 2000 元,退休人员 2500 元。
2021 年 4 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负责人樊卫东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初步估算,这一项制度可以为退休人员减轻门诊费用负担近 1000 亿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328993188c
关注
主题数617
云南男子连跑3次办结婚证未果,官方:涉事工作人员为临时工
阅读 5798
贾跃亭真下周回国?法拉第未来FF宣布与湖北黄冈市合作
阅读 5778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同比增长3.0%
阅读 539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