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下一个比亚迪?理想汽车,蔚小理中崛起的新能源汽车新秀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下一个比亚迪?理想汽车,蔚小理中崛起的新能源汽车新秀! ...
[ 复制链接 ]
灵之亡灵肆
2022-9-29 19:24:30
最近分析小鹏汽车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小伙伴让讲一讲理想汽车,就这么说吧:虽然很多人看衰理想汽车,但leo 个人倒是挺就好它的,不过公司的天花板比较低,能否突破要看它后续怎么做。
要理解理想汽车,必须了解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
李想创业史
十几年前,大约2005年左右,由于互联网的造福效应火爆,媒体热衷于报道李彦宏、马云、马化腾这些大佬之余,也提出了京城IT四少的说法:高燃、李想、戴志康、茅侃侃,他们都是未满25岁,却通过互联网赚到了百万、千万,成为了年轻人创业新贵。
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京城IT四少中,茅侃侃几年前自杀了,高燃和戴志康没啥消息了,唯有李想依然活跃在中国商界,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好。
而李想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跟他自身的特质息息相关,这一点从他的创业历程就可以看出来。
李想从小就特别喜欢电脑,由于小学买不起电脑,它阅读了电脑杂志,学习了大量相关跟电脑相关的只是,高一的时候家人终于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后,他发现电脑杂志编辑们说的都是错的!
于是他愤而疾笔,用当时最流行的风格写了很多稿子,从如何选电脑到选显卡等等投稿给电脑杂志,没想到非常受欢迎。
都后面随着网络开始流行,他更是成天泡在网上写此类文章,最后自己做了一个网站——显卡之家。
然后他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当时所有的网站在用户访问最多的时间段(凌晨),却没有更新。但是大家都是早上上网,因为那时候第一网速快,第二是上网费便宜。
于是他选择了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开始做更新,6点到6点半的时候就更新完了。
这一招就让他的网站和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成为显卡评测行业第一,到后面这个网站又成了泡泡网,当时国内最大的电脑硬件测评平台第三,并成功被收购,李想也靠这个项目年入百万。
不过由于泡泡网始终成不了行业第一,加上随着电脑硬件行业逐渐衰退,李想又开始了新的创业方向,这次他盯上了汽车社区,因为他发现汽车媒体行业简直太适合不过了。
汽车是标准品,跟IT类似;当时汽车媒体竞争对手太弱了,大家都是拿厂商的新闻稿发布,并不做其他事情;汽车行业正处于大爆发阶段。
这是一个有大前途,又处于大爆发阶段,而且有机会成为行业龙头的事业,于是李想又创办了汽车之家,针对行业的各种弊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又是用了之前做显卡之家的那一招,加大更新力度,加大原创,最终成为汽车垂直网站行业第一名,并最终上市,李想也一跃成为亿万富豪。
同样是看到了汽车网站的未来局限性,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大爆发的机会,李想又开始了他全新的创业,就是创办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被低估的产品能力
理想汽车的创办和发展,带有浓烈的李想风格:并没有从纯电车型入手,而是选择了增程式电车,既可以充电也可以加油,没有续航焦虑;选择了SUV,而不是轿车,而且是六座和七座的奶爸车。
精准的用户需求和相应的需求满足,是理想one 爆火的原因。
从几次创业经历可以看出来,李想对于行业的机会,用户的需求是非常敏锐的,而且难能可贵的是,用户的需求出来后,他还可以用极高的执行力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实这两点都挺难的,对于创始人和团队的能力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事实上,理想在产品能力上是被市场低估的。
很多人认为理想one爆卖只是因为定位讨巧,产品力并不怎样,甚至行业人士也是这么认为的。
此前理想L9出来后,何小鹏就发了微博暗暗影射理想。
那潜台词就是理想one能爆卖,只是因为定位精准,只靠卡定位的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但消费者又不傻,花三四十万买一款车,一定是综合详细决策的结果,至少产品力方面是足够满足需求的。
如果大家坐过或者试驾过,就会发现汽车理想的车吸引力是非常不错的,或者去问一下理想的车主,普遍对于理想的车评价都很高。
理想对于需求的满足能力,是被市场低估的!
理想L9 同样体现了李想团队在需求挖掘和产品满足方面的能力。
leo得如实承认,看完理想L9发布会后,是有购买冲动的,要不是没有买那么大的车的需求,真的会考虑它。但看完小鹏G9的发布会,真的没有那种购买冲动。
理想汽车的未来
当然了,理想汽车也是有一些问题的。
一个企业最终能发展到哪个地步,归根到底取决于公司创始人的格局,理想汽车同样逃不开这个束缚。
李想团队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以及执行力没有问题,这也是理想汽车能从一众造车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大新势力之一,以及逆袭了小鹏,甚至财务上是最健康的那一个。
可以说,理想汽车在当下及未来,都可以获取到自己的目标人群,公司保持在一定的规模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要继续向上突破,达到李想想要做一家千亿美元上市公司的目标,则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团队的各项能力,比如管理、渠道、售后等能力,都要补缺。
就比如纯电车型什么时候出来?
新能源汽车的终点还得是纯电,是逃不掉的大趋势,理想还没能证明自己可以推出一款成功的纯电车型。
不过这一点倒也不用过多担心,以李想团队的能力,推出一款满足目标群体的纯电车型并不算太难的事情。
只是要想做的更大,销量更大,终究还是离不开管理半径的扩大,研发的继续大投入,渠道建设和售后的继续补齐等。
好在李想团队对此已经准备,期待团队的继续表现,期待理想汽车的更进一步的辉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LED行业信息」
「社会新闻」
灵之亡灵肆
关注
主题数69
rgb灯珠和rgbw灯珠区别(什么是rgb灯珠)_2
阅读 4693
比亚迪进军印度市场,推出 ATTO 3 电动 SUV;通用汽车成立新部门提供太阳能 ...
阅读 4112
一句话点评9月中高级车:小鹏今年多难过?看看P7就知道 ...
阅读 255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