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比利时的新能源车达到了196498辆,出口数量“第一”。但其实,比利时的这个“第一”,多少有点“水分”在里面。 如果说挪威是一块进军欧洲市场的跳板,那比利时就是一节通向跳板的台阶。比利时本身市场并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具优势——2022年4月,比利时的第一大港安特卫普港和第二大港泽布吕赫港合并成了安特卫普-布鲁日港(port of Antwerp- bruges),这里是欧洲最大的汽车集散港。而且,比利时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拥有欧洲最密集的公路、铁路、内陆水路,可确保与腹地的快速连通。
虽然英国汽车的整体销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去年英国登记约161万辆新车,比2021年下降了2%——但它仍重新从法国手中夺回了欧洲第二大汽车市场的地位,仅次于德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销量甚至超过了德国,也让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2022年,英国电动汽车占新车注册量的16.6%,高于2021年的11.6%,也首次超过了柴油车。
这自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英国也制定了自己的新能源推广策略,计划于到2030年实现新车销售100%为零排放汽车。为此,政府推出了包括《零排放之路(Road To Zero)》在内的一系列战略,来帮助完善充电基础设施。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2年中国出口英国的新能源车达到了104732辆,比起2021年的56840辆,近乎翻倍。而增长最快的中国品牌,非上汽MG莫属。如著名的纯电车型MG MULAN就曾获得英国权威汽车杂志《What Car?》和《Auto Express》的高度评价——在后者评选出的2022-2023年度英国十佳电动汽车中,MG MULAN高居第二。当然,这或许是由于MG本就是一家具有英国血统的品牌,因此英国消费者对它天然具有一些亲切感。
图源:MG官网
另外,比亚迪也计划在本季度进军英国乘用车市场,首款登陆英国的车型为ATTO 3 (即元PLUS)。目前已经在英国指定了四家经销商合作伙伴,分别是Pendragon、Arnold Clark Automobiles、Lookers Motor Group和LSH Auto Holdings。其实,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早已在英国攻城略地,遍布多个城市,在伦敦市的占有率甚至超过80%。 但进军英国市场也有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英国在电动汽车的补贴优惠方面正逐渐退坡。在此前,消费者可以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中获得高达5000英镑的折扣,之后缩减到了1500英镑,还限制了车型。而从去年7月开始,这1500英镑的补贴也被取消了。不仅如此,英国财政部还明确提出:从2025年4月起,新销售的电动汽车将不再免征车辆消费税(VED),并表示,这是“为了确保所有道路使用者缴纳公平的税款”。显然,在全球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当下,英国此举必然会遭到一定的质疑。
另外,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英国本土有着一系列知名汽车品牌,消费者忠诚度也很高(MG在英国受到欢迎这件事,其实很难说是中国品牌的成功)。虽然中国的汽车产品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有相当的优势,但经销网络、供应链、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都还要花时间去完善。
综合来看,英国市场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市场推荐指数”评判如下:现实收益7分、潜在收益8分、易进入程度6分,综合得分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