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经历三年疫情的应届生,就业还是考研?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经历三年疫情的应届生,就业还是考研?
[ 复制链接 ]
西洋刘abc
2023-2-19 20:25:04
原标题:经历三年疫情的应届生,就业还是考研?
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疫情中的大学岁月,在这些年轻的生命中印下持久而深刻的痕迹
图/视觉中国
文 | 《财经》实习记者 李骞
编辑 | 王延春
2022年7月到9月,吉林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温淼前前后后投了200多份简历。三个月内,查招聘信息、投简历和面试几乎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不少简历在按下邮件发送键后石沉大海。温淼告诉《财经》记者,有面试的话就准备面试,没有面试就继续找。彼时,防疫形势严峻,无法自由进出校园,面试几乎全以线上方式进行,她甚至试过顶着陌生人的目光,在走廊里做线上演讲。
直到2022年10月,温淼终于确定下一家浙江金华企业的工作机会。一切尘埃落定后,温淼回头看,自己或许没有必要那么焦虑。
作为2019年秋天入学的大学生,温淼在大一下学期便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和温淼一样,新冠一代的大学生们,日常三件套成了“口罩、居家、网课”。
三年中,新冠疫情以超乎想象的力量介入温淼与同龄人学习、生活、娱乐、实习、就业甚至人际关系的边边角角。终于在2023年1月,各地对新冠的防控级别调整为“乙类乙管”。三年大疫尾声渐近,这批大学生也迎来了他们的毕业季。
教育部预测,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再次突破纪录。疫情中的大学青春岁月,或许在这些年轻的生命中印下持久而深刻的痕迹。
秋招,二本生难
眼见毕业已经开启倒计时,宋子星至今还没拿到offer(入职邀请)。
当下,她是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四学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2022年下半年,对于二本学生而言,市场上工作实在不太好找。宋子星坦言,2022年秋招很受挫。
每年9月到11月,通常是知名企业发布招聘信息、面试、聘用应届生作为储备人才的黄金时间段。往年秋招,会有大批企业进入高校宣讲招聘。但是2022年秋季,全国防疫形势严峻,高校学生很难自由进出学校,更别提企业人员。
“疫情对线上面试的影响不太大。但问题在于,比较知名的企业只采用线上面试方式,像我这样普通二本的学生很少能得到线上面试的机会,可能在简历环节就被刷掉了。”
宋子星告诉《财经》记者,往年秋招学生可以现场投递简历。很多在学历、实习经验方面没有优势的同学,至少还能拿到一次线下面试机会。
宋子星参加线下宣讲会。图/受访者提供
实际上,院校背景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为32.9%,普通本科毕业生和专科院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分别为12.5%和13.3%,双一流院校的就业优势明显。
2022年秋招,许多企业选择安排三轮面试,包括线上面试和线下面试。
宋子星发现,如果开头的线上面试轮不到,后面的线下面试就没有机会,这导致秋招结束后,很多人还是“零Offer”的状态。
疫情之下,企业对于应届生的需求就更少了。脉脉发布的《抢滩数字时代·人才迁徙报告》显示,2022年,企业招聘总职位量同比减少21.67%。
2022年疫情反复,企业经营遭受冲击,全国青年失业率(16岁-24岁)在7月创下19.9%的新高。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招聘需求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东北城市降幅高达28%;而供给方面,各个区域的求职人数均同比大幅上涨。
更何况,这轮秋招开始前,宋子星还完全不了解招聘流程。面试过程中,宋子星注意到,企业普遍很重视专业实践经历,这恰好是她的弱项所在。宋子星计划,抓紧完成手头实习,希望在2023年的春招中具备更多优势。
相较于宋子星,一本院校学生温淼在2022年7月底就已经开始为秋招做准备。开始求职时,秋招第一批招聘已经结束;到8月底,互联网公司不怎么收简历了;9月、10月就主要是实体企业了。“身边有人签得更早,工资又更高,相比之下就会很着急;处于一直面试、复盘、再面试的过程中,没办法不焦虑。”温淼说。
温淼不认为新冠疫情对找工作有太大的影响,比如很多互联网企业虽然不进行线下面试,但线上面试也方便。不过,她也表示,校招宣讲-收简历-面试的效率会更高。“国企的网上面试流程真的很慢。国企我投得并不多,就是因为太慢了”。
和同学一起参与校招的氛围也很重要。温淼说,没有氛围,大家可能会比较懒散,不会很着急地去找工作。“如果是自己准备的话,其实很需要动力的”。
那阵子,新冠疫情让全国人员流动停滞。有时,温淼会觉得生活慢得难以适应。现在忙起来,她一天要应对三场面试,“还是挺开心的”。
在学校准备线上面试,找到合适的场所也不容易。无奈之下,温淼只好来到教学楼的走廊。对面的女生理解地戴上耳机,温淼硬着头皮对着摄像头即兴演讲起来。
线上面试也会遇到无领导小组形式。不认识的人各自坐在电脑、手机的一端,东一句、西一句。温淼觉得网上讨论非常混乱,“可能连谁在说话都没听清”。
不负一番努力,温淼终于在去年10月收到四份offer。权衡下,她选择了浙江金华一家新能源企业。今年7月,温淼将正式成为“社会人”。对于未来的新生活,她还没有任何实感,只是笑着告诉记者,如果吃得惯,可能就会选择在那边发展。
瞌睡的网课与受限的实习
这一代学生,受困于新冠疫情、外出不便等因素,临近毕业才发现实践经历不足的,不止宋子星。58同城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生就业趋势调研报告》显示,
近八成的毕业生只有一段实习经历,专科院校毕业生无实习经验比例高达22%。
陈楠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的大四学生。按常理,医学生的许多课程需要到医院的门诊或者病房上课,接触病人、观摩医生开药方、做治疗,所谓“临床”。诸如影像诊断学,原本应该安排上手学习拍摄X光片、使用B超机器等等,上网课后,老师只能播放视频替代。远程抽象的讲解形式经常让陈楠感到意兴阑珊。
很多时候,陈楠在“半梦半醒”中听课。中医内科学,听老师线上讲一些基础知识,听着听着就能睡着。那节课的老师恰好不怎么提问,同学们都能放心睡觉。
上网课后,手法练习也受限。原先的按摩推拿学课,陈楠和同学两人一组,彼此做模特,互相练习,老师随时能够指导;线上授课时,没有临时同伴可以辅助练习,陈楠只能靠揣摩体会。陈楠遗憾的是,只有做了,老师才能看到做得对不对。
“现在面对别人时,我很难觉得自己是个医生。因为缺乏在医院的锻炼,对医院没那么熟悉。”陈楠说,虽然临床实践机会少,她也想方设法找练习机会。现在如果宿舍室友感觉不舒服,她们就给彼此扎针;在家,她也会通过扎针、推拿来缓解父母身体的不适。陈楠觉得,之后还得多花一点时间去医院实习,补上短板。
其他专业上网课,也容易走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张笑妍告诉《财经》记者,每周二的网课一度从早上到晚10点,这成了她微信聊天最多的一天。她甚至收到过好友上网课打瞌睡时误发过来的微信信息。
疫情之前,张笑妍也曾前往光明日报、知乎参观学习;疫情暴发后,这样的机会几乎再没有。难得有前往雄安新区的社会实践计划,
最终搁浅。“对于一个真正的新闻人来说,实践经验的积累还是很重要的”。
另一位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胡涂涂虽然申请了实习,但工作实践也受到一些影响。他的专业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习任务与投资密切相关,需要前往各地考察项目,而疫情期间,跨地区的考察非常受限。胡涂涂曾前往上海临港新区参访港口和企业。去上海,经历了两天两检;回北京,隔离了八天。疫情之下,硬科技行业的研发、生产进度滞后,也影响到原定的投资、融资和交付等进度。
港口上堆积的集装箱。
图/受访者提供
疫情中的不确定性,让胡涂涂倾向于保持现状,而非大胆尝试。学生通常会选择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实习工作,而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实习了八个月。
他认为,在更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大家往往会变得更加保守和谨慎,避免让自己陷入风险。
这种求稳的心态也体现在宏观数据上。《2022中国大学生就业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央企国企是毕业生首选的企业类型,2023届占比高达42%;其次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2023届占比为37%。而同时,私企和外企的占比在逐年缩小。
疫情之下,学校和公司进出规定很严格,实习也变得更加枯燥。
胡涂涂实习的公司位于望京,进入大楼需要48小时内核酸报告,有时又变为24小时内核酸报告;疫情严峻时,学校也会关闭以实习为由的进出校申请。出行困难重重,他只好线上办公。和长达2.5小时的通勤时间相比,随时待命的线上工作并没有更轻松。
难得放风的考研时光
实习、工作并不是2023届大学生的唯一出路。读研究生、升学,是另一条出路。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人。
就业压力成为考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因素。近六成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希望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
关河是西南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她最开始决定考研,就是为了逃避工作。大三上学期结束后,关河基本完成了所有的专业课程。突然凭空出现一大把的空闲时间,她还有点不知所措。考虑到自己难以适应职场环境,她决定尝试考研。
但考研同样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根据考研机构预测的数据,2022年考研录取人数总计在120万左右,录取率为26.2%。就业压力增加,考研的难度在上升。
2022年5月,关河开始备考。她没有报辅导班,而是自己搜集资料、购买教材,跟着不同的老师学习。每学完一本书后,需要进入加强阶段的学习,又需要重新选择一个老师。关河告诉记者,每一次选择都会让她焦虑一次,始终静不下心。
关河的室友都是会计专业,虽然她们准备的科目大致相同,但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亲密交流。关河的情绪起伏也很大——英语阅读题正确率高,就能“比较开心”。当她发现以前不会做的题目现在还是不会时,开心的情绪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疫情没那么严重的时候,至少学习到夜晚,室友们还会一同前往超市采购生活物资,稍稍松口气。关河记得,2022年10月的一天,大家还难得地去咖啡店喝了趟咖啡。聊天时,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精致的拉花摆在眼前,是来之不易的短暂快乐时刻。
但随着疫情愈发严重起来,学校长时间的封控管理开始让她感觉“看不见天日”。2022年10月,关河还能在两天一次的核酸时间去操场短暂放风。但进入11月,重庆的疫情愈发严重,宿舍楼进行封楼管理。那个时候起,她的心理防线开始逐渐崩溃。
2022年12月,被阳性室友传染病毒成为压垮关河的最后一根稻草。身体不适、担忧二次感染,让她连“就算考得很差,无论如何要看一眼试题”的念头也彻底放弃了。自然而然地,在备考六个月之后,关河放弃了考研,选择毕业参加工作。
这样的情绪也并非个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亚洲区域合作专项支持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11.04%的中国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0.49%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34.19%的学生出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敏感,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尤其多见于女性。
现在,关河决定大胆走入职场。“我脑海中的构想和现实肯定有很大差距,更大的可能性是我向社会妥协,”关河笑着对记者说,“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这个点。”
相较于千辛万苦的考研,保研的心路历程似乎可以轻松不少。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推免生招生比例虽然未出现明显增长,但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2022年6月,张笑妍开始申请保研。她最初报名了复旦大学的夏令营,由于准备不足很快放弃了复试。此后,她又报名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夏令营。疫情期间,她在家完成了备考、笔试和面试。和朋友的口语练习是她备考的一部分。正式面试前,张笑妍每晚都会和好朋友模拟英文面试,相互提问、回答、补漏。张笑妍认为,这种方式对她帮助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面试都以线上方式进行。面试时,四周安静得张笑妍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尽管候场时间比原定时间更长,也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但好在没有抽到更难的题目。面试结束后,她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人大的拟录取通知随之而来。
留下的,失去的
大学生活,虽然因为新冠疫情陡增不便,但也留下了许多快乐瞬间。
大学四年,关河去了两趟海南,都是奔赴同一位歌手的演唱会。第一趟是在2019年,新冠疫情尚未暴发。买到演唱会票后,关河慢慢规划行程,通过打暑假工顺利赚到了往返机票钱。第二趟,却要冲动许多——疫情之下,必须得到学院和学校的审批才能请假出校。她中午洗了个头就冲向机场,夜晚便飞到海口。这趟旅程瞒着父母,演唱会上大家还戴着口罩,但是想起来,这份快乐尤为难得。
2022年演唱会现场。
图/受访者提供
对于张笑妍而言,疫情也带来了难得的亲密时光。她有很长的时间和家人们相处,无论感染、康复,亲人始终互相照顾、陪伴。许多时候,不能出校门,她便和朋友们探索学校食堂、点外卖、打羽毛球、游泳、跑步。这些普通而温馨的小事,愈发珍贵起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至少我们还待在一起。”张笑妍想了想说。
2022年11月,北京疫情形势变得紧张,张笑妍和朋友们已有一个月没出过校门了。那段时间,正值校园里金黄的银杏叶落满树林。不知是谁在树枝上挂了一块路标,上面写着“我在人大很想你”。
这点小小的浪漫也足够让她们感到快乐。
人大银杏树林里的路标。图/受访者提供
“不管身在何处,都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也算是做了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做了很多上高中时希望大学能做的事情。”张笑妍笑着说,大学没有什么遗憾。
大学四年,宋子星好像被困在了原地。
在她看来,相较于上一辈人,这一代人的视野更加广阔,更容易看到外面的世界,而疫情防控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会让我们有一种落差,产生对现实的无力感”。
一直想去海边旅行,但是几乎四年都没有踏出学校的舒适圈。宋子星说,大学四年应是她人生中能拥有的最长的一段自由的时间。不巧的是,新冠疫情几乎贯穿了她的大学生活。
“疫情中,没能享受一段美好的大学时光,想起来非常遗憾”。
倘若有机会,希望提前结束实习,在工作前空出一个月去旅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温淼、胡涂涂、关河、宋子星为化名)
责编 | 肖振宇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西洋刘abc
关注
主题数862
官方人士确认胡鑫宇遗体在粮库院内露天树林被发现,围墙阻断下如何进入仍是谜
阅读 5464
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阅读 5371
深圳一公司年会送员工保时捷,网友:现在投简历还来得及吗?
阅读 489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