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社论】请给“35岁以上”更多机会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社论】请给“35岁以上”更多机会
[ 复制链接 ]
634
2023-2-21 18:50:06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有了一些新变化。相比于去年,多个省份扩招比例超过50%,而备受舆论关注的“35岁及以下”年龄门槛,在多地出现松动。
如河南在省考公告中指出,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江西则放宽了博士和定向招录人员的年龄限制,要求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定向招录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的,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一直以来,坊间就流传“35岁职场门槛”,或者“35岁就业危机”的说法。因为,不仅过了35岁就不能报考公务员,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提出35岁的年龄限制。适当放宽公考年龄限制,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缓解中年就业焦虑、促进整个社会的就业公平。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讲,门槛低一点,人才池子就会大一圈,选拔出合适的、优秀的人才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让更多的人具备报考资格,给更多人机会,让他们在笔试、面试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择优录取,就可以避免部分人才因年龄门槛而埋没。
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也符合当下人才培养规律。现在不同以往,报考公务员的人群中,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大幅提升,很多人的毕业年龄已经接近甚至超过30岁,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很快就来到了35岁的门槛。如果年龄卡得太死,就等于堵住了这一部分人的公考之路,同时也浪费了人才资源。
在人口红利趋减、老龄化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背景下,逐渐放宽人才招聘限制,是大势所趋。正是秉持这一理念,有些地方不仅放宽了年龄限制,还开了更多口子。如云南提出,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招考职位,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
我国公务员职级遵循逐级晋升制度,设置招考年龄限制,是出于对公务员培养和成长周期的考虑。但这一原则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我国《公务员法》在报考年龄限制上,仅要求年满18周岁,并未对招录年龄上限给予规定。对《公务员录用规定》中“应当在18周岁以上,35岁以下”的表述,不妨与时俱进予以修订。
所以,局部放宽年龄限制不仅不违规,还应看作是积极的探索。近年来,破除35岁这道职场门槛,一直是“两会”上的热议话题。如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就提出“解除35岁职场恐惧,修订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
40岁左右,正是一个人精力、经验等综合能力比较突出的时候,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公司职员,他们的实际表现并不一定就比年轻人差。希望社会给“35岁以上者”更多机会,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634
关注
主题数560
没有年终奖的年轻人,挤满互联网
阅读 5594
献给2022的告别短片
阅读 3842
甘肃一镇政府工作人员当街杀人案开庭 辩称工作压力大、父母管教严
阅读 323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