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走进区域看发展 重庆涪陵:“千亿”新材料产业跑出“加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走进区域看发展 重庆涪陵:“千亿”新材料产业跑出“加速度”
[ 复制链接 ]
小紫菜
2023-2-22 19:40:08
人民网重庆2月20日电 (胡虹 、焦磊)新材料能做什么?你手里拿着的塑料瓶,你身上穿着的有弹力的运动装,还有你驾驶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外壳都是新材料的成品。如今,利用新材料制作的成品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涪陵造”的新材料更是运用到全国众多高新技术产品。
2月19日,“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重庆涪陵区,近距离感受当地新材料产业如何跑出“加速跑” ,造就“千亿产业”。
PET新材料实现产销两旺 填补西部产能空白
走进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万凯)的聚合智能车间,10套切粒机正有序平稳运行,聚合物溶液像水流一般在管道内流淌,最终变成晶莹剔透的PET切片。在智能化系统的助力下,整个生产过程高效且秩序井然。
在仓储车间,五台叉车来回穿梭,将刚刚出厂的产品运往指定位置,20多名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为即将发往四川的一批订单作准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用途广、市场大。我们紧盯国外、国内市场,生产无毒性、可塑性强、透明的、价格适中的食品级PET瓶片,满足市场需求。”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袁春剑说。
重庆万凯公司展厅内摆放着各种用食品级PET材料制作的产品。人民网 胡虹摄
重庆万凯是一家以生产食品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分子新材料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PET瓶片主要应用于饮料、食用油等食品行业。自2018年入驻涪陵临港经济开发区以来,引进大型集散控制系统实施智能改造,于2020年3月和2022年1月顺利完成一期、二期项目投产。2022年,公司共完成120万吨产能、100亿元产值,约70万吨产品销往云贵川渝地区。
“聚焦延链补链,我们将绿色低碳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引擎。”重庆市涪陵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杨荣说。以生产线改造为突破口,他们鼓励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科技、新装备,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耗,削减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目前,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五粮液等企业都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其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食品级PET供应商,填补了西部食品级PET瓶片的产能空白。
科技研发自主创新 突破“卡脖子”技术
在位于涪陵白涛的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展厅里,采访团看到这里展示了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这三种制备尼龙66的原料,以及制备好的呈白色颗粒状的尼龙66。
“尼龙66是通过己二腈加氢精制生产己二胺,由己二胺与己二酸聚合制备而成。”重庆华峰化工公司办公室主任梁顺龙介绍。
用尼龙66制作的空气开关。人民网 胡虹摄
尼龙是聚酰胺的俗称,是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尼龙66因其耐高温、耐水解、耐磨、阻燃性好、密度适中等性能优点,广泛用于工程塑料、工业纤维与民用纤维领域。
据了解,当前,全球生产己二腈的工艺方法主要是丁二烯法、丙烯腈法和己二酸法三种。其中丁二烯法、丙烯腈法的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
“我们从2013年开始组织团队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技改技措,在涪陵区政府的鼓励下,公司和高校研究团队合作,率先攻克己二腈‘卡脖子’技术。”梁顺龙说。华锋化工采用专有技术成功建成20万吨己二胺/己二腈生产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打通了“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为我国尼龙66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工艺方案。
“坚持科技研发,实现自主创新,是进一步做大产业链的关键。”重庆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云表示。近年来,以“科创+”为导向,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速打造白涛新材料科技城,集聚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
2010年,重庆华峰落户涪陵后,目前已经在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发展出华峰化工、华峰氨纶、华峰铝业、华峰新材料等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带动 向先进制造业高地蜕变
“制造业是涪陵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重庆市涪陵区经济信息委党委委员、区工业发展经济中心主任黄斌说。
近年来,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科创+”“绿色+”,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围绕“五项倍增”目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五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建设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数据显示,2022年,该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295亿元,增长1.1%。当地拥有领军、链主企业10户、智能工厂17户、数字车间51个,国家绿色工厂6户、市级绿色工厂16户,专精特新企业90户(其中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市级“双百企业”31户。
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的氨纶生产车间。人民网 胡虹摄
在涪陵现有的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白涛工业园区中,有规上工业企业171户,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135.6亿元,同比增长0.9%,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93.04%。其中,涪陵高新区、临港、白涛园区分别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25.07亿元、243.12亿元、667.41亿元。而在涪陵的六大产业中,新材料产业首当其冲,已经形成在全市材料产业中的第一个千亿区。
黄斌介绍,其实,早在“十三五”期间,涪陵区便将新材料作为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依托华峰、万凯新材料、蓬威石化等链主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短短几年时间,涪陵新材料产业便聚集了50余家规上企业。
“我们正加快实现由工业大区向先进制造业高地蜕变。”黄斌表示。接下来,涪陵将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再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扩大产业链集群效应;同时,推动科研、人才、金融等要素向涪陵集聚,吸引科创项目,创新型、创业型团队,以及研发机构入驻,通过引资与引智并重,强化“科创+”“绿色+”赋能,力争到2026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小紫菜
关注
主题数862
神探李昌钰曾说“胡鑫宇已被害,就藏在学校”?他真没说过
阅读 8423
国家卫健委: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阅读 5742
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
阅读 5183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