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6个53 2023-2-22 19:40:08
重播                           
    暂停
        00:08    /    03:5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小小的种子在总书记心里的分量始终是沉甸甸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新时代育种人在新征程上不断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条件让海南三亚一带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2月是水稻拔节生长的关键期,中科院院士谢华安在田间细心观察着耐储存水稻新品种的长势。这已是82岁老院士南繁育种的第51个年头了。



40多年前,谢华安院士在南繁基地选育出了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为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作出了贡献。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考察,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专程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察看水稻长势,了解育制种情况。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一定要把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成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总书记在考察中为如何打造农业的“种子芯片”指明了方向。当年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始筹建。2021年5月,公共科研平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正式成立,改变了各地科技人员背着育种材料南北辗转、各单位“关起门育种”的状态,南繁科研也从季节性向常年研究转变。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就来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这一次总书记对种业创新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初春时节正是“95后”博士生孙茜最忙的时候,从白天到晚上,从玉米地到实验室,孙茜和伙伴们潜心探索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玉米蛋白品质。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南繁热土,快速成长为农业科研主力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2023-2-22 19:43:17
这一点非常重要!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023-2-22 19:46:26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新时代育种人在新征程上不断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2023-2-22 19:49:35
一粒种子,饱含生机。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去讲好一粒种子的故事,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留下更为生动的注脚!
2023-2-22 19:52:44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新时代育种人在新征程上不断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2023-2-22 19:55:53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稳在自己人手里!
2023-2-22 19:59:02
“粮为政首,食为民安”一一请为我国政府始终坚定不移的将“种子安全”作为“国之大者”重要战略任务紧抓不放:点赞!
2023-2-22 20:02:11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2023-2-22 20:05:20
新时代育种人在新征程上不断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2023-2-22 20:08:29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