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2022年恶果呈现 今年更少人买车?多个品牌价格疯降! ..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022年恶果呈现 今年更少人买车?多个品牌价格疯降! ...
[ 复制链接 ]
下雨的星期日窃
2023-2-24 02:16:09
2023年,为什么买车的人突然变少了?
春节后,当大家都在畅想今年车市升温、大展拳脚之时,1月的销量数据却泼来了一盆冷水。据乘联会发布的1月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这已经很接近腰斩了。就连被持续看好的新能源车销量,也出现了同比下降6.3%。
具体到车企来看,除了势头正好的比亚迪和完成降价的特斯拉,其它品牌几乎都出现了不小的下滑。政策放开后,为啥大家的销量反而更惨了?
事实上,1月没有“开门红”是大多数人意料之中的,只是没预料到会迎来一场“开门黑”。
是的,你没有听错,大家都知道1月份会出现销量下滑,只是不知道下滑程度这么大。至于原因,非常简单,去年年底买车的人应该都经历过了。
大家都知道,2023年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和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都正式宣布退出,其中购置税减半政策让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涨幅明显,2022年12月也就成了“薅羊毛”的关键节点。
彼时不少打算2023年才买车的消费者就不得不提前去看车,而车企和一线销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催单”操作,比如国补临近退出,车企推出限时自掏腰包补差额,再比如一线销售的统一话术“元旦前定车可以优惠X万元”。
甚至,很多车企都抢着在12月交付,希望12月和2022年能交出一份较为漂亮的答卷。这些其实都是在提前透支1月销量。
其次,自去年12月政策正式放开后,1月上旬成了多数地区的疫情高峰期,大多数人或是不愿意出门,或是正在饱受发烧、咳嗽的折磨,这时不管是买车还是交车,都会对销量有进一步影响。
而在大家“羊康”后,1月下旬迎来的则是春节假期,再加上部分企事业单位会选择提前放假或延长假期,所以实际的工作时间以及停工停产对车辆销售、交付都起到较大影响。
反观2022年的参照系——2021年,它的春节假期是在2月,也就是说两者并非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样来看,1月的销量下滑是不是就“情有可原”了。
但真的只有因为这些原因吗?
教授翻查了日历发现,过去的2012年1月是同样受到春节假期影响,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零售销量为97.8万辆,同比下滑23.5%,环比下滑16.7%。如此对比当然不严谨,但下滑差异这么大,不就说明还有其它影响市场销量的原因吗?
疫情至今已经三年,大家的消费一直被压抑,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市场已经在2022年出现疲软,人们都在捂紧自己的钱包。
因为大家习惯了三年的谨慎消费,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消费水平肯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从增量市场逐步转为存量市场的汽车行业,国人购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里要注意,并非国人买不起车,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车是大件商品,但对于当下的国人已经不算难事,只是因为他们不想买车了。
一方面正如前面提到的消费意愿降低。由于习惯了谨慎消费,很多家庭在有车的情况下,非必要都不换车。而且,当下政府在不断加码政策刺激房市,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保值”的房子的优先级肯定要高于“贬值”的车子。
今年年初降价的特斯拉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琳已经出来辟谣:特斯拉降价是按照“成本定价法”做出的决定,并非因为卖不动。但特斯拉在中国的订单从去年7月的17万台跌到12月不足7千台,也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是买车在无形中会增加国人的费用。这几年大家应该没少听到“90、95后正在成为购车主要人群”这类话术,确实如此,不过当下年轻人同时也更乐于去大城市发展,而这些大城市往往是对车辆限制最严重的地方,例如限号、限牌等。
而且,买了车还会额外产生停车费、油费、保养、保险等费用,同时在早晚高峰还需要面对堵车问题。
这时候大家肯定会想到新能源车,如此便能解决很大部分问题。但要注意的是,2023年新能源车的价格并不稳定,自特斯拉在年初发动价格战后,问界、埃安、零跑、蔚来、小鹏、极氪等多家车企已经宣布推出不同程度优惠。
近日,吉利帝豪L Hi-P最高降价3万元,丰田bZ4X和日产ARIYA甚至直接官宣限时降价6万,新能源车企间的价格战正愈演愈烈,而这势必会将战火蔓延到燃油车领域,届时将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甘愿为等等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今年1月同比下滑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这些有能力却不愿买车/想等等的人。
在教授看来,以上因素对国内汽车销量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起码在Q2之前,在这场价格战停止和消费者恢复一些信心之前。但这并不代表2023年车市会很艰难,只是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了,而车企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实行救市政策,教授期待今年的市场表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LED失效分析技术」
下雨的星期日窃
关注
主题数53
用手机的逻辑卖车,能收获年轻人的第一个好评吗?
阅读 3706
收盘:美股周五收高 三大股指本周均录得涨幅
阅读 3261
特斯拉全线降价“割韭菜”!冲业绩or卷死友商?
阅读 215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