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病态”投诉媒体批评报道侵权,特斯拉看来是急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病态”投诉媒体批评报道侵权,特斯拉看来是急了
[ 复制链接 ]
123457875
2023-2-24 02:16:09
" 你的账号收到一条侵权投诉 "。
不用看我都知道一定又是特斯拉,但我已经懒得理会了。
这是 2 月 7 日的事。
一个礼拜之后,2 月 15 日,系统再次提醒—— " 你的账号收到一条侵权投诉 "。
自然还是特斯拉,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特斯拉投诉的居然还是同一条内容—— ""
这是一条发布于 2021 年 5 月 15 日的稿子,针对上海车展 " 车顶维权 " 事件后特斯拉的一系列 " 骚操作 ",及其全球副总裁陶琳的一系列出格言论,DearAuto 的年轻编辑实在没忍住,吐槽了一下,站在特斯拉的角度当然算不上友好,但侵权是不存在的。
其实,早在 2022 年 3 月 27 日,特斯拉就已经投诉这条稿件 " 侵权 ",2022 年 4 月 1 日,微信平台方裁定——
" 经审核,该投诉不符合法定处理条件,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这条特斯拉认为侵权的稿件,早已被平台方认定不存在侵权,可特斯拉却在时隔 10 个多月之后,又对同一内容连续两次投诉侵权!
这种既无聊又无赖的举动,发生在特斯拉身上一点都不让人意外。DearAuto(以下简称 "DA")成立已经六年半了,发布过的内容成千上万,但迄今为止总共只收到过 9 次 " 侵权 " 投诉,而这 9 次投诉都来自特斯拉(详见下表)。
DearAuto 成立以来共遭到 9 次侵权投诉,均来自特斯拉,前 7 次均被平台裁定侵权不成立,最近两次则是特斯拉自己撤销了投诉。
除了上述提到的 "" 这条内容前后被投诉过 3 次,另一条稿件 "" 也被投诉过 3 次;
而发布于 2023 年 1 月 11 日的这条稿件—— "" 则被投诉了 2 次。
动不动就投诉侵权,特斯拉真以为 " 特斯拉 " 是敏感词?
都是平台已经做出没有侵权的裁定,但特斯拉不服,继续投诉,看来是不达删稿目的不罢休啊!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许要怪我们自己。因为发布于 2022 年 4 月 24 日的一条稿件——
看了视频,这次特斯拉失控原因百分百不是误踩加速踏板
——在被投诉之后,虽然微信平台很快于 2022 年 5 月 1 日就已经裁定 " 侵权不成立 ",但一来我们实在是有点烦了,一只苍蝇始终在你身边 " 嗡嗡嗡 " 的驱之不去,谁不烦呢?二来觉得没必要总是给平台添乱——平台处理这类投诉也是要投入人力和精力的;三来也是不想再浪费太多时间跟特斯拉纠缠,要知道,时间可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于是就做了删稿处理(该文在其它平台还有保留,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打开链接查看—— 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66348210/)。
估计面对持续、频繁的 " 侵权投诉 ",不少媒体和我们心态相同,也删除了一些原本并不存在侵权的内容,这下特斯拉尝到了甜头,
于是过度甚至是有点 " 病态 " 地使用侵权投诉就成了特斯拉逃避正常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
但是,9 次投诉,2 次自己撤回,7 次被平台驳回,看来,这种手段不仅在平台看来有点下三滥,连特斯拉自己偶尔都会觉得有点无聊了吧?
可笑的是,最近的两次投诉,DA 还没来得及搭理,特斯拉自己就在 2 月 16 日下午撤销了,不过自己打脸这种事,对字典里压根就没有 " 难堪 " 这个词的特斯拉实在不算啥。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特斯拉忙中出错,忘了这条内容早在 10 个多月前就已经投诉过了,毕竟,这边厢在连续经历了多次 " 疑似 " 刹车失灵、系统失控的恶性致死事件之后,最近网络上特斯拉的负面舆情可谓山呼海啸一般,铲不胜铲;
2 月 17 日,浙江温州一辆特斯拉 Model 3" 疑似 " 失控,最终导致与公交车猛烈追尾,Model 3 车内乘员一死一伤,与去年 11 月潮州发生的事件情况类似。
那边厢,2 月 16 日,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因 FSD Beta(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测试版)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特斯拉将召回 362758 辆车。这对特斯拉简直是灾难,因为要知道,2022 年全年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一共才销售了 459779 辆车,难怪马斯克要在推特上喷 NHTSA" 错得离谱 "。
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 NHTSA" 错得离谱 "。这招明显不管用,马斯克或许应该借鉴特斯拉在中国的做法,投诉 NHTSA" 侵权 "。
更要命的是,特斯拉的销量出现了趋势性的拐点。
特斯拉生产与销售数据追踪服务商 Troy Teslike 此前就透露,
从 2022 年 7 月开始,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订单量就一直在迅速减少,截至 2022 年 11 月 30 日,已降至 19 万辆,环比下降约 33%。
在国内,虽然连续进行了大幅度的价格下调,但根据公安部交强险数据,今年 1 月特斯拉终端销量环比仍然暴跌了 34.7%,降至 2.7 万辆(乘联会公布的 6.6 万辆批发销量中包含了 3.9 万辆出口),而比亚迪同期上险量是 11.8 万台。
卖不动了,于是大幅降价,之后 Model 3 的销量确实飙涨了一下,但很快又疲态尽显,第 7 周上险量刚刚破千。
在美国,虽然特斯拉仍主导着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但去年的市场份额相比 2021 年下滑了约 7 个百分点;
在欧洲,2022 年,特斯拉的新能源车销量不仅远低于大众集团,也低于现代起亚,仅位居第五;
在全球市场,2022 年特斯拉总共交付了 131 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 40%,但不仅未能完成预期销量目标,而且也被比亚迪超越,失去了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的头衔—— 2022 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85.74 万辆,同比增长 212.82%!
销量被比亚迪按在地上摩擦其实也没啥,令人尴尬的是,这可是那个当初被马斯克无比鄙夷、极度不屑的比亚迪!
2011 年,在一档公开的采访中,当主持人询问马斯克怎么看比亚迪时,他大笑不止:" 你见过他们的车吗?他们的车做得很烂,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他们不应该考虑和特斯拉竞争,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中国活下去。"
任何一个品牌,当然都希望没有所谓的 " 负面 ",但特斯拉需要明白的是,所谓的 " 负面 " 并不是媒体无中生有出来的,只要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只要公众看不到真诚的态度、认真的反思,这种负面舆情就只会愈演愈烈,铲是铲不完的!
不仅对媒体,特斯拉对自己的用户更加霸蛮。车主韩某因在官方渠道买到一辆特斯拉二手事故车,将厂家告上法庭,经审理,2021 年法院判定特斯拉 " 退一赔三 "(共计退赔韩某 151.88 万元),但时隔不久,特斯拉就反诉韩某维权过程中侵犯名誉权,索赔 505 万元!难以想象,一个品牌可以不讲道理到这种程度!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23457875
关注
主题数57
特斯拉三季度交付创了新高,但市场依旧失望?
阅读 3026
特斯拉光伏套餐成新房卖点?居民:节能就有被动收入 ...
阅读 2910
华为否认问界 M5 和 M7 降价:部分现车赠 8000 元保险,非尾款减 8000 元 ...
阅读 288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