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中国车设计,啥时候能靠中国人?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国车设计,啥时候能靠中国人?
[ 复制链接 ]
宁师我蚜
2023-2-24 22:49:26
头图|《中国合伙人》
出品|虎嗅汽车组
作者|李文博
编辑|周到
提到中国汽车设计,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
“皮尺式测量”+“像素级抄袭”
,最后攒成一个“几何式丢人”的四不像超级缝合怪?
是明面上打着“致敬”的幌子,暗地里做着“剽窃”的勾当,被明眼人发现指出后,集体上演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戏码?
还是花重金刷遍全球各类设计奖项评选,尤其对被“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痛批为“骗中国人钱”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趋之若鹜、蜂拥而上?
答案是:
都对,但又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燃油车时代的中国车企,确实没有一家在工业设计领域交出过一张及格的答卷。反倒是常有胆子大、路子野的中国车企自我献祭,
为全球汽车设计界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地狱笑话。
说它不对,是因为迈入新能源车时代后,中国车企,特别是造车新势力,在设计理念、工作方法、资源配备上,已然和燃油车时代产生了代际区隔,再用老眼光看待,对这些努力用新设计在世界汽车行业留下新印象的中国车企,不大公平。
众泰的确是中国车企,但不是所有的中国车企都是众泰。
随着时间推移,像众泰、陆风这样完全仰仗“皮尺部”手工古法一比一还原保时捷和路虎的中国车企,已经被时代狠狠地踹下牌桌。而如蔚来、阿维塔、高合这样敢在设计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新兴中国车企,正在用“只做自己”的方式,展现着中国汽车的新面貌。
这样开门,你见过吗
那么,中国汽车设计是怎样一步步,从上古燃油时代的“抄遍全世界”,演进到当下新能源时代“被全世界抄”的呢?
想祛疑这个困惑,你首先要从既有认知中剔除一个词:
见仁见智。
别老“见仁见智”
每次,当我们谈起汽车设计时,在“好看”和“不好看”这样简单直接的评价之后,你总会听到一个词,叫
“见仁见智”。
这是一个中式原圆滑思维和高情商谈话技巧同时拉满的成语,避实就虚,四平八稳。听君四个字,就是四个字。
倘若汽车设计只能用“见仁见智”这样含混不清的词语来评判,那也不会有“世界设计大师”和“车企设计员”之分了。
其实,汽车设计不是大家想象中标准模糊的主观玄学,
它反而是一门具备相对客观、精准评价体系的应用学科。
汽车设计是利用科学的手段与办法,结合经验,在姿态、比例、线条、色彩、曲面、细节、曲线等维度之间,找到最匹配车型定位,突出车型特征,彰显品牌个性的
排列组合。
以最广为人知的大众汽车旗下车型为例:辉腾是位列集团金字塔尖的顶级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就要突出一种“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的稳重感,以此来让社会高净值精英人群从钱包里心甘情愿地掏出小 100 万。
大众辉腾,一个字:霸
走平民性能钢炮路线的高尔夫 GTI 就不能这么干,在造型上必须张牙舞爪、好勇斗狠、气焰嚣张,因为只有这个长相,才能让年轻人气血上涌,头脑发热,失去判断,最终放弃后驱豪华品牌,花 20 大几万买个前驱车。
大众高尔夫 GIT,一个字:狠
在围绕汽车设计展开的多重维度中,姿态、比例、曲线、曲面是四条核心主线。如果把设计一台汽车看成是造一栋摩天大楼,那姿态、比例、曲线、曲面就是水泥、沙子、钢筋、红砖。没有它们夯实根基,墙纸再好看,吊顶再繁复,都没有意义。
和人一样,每台汽车都有自己的姿态,含胸驼背、脖子前伸的路人和身姿挺拔、器宇轩昂的模特,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正常人都愿意接近模特,而不是路人。
在姿态维度,汽车设计需要在“静势”和“动势”间维持平衡,过于“静势”的汽车会显得沉闷乏味、老气横秋。过于“动势”的车则会让人觉得轻佻、浅薄、吊儿郎当。
决定汽车动与静的关键因素,是
车身侧型面
。说得再细点,是车侧的三根特征线:
顶盖线、水切线、腰线。
这三根线相互独立,但又互相影响。想多点运动,就让水切线、腰线尽可能往上走,最后用顶盖线略加压制,突出一个
“飞扬向上”
;想多点沉稳,就让三根线都尽可能地与地面保持平行,突出一个
“四平八稳”
。
在三线初步位置确定后,接下来的决策锚定是
“视觉重心”
,它是 A 柱延长线、C 柱延长线的交点,相交夹角越大,交点越低,整车视觉重心越低,动势越强。反之,交点越高,视觉重心越高,静势越强。
这里有两个最直观的例子:第一个是超级跑车(如兰博基尼 Huracan、法拉利 488)的视觉重心,一定远低于硬派越野车(如奔驰大 G、路虎卫士);第二个是同品牌内强调个性的车型,视觉重心要低于走量车型,如轿跑奥迪 A7 和轿车奥迪 A6。
用线条决定好姿态后,就该定义
“比例”
了。这部分你只需要抓住一个重点:车轮直径。其定义规则是,根据级别,车轮直径与车长、车高间遵循固定规律。
一个经典案例是,有着“车轮上艺术品”之称的劳斯莱斯坚持把车高做成车轮的2倍。幻影车高 1648 毫米,恰好是 22 英寸轮毂加上轮胎后的 2 倍。在家用车设计领域,一般遵循
前后车轮之间,可容纳的轮径数越多,车型级别越高的规律。
姿态、比例两大骨架敲定后,就轮到
曲线和曲面
这对兄弟出场了。相比于评价姿态、比例时的客观数字说话,评价曲线和曲面时,会加入微量的主观因素,整体上遵循“主次分明、简练明确、立体变化、弹性十足”的十六字箴言。
以奥迪 e-tron 和极氪 001 这两台纯电动车的前脸设计为例,奥迪作为油车时代的王者,转型造纯电车,首先需要确保
“这是一台普通人能一眼即识”的Audi
,所以 e-tron 沿用了祖传六边形格栅,只不过为了顺应电动时代,改成半封闭式。但极氪是新品牌,
没有历史包袱,
所以去掉传统造型格栅没什么大不了,直接用横贯式线条主导,配合短粗纵向线条,拉宽前脸观感,营造低趴运动感。
当一条条曲线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连续运动后,形成的轨迹就成了曲面,它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不同风格设定的曲面,主要是用来展现不同的设计意图,
汽车车身曲面类型常见的有四种:切割型,代表作是兰博基尼旗下各类跑车;肌肉型,代表作是豪华品牌高性能 SUV;高弹型,代表作是豪华品牌高性能跑车;平整型,代表作是劳斯莱斯旗下轿车。
纯电动车由于不需要考虑发动机散热,加上要降低风阻,进气格栅会直接封闭。这对画惯了油车的设计师提出了新挑战,
封闭的进气格栅是一个新型面,
如何让这块新“空白画布”最大化为整车美学服务,考验的是该品牌设计团队的创新能力。比如同样是中国造车新势力轿车,蔚来 ET5 的前脸优雅顺畅。
威马 E.5 的前脸坑洼得仿佛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的坚果。
在建立了初步的汽车设计认知底座后,再回过头去翻阅那些以“逆向研发”为主要手段的中国品牌油车设计,如吉利豪情、奇瑞风云、长城迪尔皮卡、 赛弗SUV、比亚迪 F3 等,你会发现,来自断水流大师兄的一段话用在它们身上格外精准:
吉利豪情,图源:新浪汽车
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各位,都不懂设计。
外国大师,中国心
那,中国车企的设计是什么时候“开窍”的呢?
答案是:
2016 年。
因为在这一年,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三十多年国际知名豪华汽车品牌设计经验,不远万里,飞到中国,一头扎进了深圳坪山比亚迪汽车总部。
他就是国际设计大师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Wolfgang Josef Egger),一位在阿尔法·罗密欧、西雅特、奥迪和兰博基尼都当过设计总监的男人。
来比亚迪,艾总监只办三件事:
画龙、画龙,还是画龙。
加入公司不到半年,艾总监和他的设计团队,就输出了一套名为“ Dragon Face 龙颜”的完整设计语言。再半年后,比亚迪就把这套全新外观设计用在了“王朝”概念车和宋MAX车型上。
Dragon Face 有多吸引中国人呢?数据说话,在进入市场的前两年,宋 MAX 一直位列中国 MPV 销量前十,一些月份甚至可以让别克 GL8 惊出一身冷汗。再往后的唐、宋、秦、元、汉,无一不是销量口碑双丰收。
艾总监的设计让比亚迪脱胎换骨,一段“靠脸吃饭”的崭新生命旅程,由此徐徐拉开大幕。
你敢相信,中国车有一天也可以靠脸,而不是靠堆配置吃饭了。
客观来说,用设计重建品牌,“龙颜一新”的比亚迪做到了。艾总监一支笔,
就让“着豹纹衬衫的郭老师”变成了“穿稀有私家高定的肖战”。
图源:凤凰网
当然,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比亚迪+艾格”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一条可复用的实操路径:
外国人管设计,中国人管制造。
至于让中国人管设计是个什么结果,去看看近五年来,由“大众朗逸之父”、“要做中国的苹果设计师”邵景峰执笔的上汽名爵、荣威,推出“杂交体”车型就清楚了。
这些车,奔驰看了会沉默,马自达看了要流泪,查重系统看了直接宕机。
说回“中国经念得不错的外国和尚”艾总监。
在比亚迪工作期间,艾总监曾反复表达两个观点:
第一,
用设计重塑一个品牌,然后改变这个行业,这样的机会在除了中国的其它地方,是不会有的;
第二,
Chinese brand can be premium brand,中国品牌当然可以是高端品牌。
这两句话,不知道其它全球知名设计师听到没有,给宝马集团勤勤恳恳画了快 20 年图的纳德尔·法吉扎德(Nader Faghihzadeh)听到了,还听进去了。所以,当中国汽车品牌阿维塔 2019 年向他发出职业邀请时,纳德尔接了这个offer。
2019 年,蔚来李斌还是“最惨的人”;2019 年,阿维塔还叫长安蔚来;2019 年,中国车企正站在改变世界汽车工业走向的十字路口,等一个绿灯。
跟艾格在比亚迪“重塑”的任务不同,纳德尔在阿维塔的任务是“新建”,用一根根线条,去构建一个“高端”中国汽车品牌。那么问题来了,在外国顶流设计的加持下,比亚迪从“低端”走向“高端”,花掉 8 年,还只成功了一半,
凭什么一个横空出世的中国品牌,就能轻轻松松“生而高端豪华”?
凭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个富爸爸,多少有些牵强,
毕竟这车叫阿维塔,不叫华为。
凭价格不讲武德直接突破 30 万,这逻辑也跑不通,
要知道某鹏的最新产品,最贵要近 50 万,
可最终也没多少人把它和高端划等号。
Nader Faghihzadeh
在与虎嗅现场交流时,纳德尔给出的答案是:
独特。
具体放到阿维塔 11 ,在外观上,是用 SUV 的前半部+轿跑的后半部,融合成一台跨界车。在内饰上,造一个全新的交互中枢 Vortex 情感涡流。在科技上,隐藏所有传感器,但功能照常运转。
翻译成人话就是:
这车造出来,地球人都没见过。
“没见过”听起来确实诱人,但同时也代表着
未知风险。
阿维塔 11 的设计就在中国引发过三次巨大争议:
第一次是后备厢,
因为要做“抬高的超跑”,所以阿维塔 11 的顶盖线下坠非常快,水切线上扬又非常夸张,导致车尾的“压缩感”很强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UV 充裕的后备厢空间。但纳德尔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告诉虎嗅,
阿维塔 11 有前备厢,空间足够,
完全隔离的后备厢设计可以让用户远离行李,增加座舱静谧度。
图源:懂车帝
第二次是座舱里的 Vortex 。
目前业内认可度最高的做法是蔚来 NOMI ,将虚拟交互进行实体化投射,用类人表情反馈用户情感需求。纳德尔赞成 NOMI 的实体形式,但同时又认为它相对而言比较孤立,“这样一个NOMI你可以用在任何一台车上”,纳德尔对虎嗅说,“Vortex 是座舱内最先确定的设计。”
第三次是对激光雷达的处理。
从 2022 年开始,激光雷达成为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标配,你一定在街上见过蔚来 ET7 头顶上瞭望塔式的布局,除去实现功能,把激光雷达摆这么高,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新硬件进行炫耀。纳德尔不太喜欢这种布置方法,他认为激光雷达放在车顶,对车身比例、视觉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从来都不是他的首选。
“我们的做法是车头 1 颗,两侧翼子板 2 颗,不外露,不外显。”
“藏”,
本质上是打造奢侈品的设计思路,舍去炫耀,换来尊贵。这种会“取舍”思路,是热衷堆料的中国车企,应该尽早学会的。
因为只有先学会取舍,才有可能靠近高端,成为豪华。
写在最后
在“三流车企抄德系,二流车企抄英法”的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想冲击“高端”与“豪华”,实在太难,基础摆在那里,没钱没人也没审美,唯有照搬抄袭是出路,最终交付出的车型充满设计上的硬伤,让“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变成
“静如瘫痪,动如癫痫”。
但现在,整体迈入新能源车时代的世界汽车工业,开始进入中国节拍。一部分跑步入场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制造商,靠着自己卷死自己的信念,快速完成了设计语言迭代,走上了家族设计的道路。
只要智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阿斯顿马丁
我们都知道,
家族设计
能让你在街上一眼认出奔驰、宝马、奥迪,也
是一个品牌成为豪华品牌的必经之路
:深入人心的设计让用户牢记这个品牌,并为之买单,产品大卖进一步夯实家族基因,沉淀品牌底蕴,只有长期处于这种良性循环内,年轻的中国车企,才能最终收获内涵与深度,提升品牌价值。
让人高兴的是,在外国设计师的加持下,如今不少中国车企的家族设计语言,已经有和宝马双肾格栅一样令人过目不忘的能力。
但让人沮丧的是,这些成功设计中,鲜少有中国本土设计师,主导的痕迹。
参考资料:国海证券-国海证券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向上,汽车外观造型如何评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宁师我蚜
关注
主题数81
rgb风扇一个灯珠一直亮(rgb风扇灯珠坏了)
阅读 6716
收评:沪指冲高回落跌1.2% 两市近4000股下跌
阅读 3613
危在旦夕?2023年,这两大车企能不能熬过寒冬?
阅读 355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