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俄乌冲突一周年|这些乌克兰华人,聊了聊他们的近况和打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俄乌冲突一周年|这些乌克兰华人,聊了聊他们的近况和打算
[ 复制链接 ]
游子108
2023-2-26 18:40:02
一场俄乌战争让很多人背井离乡。如今,战争已经发生一年,很多人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据统计,约有420 万的乌克兰人选择暂时移居欧盟或其他国家,但这样的难民保护计划并不包括因乌克兰战争受到牵连的在乌外籍公民。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移民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有1430万人离开了乌克兰。其中,有数十万是原本居住在乌克兰的外国人,而这群人之中,还有一部分是当初赴乌的留学生。根据乌克兰国家国际教育中心的数据,2019年乌克兰约有8万名外国学生,这是现有数据的最近的一年。
对于不管是在乌克兰留学还是生活的外国人来说,乌克兰都代表了一种对不同生活的向往。当这个向往被打碎的时候,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困惑?
我们找了几位在乌克兰的华人和留学生,聊了聊他们的近况。
重返乌克兰的第4年,我离开了这个国家
小莱于2011年到乌克兰留学,毕业后回国几年,又回到乌克兰从事俄语翻译工作。几年时间里,小莱在乌克兰逐渐有了事业和家庭。2022年初,小莱决定和丈夫一起做跨国外贸生意。当回顾整个在乌克兰读书和生活的经历时,小莱对乌克兰以及战争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现在想想,我认为我(对战争)有了一个疏忽。2014年那年我正好毕业,回头一想,那个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当时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已经下台了”,小莱顿了顿,“但是我们总觉得离战争很远。反正就一直在闹。那一年,我们就在‘闹’中毕业了。好像也没有太影响大家的生活,因为我毕业四年之后还是回到了乌克兰。”
2013年底,亲俄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寻求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导致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遭到乌克兰国会罢免。此后,乌克兰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加剧凸显,成为酝酿更多危机的温床。
小莱毕业于乌克兰第三大城市敖德萨的一所学校,而这里第一次为大多数国人所知的时候,战争已经打响。敖德萨因其特殊的地中海风格而被称为“黑海的珍珠”,这是一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民族众多,俄罗斯人是最大的族群,几乎所有敖德萨居民在家都说俄语。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提及要创建沙俄帝国时期的“新俄罗斯”,即以敖德萨为中心沿黑海的乌克兰南部地区。
“2022年2月18号的时候,我感觉周围都人心惶惶的。那一天我的俄罗斯族老公告诉我,他远在顿巴斯的亲戚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但是我们都觉得俄军应该到不了基辅。”
202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认为俄军将于近日开展特别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军已登陆乌克兰敖德萨。同日,俄军以“特别军事行动”之名扑向基辅,意欲迅速拿下乌克兰首都。
俄军开始进攻基辅后,当时住在基辅的小莱和家人决定去乡下暂避风头。随着战争局势的加剧,小莱和家人一路西行,穿过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最终到达土耳其。
“我们没有选择(被)撤侨,因为撤侨的话,我们不知道家里的车放在哪里?去土耳其的话,生活成本比较低,而且如果两三个月后不打了,我们的车可以直接托运至敖德萨港口,就是我曾经留学的城市,那么我们就又回乌克兰了。我还是在往好的地方想。”
土耳其的生活虽然美好,但是在语言不通、英语普及率较低的背景下,小莱和家人并没有在当地长期生活的打算。过完春节后,通晓俄语的小莱和家人决定前往俄罗斯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和小莱的经历类似,很多长期居住在乌克兰的华人在这次战争中都失去了一直以来的事业。据统计,乌克兰的失业率在战争初期达到约30%。即便乌克兰西部在战争的中后期没有受到直接打击,但是直至2022年末,仍有240万人处在失业状态。这其中既包括乌东地区的重工业工人,也包括乌西地区的企业家。
华人遭遇的打击也不在话下。中国企业对乌克兰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信息通讯、能源等领域,大部分乌克兰华人都在敖德萨等地从事商品贸易和旅游业。战争发生后,很多华人考虑到自己的货物仓储问题,加之其乌克兰籍的家人无法进入中国,而没有选择撤侨。2014年起,由于乌克兰的政策混乱、经济停摆,很多华商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乌克兰有很多的中国公司,”同在乌克兰生活的小谢说道,“但是俄军打过来之后,据说他们都赔了几千万。几百、几千万的货都没了。我还听说有一个中国人14年在乌克兰东部开了两家民宿,当时他挺有钱的,但是现在他(的资产)被俄罗斯打没了。”
谈及未来时,小莱表示不会再回到乌克兰了。当初她之所以选择到乌克兰留学,是因为对俄语的喜欢。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乌克兰不断推行“去俄化”。2010年起,俄语在乌克兰失去官方语言地位,乌克兰语成为该国唯一官方语言。2017年起,乌克兰以法律形式确立在教育系统使用乌克兰语,随后新闻系统也开始采用乌克兰语,并禁止乌克兰人使用一批俄罗斯媒体。)
小莱认为乌克兰的“去俄化”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不会再考虑回乌克兰了。我当年在这个国家学习的是俄语,拿的是乌克兰国家颁发的毕业证,但是这个国家现在去俄化非常严重,后来我们看不懂任何文件,满大街都是乌克兰语。现在乌克兰出了法律规定在餐馆等公众场合必须说乌语,那我完全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回去意义不大。”
战争开始后的第2个月,我又回到了乌克兰
从2014年到2022年,乌克兰的“去俄化”不仅影响着乌克兰人,也影响着乌克兰的外国留学生。随着战争的打响,小谢的留学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
跟小莱不同,小谢很喜欢乌克兰语,所以在2021年秋天来到乌克兰留学。来到乌克兰之前,小谢“很期待基辅的城市风光和乌克兰语课程”,也喜欢听乌克兰音乐。谈及战争开始之前的景象,小谢认为基辅的生活一切正常。
“我来到乌克兰的时候是疫情期间,当时我们在上网课。刚到的那半年乌克兰一切都很正常,酒吧、餐厅都在营业。我从当地的中国人那里了解到,从14年开始有一些小范围的事件(注:发生在乌克兰东部的边境武装冲突),但那不是在打仗,也不会导致其他地区的机场关闭。”
战争前夕,小谢和朋友都认为“战争不可能打起来,感觉周围没什么变化”,直到基辅的机场传来轰炸声。
在俄军进攻基辅一周多后,小谢乘火车离开乌克兰,经罗马尼亚前往匈牙利。在匈牙利生活了几个月后,小谢又回到了乌克兰。“我来乌克兰留学就是想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提及回去的原因时,小谢说道。
刚回去的时候,因周边发生屠杀事件,小谢还有些害怕。但回到了基辅后,他发现即使在战争期间,当地的水、电、网都依旧正常运转。电力和网络的恢复一度让小谢觉得一切都在好起来,而他的网课也只中断了一个月。“当时有很多乌克兰朋友觉得乌克兰撑不过几天,或者一个月,但是感觉后面的局势一直向着乌克兰,总觉得基辅马上就没事了。”
2022年3月29日,俄罗斯宣布从基辅和切尔尼戈夫地区撤军。4月6日,这些区域的撤军基本完成,宣告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
除了上网课,小谢和同学经常去健身房、做饭、关心当地的局势。不同的是,小谢想要把他的亲眼所见告诉国人,但是却遭到很多恶意的评论。“我仅仅是在网上说我的经历,就被骂成是‘北约的汉奸’。现在我看到一些言论想反驳,但是我怕被骂,就没有说。”
如今的基辅,虽然城市内随处可见遭受战争创伤的痕迹,往日年轻人唱歌喧闹的声音也不再频繁,留下的大多都是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老年人,但是留在基辅的居民都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我们什么都不缺,暖气、电、热水都有,不需要抱怨,虽然还有很多限制,但这是战争,是一场可怕的心理战,但体力上我们能处理好。”基辅居民Denys对媒体说道。
根据小谢提供的信息,除了医学和艺术类专业之外,乌克兰所有专业自2022年4月1日起一直提供网络教学。迄今为止,依旧有200多个医学和艺术类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留在乌克兰继续学业。
谈及未来,小谢认为自己可能会在乌克兰继续深造,他对战争的结束充满了希望,“我们都在等乌克兰胜利的那一天,这样对我们来说都好。因为我们以后都要在这里发展的。”
留学乌克兰半年后,我结束了我的留学生活
小徐是一名声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四期间被专业老师推荐至韩国、意大利和乌克兰的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听说乌克兰的语言课程可以在网上完成,可以节省一部分生活费用,小徐最终在2021年7月选择前往位于基辅的一所音乐学院读研。
“我有读博的打算。我如果在乌克兰的音乐学院读完硕士,也许可以继续在那里读博。如果去了韩国或意大利读研,博士学校可能还要再换一个国家,还要再学一门语言。”谈及为何选择到乌克兰留学时,小徐有很多的考量,“另外一方面,我的专业老师也推荐这个学校,我又想节约(读语言的)时间,就选择这个学校了。”
声乐专业的小徐不太关心局势,在前往乌克兰之前没有很多的顾虑和想法, “在我当时看来,(军事摩擦)很正常,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在玩‘三八线’那个道理。就是你不要越过我那条线,就不会怎么样。我当时真的没有想太多就去了乌克兰。”
和小谢的经历相类似,战争爆发前,小徐在基辅的生活十分平静。虽然东部一直有战事,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我能感受到战争在情绪上对当地人造成的一些影响,但他们其实都在该怎么样生活,就怎么样生活。跟大家一样,我也一直在继续我的生活。”2021年底,小徐去了一趟乌克兰文化之都——利沃夫,那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战争。
“我在12月底的时候去了利沃夫国家公墓,在墓碑上我看到了士兵们的出生和逝世时间,有2020年的,也有2021年逝世的。最近的是半年前(逝世)的。我在乌克兰的朋友告诉我,这些士兵是在东部边境牺牲然后被运到这边来的,所以你要说我有没有感受过战争也不完全正确。虽然说基辅很平静,但那是我第一次直接感受到了战争——这个国家的东部一直在交战。”
2022年的2月20日,小徐从炮轰声中醒来。“4、5点,我听到很大的轰炸声。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哪个地方放鞭炮了,但是那个声音巨大。然后我收到了很多国内来的信息,关心我的情况。我看到消息之后才知道(战争)。随后,基辅开始宵禁。我们那几天都呆在家里。偶尔出去购物。”
虽然害怕,但小徐和室友也都尽量争取冷静。“那个时候,我觉得国内的人已经很紧张了,如果我再跟着紧张的话,我不但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还会自己拖垮自己。那时我觉得,对于这件事,我一个人不能改变什么。”
在家里呆了几天后,小徐接到了中国大使馆撤侨的消息。在辗转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国之后,小徐和室友们到达了罗马尼亚。随后,小徐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入境后,小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经历治疗和隔离后,小徐终于回到了家。
回想起这一切,小徐从学业的角度考虑,认为回国的决定对自己的学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回国之后上网课的体验非常难受。我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在身边,并且因为基辅的网络状况堪忧,我的老师虽然很负责,但是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就没有网了。我想如果那时候我坚持不回来,我可能会撤到周边,等(基辅)安全了,我再回去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吧。”
虽然不在当地,但小徐能感受到她的老师和同学的处境正在变好。“我们有一个上课的群。我最近在群里看到我的老师通知乌克兰的同学在什么时间、哪个教室上课。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会问他们:‘你们现在在防空洞吗?情况好吗?今天断电了吗?’这样让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在步入正轨。”
上网课一年多后,小徐即将毕业。面对尚未结束的战争,小徐在硕士学校继续读博的梦想也变得摇摆不定。她认为,如果她现在还留在基辅,“大概率会直接申请乌克兰的博士”。“我在乌克兰的中国同学已经申请博士了。我觉得如果在乌克兰,我也会更好地做出决定。要么申请乌克兰的博士,要么毕业就回国。但是我现在还在纠结这个问题。需要重新去换一个国家,再去学一门语言呢,还是说就在这个国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游子108
关注
主题数880
国企部门领导摆官威点名安排员工超负荷加班,当事人在公司群怒骂
阅读 6649
好欢螺擦边营销翻车,吃女性的饭打女性的脸
阅读 6309
广西钦州市委书记林冠因心源性猝死逝世,享年56岁
阅读 435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