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2040年参加高考人数或不到600万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040年参加高考人数或不到600万
[ 复制链接 ]
20002233
2023-2-26 18:40:02
原标题:2040年参加高考人数或不到600万
2040年参加高考人数或不到600万
继前不久多地小学发出“学位预警”后,近期部分幼儿园招生荒也登上微博热搜。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近11年高考报名人数和同年出生人口发现:从2012年到2022年,每年报名高考的人数稳定在1000万上下,不过出生人口在11年里下滑了1017万。从2021年开始,同年出生人口和高考报名人数已形成“逆差”,到2022年,二者“逆差”翻了13.8倍。
据数据推算,按照当前普职率和大学本科招录比,到204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或将降至不到600万,其中本科生或仅200余万。这一生源数量或将远小于大学的招生需求。
小学学位预警与幼儿园“招生荒”同步上演
“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迎来了小高峰,这两年新生儿数量都超过了1700万人,尤其2016年新增人口更是达到了1883万人。进入到2018年,“二孩政策”影响回落,当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其后出生人口数量走低。
生育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生源的走向。按照6岁的入学门槛,2016年、2017年出生的孩子眼下进入正是入读小学的时段,集中出现的入学青少年,让广州、大连、长春等多个大中城市发出了2023年秋季义务教育入学的“学位预警”。
在近期出现小学入学难的同时,一些幼儿园又出现“招生荒”。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自1950年来首次低于1000万。相比于2016年的新生儿“小高峰”,去年新生儿数量减少了927万。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6年来的出生人口发现,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为1523万,到2019年回落至1465万,此后3年分别又降至1200万、1062万和956万。而这一批新出生人口,正是当下幼儿园招生的主力军。
近1年内,高考报名数与
同年出生人数“逆差”翻13.8倍
相比于已经表现出的基础教育影响,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的辐射同样让人关注。
眼下,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红星新闻记者梳理近11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发现,这11年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稳定在1000万上下,与此同时出生人口在这11年里下滑了1017万。自2021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就开始低于同年出生人数。
记者统计发现,从2012年到2022年,其中2012年高考人数和出生人数差最大,二者缺口达到1058万(出生1973万,高考报名915万)。此后两项数据的差距逐步变小,但多维持在800万左右。
图据国家统计局
自2018年开始,同年的高考报名数和出生人口数比例开始大幅缩小,彼时两者差距缩至548万(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高考报名数975万);到2019年缩至434万;2020年缩至129万。
2021年开始,出生人口数量开始低于同年高考报名人数,当年高考报名1078万,出生人数1062万,二者“逆差”达到16万;到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升至1193万,出生人数却降至956万,逆差进一步提高到237万。换言之,一年内高考报名人数和出生人口数的“逆差”,翻了13.8倍。
制图:杨雨奇
一位人口专家表示,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来说,人口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最好是平稳进行、缓慢变化,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平稳过度,对教育布局不产生太大冲击。
按当前招录比或难覆盖高校招生需求
以2022年出生人口基数(956万)计算,假设均完成了初中教育,按照当前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升学的“普职比”(2022年普职比约为6:4)即其中60%参加高考,那么2022年的新生儿中,也将只有不到600万左右的学生在2040年参加高考。
按照教育部此前公布的2021年全国高考的本科录取率41.63%的比例推算,到2040年参加高考的这600余万名考生中,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仅有约249万余人。即便是按照去年甘肃省的最高录取率60%计算,2022年出生的大学本科学子规模也仅365万左右。
图据中国教育在线
据教育部去年9月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比上年减少11所。以365万余名的生源规模,在当前的招录比例之下,或将难以覆盖高校的招生所需。
“从当下的幼儿园,到未来的中小学,乃至高等学校,都将面临生源短缺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按照当前的人口数量发展趋势,如果继续执行当前的招录政策,那么高校将面临生源不足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此前也撰文分析,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到第八次全国人口普查之间的十年,将会经历由于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占比下降,导致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数量减少的过程。在青年人口转型过程中,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招生生源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上述人口专家指出,985大学扩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学校,“有一些院校在未来缩减甚至消失是正常的,最终大浪淘沙,高质量的留下,低质量的淘汰。”
专家称低效能学府面临关停压力
在储朝晖看来,在“生源蛋糕”缩小的背景下,未来谁会面临办学阻力甚至“关门”,至今并不能简单下定论。但从趋势来说,其中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效能低下,办学质量较差的学校,更大概率会首先陷入“生源危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不同类型的高校受出生人口下滑的影响差异很大。好的大学招生没问题,未来招生生源受影响较大的高校是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即便未来参加高考的人数会较当下锐减,有部分学校面临关停压力,但也不会出现‘考大学无竞争,人人上大学’的局面。”超朝晖同时分析指出,一方面并非每个人都有上大学的意愿:“有的人会主动选择职校等或提前就业。”
另一方面,储朝晖表示,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何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竞争激烈。“未来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会是必然趋势,愿意上大学群体的机会会提高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的减弱,好的大学依旧会是白热化竞争。”储朝晖说。
在国际上,低生育率下“高考难”的情况并不罕见。以韩国为例,根据韩国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韩国2022年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减少4.4%,创韩国有相关记录以来新低。相较于中国,韩国更早进入低生育境遇,但韩国优质教育的考学竞争依旧白热化。数据显示,韩国本科录取率约为50%,但其中仅2%的学生能进入韩国顶尖院校。而在储朝晖看来,中国未来顶尖学府的竞争压力也同样不会消失。
因此储朝晖看来,无论任何阶段,高校的办学生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直接挂钩。所以高校未来的办学思想,不应该在增加重复科目、专业、学院等扩招方向上下功夫,应当极力减少求大求全的专业设定,而是锚定一个或多个办学特色项目,做好分层教育、特色教育,提供社会需求的运用型教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20002233
关注
主题数580
多国检出“德尔塔克戎”变异株,专家:还没有成为主流毒株
阅读 6038
健康码三年后退场,专家建议这类隐私数据应销毁或封存
阅读 5330
《永远吹冲锋号》第四集《永远在路上》今晚播出
阅读 445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