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比亚迪怎么就高级起来了?

两把木椅狭 2023-2-27 10:21:06
文|鐵西區的李子
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上个月终于发布了创始车型 U8 和 U9,其中 U9 定位超跑,加上 EV 的底子,很容易联想到保时捷 Taycan。两者都是跑车、都是 EV、最高零百加速都是 2 秒级别,就连价格都那么相似,U9 价格区间会在 80 万至 150 万,Taycan 的价格呢,89.80 万至 183.80 万元。




仰望 U9
所以,仰望和保时捷同级?如果是的话,仰望品牌的定位是高于 BBA 的,为什么留出 BBA 那个级别的市场呢?难道说,BBA 那个级别的市场是留给比亚迪去开发的?
或者不那么死板地较真品牌定位,只看价格。仰望一上来就把价格顶到 80 万起步,80 万以下现在也是空着的,可以留给仰望后续更入门级别的新车,同样,也给比亚迪往高端化发展留足了操作空间。
比亚迪似乎的确在有意识地抬高品牌定位,对比一下汉和海豹,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汉先上市,定位中大型车,起步价 21.78 万;海豹后上市,定位中型车,起步价 21.28 万。后上市、定位低于汉,海豹的起步价却和汉几乎一致,品牌向上就算不是潜台词吧,至少也是昭告天下了。
比亚迪也有这个资本,它们这两年的确是肉眼可见地更高级了。之前几万十几万的车卖不出去几台,汉一上,二三十万的车每个月销量少则 1 万多则 3 万多。海豹再一上,定位低于汉,起步价差不多,每个月照样卖 1 万多。
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比亚迪事实上就是在往高端做,市场也认。这可就太不一般了。本土品牌高端化有多难,过去十几年我们见得多了,那么多高端品牌推出来,疯狂堆料加配置,还特地把价格定得比主流合资品牌低一点,但就是不成,活活把市场部员工都逼疯了。
朋友就职于公关公司,代理某高端本土品牌,甲方曾微信群里气急败坏地说:「我知道你们看不起我们 XXXX 品牌」……
比亚迪怎么这么轻描淡写就搞定了高端化这件事呢?




首先要说,新能源浪潮这个大背景极为关键,更宽松的竞争环境、迅速膨胀的市场规模,这是超巨级别的基础推动力。之前说过,汉之前,比亚迪绝对跟成功扯不上关系,汉一爆款,整个品牌一下就给盘活了,连带着先前的王朝车型和后面的海洋系列鸡犬升天。
产品本身也没有辜负烘托到位的气氛,但产品又是怎么说服市场的呢,当然不是配置和智能可以解释的。
论配置,本土品牌配置向来慷慨,10 万级别车型看账面数字,跟合资品牌 15 万甚至更高级别的车型都能打个有来有回,甚至经销商有过 20 万级别车型配置和宾利差不多的营销,但市场表现从来和配置丰富程度匹配不上。
论智能,比亚迪终究也是传统车企的底子,跟硅谷血统的特斯拉和移动互联网血统的蔚小理们终归有差距,和大众、丰田们处在类似的水平线。
其实不用排除错误答案,我们也很清楚比亚迪顺利高端化的原因,就是设计。比亚迪有今天,艾格居功至伟。




比亚迪设计团队
商业世界里有这样一种理论,男人买东西看的是参数、性能,女人买东西看外观。这个理论绝对是被扭曲了的,男人买东西的确是看参数和性能,但那就证明男人不在乎外观了吗?
最简单的例子,电脑主机是男性主导市场。现在的主机是什么样的呢,全是半透明机箱,CPU、显卡、冷却风扇全带呼吸灯,这可不是男性消费者没得选,市场上有不带呼吸灯的配件,价格还要便宜三位数,但销量更高的就是带呼吸灯的版本。
更直观的例子。我很幸运地参加过艾格入职比亚迪后的首次媒体见面会,那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次每个同行都主动问问题的。有一位同行注意到艾格在记录纸上随手画了涂鸦,提问时把那张纸要走了,群访结束后,比亚迪安排了拍照环节,到场媒体也可以和艾格合影,大伙就一个个排队和他合影。那天,至少 90% 的媒体是男性。
而以往的比亚迪,根本是不在意设计的。其实以往的本土汽车品牌几乎都是不在意设计的,老一代车企领导倔强地认定「好用」和「好看」是对立的。这一点可以反证,2012、2013 年市场增速放缓那个阶段,第一个打开局面的本土品牌是长安,爆款车型是逸动,核心优势就是设计。
更何况,设计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变化,还有使用体验上的。艾格在那次媒体见面会上,纯粹讲视觉的时间很少,更多时间都在讲设计带来的体验变化。而这,也是曾经比亚迪的巨大短板。
短板到什么程度呢,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比亚迪总部大楼的洗手间,洗手间进门右面是一排小便池,左面是一排办大事的隔间,隔间前面有台阶,但是台阶和开门轨迹是冲突的,所以台阶必须削去一角,不然门打不开,但门是能打开了,进门不注意的话会被留有斜角的台阶绊倒。设想一下,你要是内急难忍,打开洗手间门往里冲,绊到台阶摔倒了,一个没忍住……
曾经那个把总部大楼洗手间搞到如此反人类的比亚迪,想想,那时候它们就算用心造车,又能好到什么程度呢?那时候它们混得有多 " 心酸 " 咱们也都知道,看看销量记录吧:2022 年 186 万;汉上市的前一年,2019 年销量 46 万;艾格加入的那一年,2017 年销量 41 万。
结语
新能源浪潮 + 顶级设计师艾格,两大因素拯救了比亚迪,又助力比亚迪实现了高端化升级。诚然,新能源浪潮是环境助力,艾格是外来和尚而非自己培养,比亚迪的今天多少带有偶然成分。但是换个角度——
新能源浪潮到来之前,比亚迪已经有过十多年的沉淀;外籍高管来华就业并非仅艾格一人,合作效果如此显著却是仅此一例,识人善任、大胆放权绝非人人做得到。
拔高点说,比亚迪这是什么品质:敢坚持肯投入,敢自省肯改过。得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比亚迪如果不请个懂设计的人把内饰彻底改头换面的话离高级还有很远很远
2023-2-27 11:20: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