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吴瑞君委员:落实三孩政策,要把提升二孩生育率作为现阶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吴瑞君委员:落实三孩政策,要把提升二孩生育率作为现阶段优先目标
[ 复制链接 ]
一天一点点
2023-3-4 15:50:23
吴瑞君委员认为,提升生育率需要一个过程,要把提升二孩生育率作为现阶段重点目标。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编辑 孙骏(02:05)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如何优化我国现阶段生育政策、应对我国人口的趋势性变化,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拟提交《关于完善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提案》。
吴瑞君是人口学领域的专家,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生育问题要分“不想生”和“想生不敢生”两类来探讨。“目前,针对生育内驱力不足的‘不想生’等问题,针对性的措施其实非常有限。”吴瑞君坦言,“有的人家一个孩子都不想生,谁会在乎三孩补贴?但补贴和政策体现的是一种导向,是需要的。” 因此她谈到,现阶段生育政策等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想生不敢生”家庭的顾虑上。
提升生育率要重点关注“想生不敢生”群体
“人口的负增长更多的,不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而是体现在少子化和老龄化并重的情况下,它对经济的消费模式、增长方式,包括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的影响。” 吴瑞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吴瑞君解释,生育主导型的人口负增长要分为分母效应和分子效应。从分母效应来讲,出生人口的下降主要是因为育龄妇女的人口数量的减少,很多到了适婚年龄的青年不婚不育。因此她曾提出“三多三少”的现象:“三多”就是晚婚晚育多、不婚不育多、丁克家庭的数量多,“三少”是适婚年龄的人口减少、有效的生育时间减少、25-34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人口数量减少。
分子效应就是指很多人不想生,以及想生的人不敢生。“针对生育内驱力不足的‘不想生’等问题,针对性的措施其实非常有限。”吴瑞君坦言,“有的人家一个孩子都不想生,谁会在乎三孩补贴?说到底,不想生的这个人你再怎么激励,短期里可能也很难达到他真正的需求,但是我们说发补贴、出政策需要吗?也是需要的,这体现的是一种导向。”
吴瑞君提出,因此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想生不敢生”家庭的顾虑上。“一些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可能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经济负担、家庭里没有老人带孩子等有顾虑,这要求政府的公共服务均衡化、均等化,包括还要提升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满足或者解决想生不敢生的家庭的顾虑和问题,尤其是要提升他们的养育能力,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的社会。”
从生育的角度,还应确立重点目标等。“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较低,但是提升生育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现在在落实三孩政策,但从目前比较有效的、现实的生育目标来讲,我们要把提高二孩生育率作为现阶段的一个优先的重点目标。”吴瑞君说。
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家庭后顾之忧。吴瑞君指出,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生育支持政策和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和展开,但从实施效果看,相关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存在顶层设计和整体性、体系性不足,以及家庭和性别视角缺失等问题,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尚未有效形成。
顶层设计和整体性、体系性不足,家庭和性别视角缺失
将问题具体而言,吴瑞君认为,
一是顶层设计不足,一些制度性的制约因素尚未有效解决。
比如,子女入学仍与户籍挂钩,租售同权尚未有效实现。因购房、落户和子女入学相互关联,即使结婚不买房,但只要生育就必须买房,这无疑加剧了青年育龄家庭尤其是流动人口家庭的生育养育负担。“这些制度性障碍的有效破除,需要顶层设计,不能仅依靠地方探索。” 吴瑞君说。
二是一体化考量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生育支持政策碎片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从纵向的生命周期来看,普婚社会的婚嫁和生育相互关联,需一体考虑。现阶段针对青年群体婚姻推迟和结婚难问题的支持措施非常匮乏;从横向的政策分类来看,目前主要强调“想生不敢生”问题且重在物质激励,而针对生育内驱力不足的“不想生”等问题,针对性的措施非常有限。
三是部分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家庭和性别视角,存在操作难或支持不力等问题。
从家庭视角看,即使配偶缴纳了生育保险,未就业妇女或灵活就业妇女依然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对城镇双职工家庭的隔代照料、生育多孩住房紧张等问题,也缺乏相应的家庭支持措施;从性别视角看,女职工的产假一味延长,存在不利于女性就业与生育平衡发展的问题,男性配偶的陪产假(护理假)和育儿假非常有限且难以有效执行。
现阶段政策着力点主要放在“想生不敢生“的家庭
对此,吴瑞君委员谈到,按照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应长远结合,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部门协同,现阶段政策着力点主要放在“想生不敢生“的中低收入家庭,为其减负赋能,提振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体对策建议有五点:
第一,同步推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
吴瑞君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与户籍挂钩的入托入学和其他福利制度,逐步将“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的外来常住人口子女纳入城镇社区0-3岁普惠托育服务。允许丈夫参保的全职太太或灵活就业女性享受部分生育津贴。此外,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探索特色政策措施,及时评估和报告实施情况,总结推广好的案例和经验做法。
第二,一体考虑婚嫁和生育,前置积极性生育支持配套措施。
吴瑞君在四个方向上给出建议,如在高校开设《恋爱婚姻家庭》等课程,通过共青团、妇联的组织优势鼓励适婚青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大力促进青年就业,提高其对未来和维持生活方式的信心,促进结婚和生育意愿;在政策支持下发展公益婚介机构,建设婚恋市场,鼓励适龄结婚;保障未婚生育权,但不鼓励不支持未婚生育。
第三,构建家庭友好政策体系,增强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能力。
一是,按照递进式差异化的补贴思路,实施生育二孩、三孩津补贴,同时,提高个人所得税教育专项扣税比例和返还强度。二是,适当延长男性配偶的陪产假和育儿假。三是,在配置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时,适当向有困难的多孩家庭倾斜,给予有住房改善需求的2-3孩家庭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四是,按人口新变化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
第四,强化性别视角,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降低生育机会成本。
吴瑞君建议,可制定实施“生育友好型”企业认证制度,在企业年检、项目引进、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激励,营造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此外,探索实施夫妻共享的育儿假,可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减轻女性育儿负担,提高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和最终生育水平。
最后,面对生育内驱力不足的“不想生“人群,吴瑞君提出,建议弘扬中华传统优秀婚育文化,改革福利制度,提高生育内生动力。以清明节祭祖等仪式活动、家庭家风建设、媒体宣传等为载体,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之中;加强家庭养老、孝道文化等宣传,突出孩子的情感和文化价值,科学认识生育子女的家庭效用。此外,逐步改革福利制度,激发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分担意识,提高生育的内生动力和使命感,缓减“不想生”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一天一点点
关注
主题数849
春节来三亚,他们都后悔了
阅读 5333
东部战区发繁体字诗警告“台独”:与虎谋皮燃战火,以肉餧虎祸满门
阅读 4626
康辉@大国外交最前线丨化身“接机区博主” 迎接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到来!
阅读 461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