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特斯拉:不发新车,我也能干死你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特斯拉:不发新车,我也能干死你
[ 复制链接 ]
天使798
2023-3-4 01:21:15
出品|虎嗅汽车组
作者|李文博
编辑|周到
头图|视频截图
2020 年 9 月 22 日,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停车场举办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 + 电池日活动上,伊隆 · 马斯克第一次向外界吐露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烦恼:
" 从公司成立之初开始,设计和生产售价 2.5 万美元这样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一直是我们的梦想。但直到今天,
特斯拉还没有一款真正实惠的汽车。
"
但半小时后,这位喜欢一边填旧坑,一边画新饼的 " 鸽王 " 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 从现在(2020 年)开始大约三年,我们可以生产出很有竞争力的 2.5 万美元电动汽车,它也会是完全自动驾驶的。"
2023 年,三年之约期满,正当人们对更小、更便宜的特斯拉电动车期待值拉满时," 鸽王 " 本色又显:马斯克没有兑现承诺。
2023 年 3 月 1 日,在德州奥斯汀超级工厂举办的 " 投资者日 Investor Day" 上,特斯拉没有公布任何 "2.5 万美元电动车 " 相关信息,全球人民预设的
" 马斯克大梦终圆,比亚迪惊闻坐起 "
的戏剧性场面,没有发生。
不得不说," 预期违背 " 这件事,还是特斯拉玩得透,比吉利银河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细想,这是特斯拉公司史上首次举办面向投资者的公开活动,投资人无非关心两件事:
第一,
降了什么本,增了哪些效;
第二,
未来成长的潜力在哪里。在这些方面,特斯拉的回应完整而明确:提速储能业务全球布局,不断优化车辆自身成本,提升造车过程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不推出 Model 2 ,并不代表特斯拉会停止对全球汽车工业持续性的 " 降维打击 "。在汽车产业的全面战争中,车型是公司底层逻辑最外显化的表达。所以大众感知最明显,最感兴趣,讨论也最热烈。
但真正能左右战场局势的 " 转折点 ",是马斯克对公司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没错,说的就是 " 宏图篇章 "。
是吹大牛吗?
迟到整整 27 分钟后,马斯克终于登场,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公布:宏图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
展开讲讲第三章前,先来简单回顾下前两章:
2006 年 8 月 2 日,马斯克在《特斯拉汽车的秘密宏图(不要告诉别人)》一文中首次披露了特斯拉第一篇章:
第一步:制造一款产量很小、价格昂贵的跑车(Model S/ X);
第二步:用跑车赚到的钱,制造一款产量适中、价格较低的车型(Model 3/Model Y);
第三步:用赚到的钱,制造大面积普及、价格亲民的车型(Model 2);
第四步:提供太阳能电力产品(Powerwall)。
2016 年 7 月 20 日,马斯克公开了特斯拉宏图第二篇章:
第一步:创造惊人高效的、配备集成储电功能的、美观的太阳能板;
第二步:扩充电动汽车产品线,以覆盖主要细分市场;
第三步:通过大量汽车行驶数据,开发出比手动驾驶安全 10 倍的自动驾驶;
第四步:汽车共享,让你的车在不使用时为你赚钱。
以 2023 年为时间维度考量,第二篇章中的第一步通过 Powerwall 住宅储能系统,Megapack 超吸电池及 Powerpack 储能系统实现了;第二步在 Cybertruck 皮卡、Semi 半挂卡车的横空出世中实现了;第三步,通过 FSD 部分实现," 比手动驾驶安全 10 倍 " 仍在开发探索;第四步,受限于自动驾驶开发进度和各国法律法规制约,尚未实现。
马斯克喜欢吹牛不假,但在特斯拉核心业务脉络上,马斯克从不吹牛。毕竟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无法实现的黑锅,很大程度上该由复杂多样的各国法律来背。
宏图第二篇章公布 7 年后,第三篇章来了,核心主题是:
让地球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
听起来是个语境宏大且难以实现的 " 史诗级梦幻愿景 ",但马斯克给出了五个相对具体的切入方向:第一,用可再生能源重新为现有电网供电;第二,大面积普及纯电动汽车;第三,在家庭、工业、商业领域,使用热泵系统;第四,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氢能(马斯克再次强调,氢气应作为工业生产能源供给源,而不是汽车);第五,可持续航运,电动飞机 & 船。
为了实现以上愿景,初步预估需要:240 TWh (太瓦时)储能电池、30 TW 绿色发电能力,10 万亿美金基建投资,全球 1/2 的能源需求,0.2% 的土地面积、2022 年世界 GDP 的 10% 。此前,特斯拉在储能产业链业务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0% 左右,接下来公司会加大全球储能业务部署力度。
期间,特斯拉透露了一个未来车型上的彩蛋:未揭幕产品中,倒数第一个应该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 RoboTaxi;倒数第二个,是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的货车 RoboVan。
风能、氢能、热泵、电动飞机 & 船,谁能想到,
特斯拉三大篇章宏图愿景的尽头,是打造中国特色新型能源体系。
干掉福特
无论是纯电车的综合产品力,还是全球产量(今天刚到达 400 万台里程碑),特斯拉早就干掉了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汽车公司:福特。但这很明显不能让马斯克举起庆功的红酒杯,因为老马的终极目标是
彻底颠覆现有汽车的生产方式,大幅提升制造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规模扩大到极致。
有几个既有数据供参考:特斯拉 Model 3 如今的生产成本比 2018 年时候下降了 30% ,下一代造车平台有望将组装成本降低 50% ,生产效率提高 30%,操作人员密度提升 44%,生产占地面积降低了 40%,目标是每 45 秒造一台车。按照这样的降本速率,现价 22.99 万的国产 Model 3 进入 20 万以内价格区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那特斯拉是怎样革现有汽车组装方式的命的呢?答案是
合纵连横,一次拼装。
按照福特首创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传统汽车在经过冲压、焊装、涂装三步骤后,得到一台有颜色、带四门两盖的车身框架,然后将车门拆除,装入内饰,再将前后桥、底盘、电池包等从下安装完毕,再装入座椅,前挡风玻璃、天窗,最后再把车门装上。
至此,一台完整组装的汽车才能驶下装配线。有没有发现,装配过程中,车门被装卸两次,降低了效率。
特斯拉的做法是,将细碎零件预先装配到相应车身部件上,比如内饰板、控制按钮先在车门上装好,前排座椅和底盘装在一起,后排座椅和后桥合在一起等,最后将所有前装完毕的车身部件进行一次拼合,装配完成。
这样,所有零件从头至尾只用安装一次,还可以同一时间操作不同部件,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并且,总装阶段就可以调用车内中控屏,显示安装状态,减少总装工人差错率。
这个过程被称为 " Unboxed Process "。
特斯拉将传统汽车生产线的串行模式调整为并行模式的同时,还增加了同时工作的人工或机器人数量,拉升操作密度,提高空间时间效率。
在新型生产方式下,新款 Model Y 的生产时间会缩短 40% ,制造成本会减少 50% ,该车和 Cybertruck 电动皮卡都将在今年上市。
优化生产流程是生产规模扩大到极致的一个抓手,另一个抓手是从设计上改变汽车。
首先,整合电机,现有特斯拉电驱系统相比之前减重了 20% ,减少了 25% 稀有金属的使用,比传统驱动系统体积缩小 75%,下一代平台的电机将不再使用稀土材料,减少 75% 碳化硅使用,
总成本下降 1000 美元;
其次,升级低压用电,将全车的低压用电系统升级到 48V,实现一根电线串联所有低压用电器,降低线束用量和生产难度,提升制造效率;
然后,改造热管理,重新设计热泵产线架构,提高该产线的自动化率;最后,再一次精简车内电路布局,从特斯拉给出的 2012 年 Model S 、Model 3 和最新的 Cybertruck 的车型内线束布局图对比可看出,
马斯克想干掉传统线束的心,从来都没消停过。
用特斯拉的话来说就是
" 用更快的速度,生产更多的汽车 "。
从实际表现看,特斯拉第一个 100 万台耗时 12 年,第二个 100 万台用了 18 个月,第三个 100 万台用了 11 个月,
第四个 100 万台只花了 7 个月,
这个时间仍在继续缩短。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有四座超级工厂,分别是加州 Fremont 超级工厂(美国)、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美国)、上海超级工厂(中国)和柏林工厂(德国)。未来,特斯拉还会继续修建新的工厂,但墨西哥新工厂并未提及太多细节。
如果未来特斯拉真的只花 45 秒造一台车,亨利 · 福特活过来看了也得跪。
为了实现 2030 年 2000 万台产量的目标,特斯拉还努力加强了供应链的垂直整合程度。在 Model S/ X 上,一级供应商零件数量是 3400 个,二级供应商零件数量是 2100 个。到了 Model 3/Model Y 上,一级供应商零件数量降低到 2100 个,二级供应商零件数量降低到 1900 个。
写在最后
作为一场高度瞄准投资者的会议,特斯拉没有将重点放在汽车产品的信息和细节上,而是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以及由此衍生蓝图与路径进行了毫无保留地展示。对普通用户来说,没有 Model 2,很难提起兴趣。这也难怪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调侃称: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提到我表格上所预期的,将目标价下调 25 %。讨论这么多数据和软件干嘛?
马斯克只好尬回:" 呵呵 "。
看完这场长达 4 小时的发布会,笔者深刻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
对特斯拉来说, downsize 就是一切。
降低能耗、精简流程、去掉稀土元素、减少线束、连接器、保险丝,减小体积、重量,移除使用率超低的配置(比如天窗),缩短软件迭代时间……
目之所及的地方,特斯拉都在疯狂做减法。以至于有媒体爆料,马斯克曾询问员工 "
Model 2 有必要配备方向盘和踏板吗?
",足以展示老板对极致精简的深切渴望。
不过话说回来,这要是减到最后,把马斯克自己也给减了,谁还来代表特斯拉登台发言呢?
已经可以自生产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激光行业信息」
天使798
关注
主题数80
唯一“跌价”的元器件,国产化却一片叫好!向高端发起冲击! ...
阅读 6968
“清风号”廉洁公交 W510 路开通,从望城汽车站到汽车西站 ...
阅读 3296
村委会回应近百只山羊集体跳崖坠亡:汽车鸣笛受惊
阅读 285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