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侧记 | 全国政协首场发布会至少传递三层信心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侧记 | 全国政协首场发布会至少传递三层信心
[ 复制链接 ]
受不了你
2023-3-4 15:50:23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走向台前,频频点头。这一次的线下见面,中外媒体记者等待了近三年。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现场。新华网记者 焦鹏 摄
3月3日16时30分,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为即将启幕的全国两会预热。澎湃新闻注意到,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现场,座无虚席。这是“老将”郭卫民第五次以大会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亮相。
90分钟回答12问,第五次当发言人“很亲切”
作为新闻发言人战线的资深人士,郭卫民今年65岁。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亮相距离上次“面对面”已阔别多年,今天的他有了重回首秀时的亲切感,再次挑战了这一项“很重要、很艰巨的任务。”
过去三年,因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都是采用网络视频的形式,彼时身在人民大会堂主会场的郭卫民,与梅地亚中心分会场的中外记者只能隔屏对话。直至如今,2023年全国两会重回疫情之前的状态,首场记者会如愿开启线下模式,来之不易。
在长达90分钟的时间里,郭卫民一共回答了来自中外记者所提出的12个问题,涉及政协履职、经济形势、对外开放、民营企业、就业形势、疫情防控、两岸交流等话题。
发布会结束时,记者席的掌声渐响,郭卫民报以温和的微笑,再次点头致谢。
澎湃新闻注意到,通观近年来的首场发布会,从问题类型来看,政协工作、经济形势等话题从不缺席。新冠疫情期间,尽管问题数量有所减少,但话题更具有针对性,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防疫政策、疫苗安全等等。
而今年的首场发布会上,也有一个问题事关疫情,只是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已经度过了它。发布会结束后,即将离席的郭卫民被记者们“留下”,有记者问他第五次当新闻发言人有何感受?他回答说:“很亲切”。
在疫情面前的坚定信心
发布会现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记者至少传递了三层信心,第一层面就是有关新冠疫情。
“我国已度过了本轮疫情流行,社会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决定性的胜利。”郭卫民感慨,广大民众在疫情面前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他说,在疫情防控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去年年底这波疫情高峰时,广大医务人员面对复杂困难的局面,发扬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投入到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救治工作中,“这些医务人员中也包括不少医药卫生界的各界政协委员,既有往届的委员,也有十四届新任的委员。”
郭卫民说,面对新冠疫情,广大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在深入一线,治病救人,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在不同领域抗击疫情的同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全国政协通过召开会议、提交提案、报送信息等多种方式协商议政,建言出力。
“去年年底以来,我国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成功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平稳转折。”郭卫民表示,今后,全国政协还会围绕新阶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补齐医疗卫生短板,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积极建言,“有些项目都已经进入了今年协商议政的工作计划中。”
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因新冠疫情颇受影响,防控措施放开后,是否会迎来强劲复苏?这一有关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成为媒体聚焦。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成绩来之不易。”郭卫民再次强调了信心的重要性,“我们看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快速地恢复正常。”
为此,郭卫民还援引了一组媒体报道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超过3亿人次,接近2019年同期的九成,有一些城市超过了2019年的人次。
“我们听到了节日期间亲友团聚的欢笑声,看到了热闹的烟火气,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来迎接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春节。”他说,2023年中国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把“稳增长”放在首要的位置,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郭卫民也坦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持续动荡,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的外溢效果不断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
要给予民营企业家信心
除了坚定经济形势的信心之外,还要给予民营企业家以信心。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发布会现场,有香港记者提问:在政协委员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民营企业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内地很多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尤其是信心不足的问题。如何才能把“恢复民营企业家信心”这一句话真正落实?
郭卫民为此深感触动。“的确,怎样提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首先介绍了全国政协对于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作为:通过专题协商、网络议政、委员提案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这项工作。
比如,2021年起,全国政协开展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年的专项民主监督活动计划,连续五年围绕这一话题,而且是中小微企业为主,去年形成了“百家企业反映的百个问题”,完全深入基层了解到民企所反映的问题。 其间,委员们提出的不少建议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郭卫民在会上转述了部分委员的信心: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回升,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的舞台将更加宽广。
近年来,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加大,部分民营企业家出现困难。澎湃新闻注意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郭卫民表示,党和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的鲜明态度,也令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委员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持续努力就会推动事情办成
在信心问题上,郭卫民还用自己履职的经历作出解释。他说,做政协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五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政协工作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郭卫民现在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近两年,全国政协委员试点开展了委员自主调研活动,委员们可以自己选题,轻车简从、深入调研,提出建议。
“自主调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履职形式。”郭卫民列举了自己参与调研履职的一件事:关于用好智能技术,推动提升偏远乡村地区的技术水平。“我和一位医疗卫生的专家一起,组织小团队,开展调研,深入到农村、偏远地区。”他说,我们将调研情况在专题协商会上作了发言,调研报告也报送了国家卫健委,引起了高度重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他看来,政协委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你要积极参与政协工作,参与协商议政,可能你发现了一个问题,关于民生,关于社会发展的建议,一个提案,参加一次会议,也许不会马上产生效果,但是我们持续性地开展工作,大家的努力慢慢就会把很多事情办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受不了你
关注
主题数940
武大科学家发现病毒进化规律,设计新冠广谱疫苗对抗持续病毒突变
阅读 7270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 守的是人民的心
阅读 5359
深圳“提前还房贷”要排队?多家大行线上申请通道关闭
阅读 504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