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如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代表建议加强种子知识产权保护

弹琴说哎 2023-3-4 15:50:2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农业大省,江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今年全国两会,来自江西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温菲,将带来一项与种业振兴相关的建议。
“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在国家政策层面对种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但种业行业本身仍存在一些桎梏。”温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江西省的水稻产业为例,虽然江西省是全国水稻重要产区、稻谷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但一直缺少龙头企业引领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且从制种农民、种植大户到相关企业、研发机构,整个涉种产业链没有统一的规划布局,导致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行业发展合力。
“涉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温菲表示,目前我国涉种研发企业申请一项涉种专利需要花费3到5年时间,而一项种子新品种产生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较短,这极大遏制了种业专利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专利审核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全国涉种新品种权审核机构仅有北京科技发展中心一家,江西省行使确认涉种新品种DUS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职能的机构也只有一家。
在调研中,温菲还发现,在涉种企业与制种大户承包制种过程中,因企业统一制作的格式合同对责权划分不公常常引发矛盾;种业领域农业保险理赔中确定保险责任争议大、种子研发机构与涉种企业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表明,涉种行业的法律保护力度急需加大”。
为此,温菲建议,要多措并举推动《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落地见效。
一是从国家层面全面梳理我国各地农业发展格局及有利优势,制定全国农业发展规划总方案,打破农业大省各自为政、资源利用率不高的不利局面,统筹协调全国农业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区域经济布局,助力各农业大省建设一批省级育制种、供种育苗基地,以满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全面发展格局。
二是重点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梳理出一份全国各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或是确定一份重点培养粮食各领域龙头企业名单,强化具体指导、重点支持,让更多优势企业牵头承担种业科研攻关任务,助力各农业大省发展一批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专业化服务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全方位推进粮食知识产权保护,对现有的《种子法》等法律法规适时补充完善,鼓励各农业大省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及时总结化解典型涉农涉种矛盾纠纷的有效经验,重点规范种业研发机构、涉种企业、制种大户、种农之间的法律关系;同时,打破各农业大省只有唯一一家确认涉种新品种DUS特性职能机构的局面,适当引入市场主体分担该部分职能,以解决涉种主体申报知识产权成本高的弊端,促进粮食产业知识产权创新全面健康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