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回村、重生、废物文学……话题剧的下一个关键词是“脱轨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回村、重生、废物文学……话题剧的下一个关键词是“脱轨”
[ 复制链接 ]
游子108
2023-3-5 13:30:07
近期,有这么几个“连续剧式”的热搜话题,让看新闻有了类似“吃瓜”的反转感。
前有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截图”疯传,紧接着就有80后丁克夫妻存300万提前退休(FIRE族)引热议。“裸辞回家种地”“辞职回家改造旧屋”刚完成对B站首页的攻势,代表就开始建议引导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农民”。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指一提升社会阶层便与恋人分手)的慨叹刚开了个头,接着就有女生8次考研均未上岸的“致郁”新闻登上热搜;毕业五年存款5000的精神内耗疗效还未褪去,“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又偏偏读过书”的“孔乙己文学”又登上了热搜……
这些“热搜”议题的来回反转并不稀奇,
值得捕捉的是短短一、两年中,社会情绪和话题重心的转移
。像手撕渣男、容貌焦虑、灾难原生家庭这些传统“热搜”大本营,如今都逐渐失去了战斗力。退休焦虑、“反内卷”运动和与惨淡人生的和解,如今成为了“热搜”话题的三驾马车。
话题代表社会痛点,也激活关心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话题剧并不是贬义词。市面上贴着“话题剧”标签的作品,之所以常让人觉得面目可憎,往往是因为话题滞后和对社会情绪捕捉的失败。
今天推荐一批与“热搜”话题迭代精准同步的海外剧集。
这些剧都因为“跳出社会时钟”的“脱轨”主题,在中文互联网激发了普遍的共情。
它们也许能为国产话题剧的跟进,提供一些灵感。
说明书式拍剧:《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省钱、FIRE、反消费
这是一部日剧中并不少见的“说明书式”剧。类似倡导极简的《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和上班族一人食文化的《孤独的美食家》。
这种剧就是赤裸裸的主题先行,为了阐述一种理念,示范一种生活方式,而设计一个故事,塑造一组人物。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式》就是一本省钱说明书。
女主角是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IT民工,原本过着随心所欲的“精致穷”生活。然而,在看到女上司过劳病倒并被辞退后产生危机感,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把努力的目标定为了“一房一狗”,为了凑齐首付开始向祖母、母亲和姐姐学习省钱大法:比如从每天存100日元(人民币5-6元)开始,评估固定支出,坚持记账等等。
当然,在将省钱之外,这部剧还用节约的主题,串起了三代日本女性的人生探索。究极而言,讲的还是女性“想要过怎样的人生”的故事。
不过,就算没有这层主题,在退休焦虑空前,“FIRE风”(一种提倡经济独立,提前退休的生活方式)越刮越猛的今天,像《三千日元的使用方式》这种让观众看了之后能快乐打工、理性消费的剧,也真的是刚需。
国产剧除了宏大的金融商战题材,很少在故事里直接谈钱。但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金钱观是普通人价值观的最直接体现。像这样微观地、切肤地聊聊普通人怎么挣钱和花钱,也是一种现实主义。
罢工文学:《什么都不想做》
关键词:
城市病、反内卷、回村
社畜罢工去乡下疗伤的故事,近几年在东亚文化圈被拍了很多遍了。日剧有《凪的新生活》,内地剧有《突如其来的假期》《去有风的地方》,台剧有《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这次算轮到韩剧了。
《什么都不想做》的精华在前三集。女主角是一个小公司的企划部员工,每天慌慌张张、勤勤恳恳地工作,换来的只是在逼仄工作氛围中的卑微生存。本来以为生活就会一直这么普通下去了,结果先是被男友分手,紧接着母亲又意外去世。
再也没办法接受城市蹂躏的她,选择了人生罢工,准备拿着仅有的50万韩元(约2600元人民币)去农村边休息边找生活方向。到了农村,平时小心翼翼的她变得洒脱起来,住进了破台球厅,买最便宜的菜,吃隔壁桌剩饭,还救了条狗……
当然,遵循戏剧性要求,她还谈了场恋爱,意外破了个乡村奇案。不过,这后半程的情节密织并不必要。观众只是代入了她从城市转身的“罢工人”身份,所以后面的戏就算再离奇点,都能接受。
国产剧中,“罢工文学”和返乡剧并不总结伴而行。年轻人回村总是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肩负起创业、致富甚至要成为乡贤的任务。
气势昂扬加油干这当然是一种拍法,但“罢工人”返乡治疗城市病的故事也值得拍一拍。
《重启人生》与“反上岸”
关键词
:社畜、重生、上岸
《重启人生》是开年来在中文互联网上最热门的日剧之一。剧迷们很乐意将它与同期开播的韩剧《财阀家的小儿子》对比,感慨日剧就是生活流,重生竟然是为了不变成大食蚁兽而积阴德。
但这部剧在重生之外,最大看点难道不是“社畜”的坚韧吗?
女主角的五次人生,分别经历了地方公务员、专业药剂师、电视剧制片人、医学研究者、民航飞行员五种职业。虽然因为带着重生的记忆,她比别人“上岸”要容易些,但她的人生轨迹却并未能离“社畜”太远。
每一份工作都需竭尽全力,收入也总是捉襟见肘。在这种前提下,她还能因为想投胎转世为人,而选择反复重启人生,实在是有着超乎寻常的坚韧。
女主角的反复重生,也在奇幻情节中赋予了“上岸”不同的含义。
近藤麻美的五次重生选择了五种职业,这五次“上岸”也对应着不同的人生取向。
第一世事当地方公务员,是为了稳定而优厚的待遇,为此她必需忍受工作琐碎无聊;第二世选择当药剂师,是为了救因药物错用而的早逝爷爷,当然也是为了积阴德;第三世当电视剧制片人,是因为个人的热爱,也因为电视剧能为观众带来快乐,顺便积积阴德;
第四世成为医学研究者,是想要留下裨益人类的哪怕一点点突破,这份职业积的阴德终于让她能够转世成人;第五世她再次重生选择成为飞行员,是为了与挚友真里一起守护友情,改变另外两位发小空难中逝世的命运。尽管这次的选择不一定能保证她转世成人。
细数下来,女主角这五次“上岸”,只有第一世是绝对本能利己。
每再活一次,都会在职业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利他,最后一世选择成为飞行员更是“向死而生”,连积阴德的附带成就都不再追求。
这样的选择,是女主角反复五次、活了130多年才摸索出的“上岸”指南。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的讨论,是不是挺无趣的?
废柴流精品:《珍的不一样》
关键词:
废柴即正义、奇幻、超能力
《珍的不一样》是一部扎扎实实的废柴青春剧,尽管披着超能力的奇幻外衣。
女主角珍生活的世界,每一个人都会在成人礼前后获得一项超能力——比如力大无比、读心术、御风飞行、通灵甚至是逆转时间……而她偏偏是那个没有超能力的人。于是在本该搞事业、谈恋爱的年龄,珍被迫踏上了寻找超能力之旅。
英剧很擅长讲废柴的故事,甚至把废柴剧拍成了亚类型。
情景喜剧《米兰达》《废柴舅舅》,都市喜剧《伦敦生活》《尝试》,主角都是事业无大成、生活有点失序,甚至精神也不太稳定的中年废柴。
这与英国先于东亚多年的内卷文化,和都市人普遍的精神危机,想必有不小的关系。
《珍的不一样》在一群废柴剧中能先声夺人,在于它用奇幻设定把这种高竞争社会的荒谬喜剧化了。
在这个世界,“孔乙己文学”都已经失去了生存逻辑。
每个人能拥有社会地位,与学历关系不大,而是与你所拥有超能力的社会经济价值直接相关。比如,剧中女主角性格软弱的闺蜜就凭借通灵异能,当上了律师。尽管她常常苦恼,在工作中她从来只能发挥被逝者上身的“工具属性”,自己的专业技能从来派不上用场。
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看着平凡如我们的珍,左右碰壁,被迫“开发”出一种能为社会所用的超能力时,她的挫败沮丧、乱七八糟、过激摇摆,都变得那么合理且共情。
另外,看这部剧的时候,还时常会有一种恍惚感。
“普通即废柴”,这个设定似乎也没那么奇幻,这不就是我们如今“内卷”且固化的生存境遇么?
【文/铁皮小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游子108
关注
主题数880
国企部门领导摆官威点名安排员工超负荷加班,当事人在公司群怒骂
阅读 6649
好欢螺擦边营销翻车,吃女性的饭打女性的脸
阅读 6410
广西钦州市委书记林冠因心源性猝死逝世,享年56岁
阅读 435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