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雷锋班四十七万多封来信的幕后故事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雷锋班四十七万多封来信的幕后故事
[ 复制链接 ]
lzhom
2023-3-5 13:30:07
60 年,47 万多封来信,因为一个人,因为感动,因为崇敬,更因为一份共同的信念与信仰!
1963 年 1 月 7 日,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 " 雷锋班 "。之后,收信地址为 " 雷锋班 " 的来信便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今年 3 月 5 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夕,记者再次探访 " 雷锋班 ",近距离瞻视这些信件。这些信件装满了一排又一排的柜子,厚度不同,形式各异,有着鲜明的年代印迹。小心地翻开每一封信,诵读着其中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可以感受到雷锋精神深刻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 雷锋班 " 第一封来信发自边疆
一摞摞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书信,被珍藏在 " 雷锋班 " 储藏室的文件柜里。
" 雷锋班 " 收到的第一封来信写于 1963 年 1 月 10 日,落款是 "3064-81 有线电班全体同志 "。信中说:" 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好!首先热烈祝贺你们获‘雷锋班’的光荣称号,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我们全体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光荣 …… 我们生活在祖国寒冷的北方,然而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给予我们的光和热将产生迎战冰雪、驱寒御风的巨大力量 ……"
" 时隔六十载,读起这封信,依然热血沸腾。" 抚顺雷锋学院特聘研究员周道海激动地说。给 " 雷锋班 " 写信的有工人、农民、军人,也有学生、教师,还有很多单位和集体,无论寄信者从事哪种职业,用哪种形式书写,信的内容是什么,文字中都充满对雷锋的真情实感。
信封上只要写上 " 雷锋班 " 三个字就能准确送达
写给 " 雷锋班 " 的信,收信地址各不相同,有的写着 " 沈阳军区雷锋班 ",有的写着 " 辽宁抚顺雷锋班 ",有的只有 " 雷锋班 " 三个字。这些地址不详尽的信件是怎样送到 " 雷锋班 " 的呢?
周道海解释说:"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后,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学校、工厂、机关各单位都开展了‘给雷锋写信’这样的活动。当时有个小学生不知道具体地址,在信封上写了‘沈阳军区雷锋班收’。这封信被辗转送到了当时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手中。司令员特批,只要收到写有‘雷锋班’三个字的信都要及时转达,并在部队内部开了一条转送信件的专线,这条专线一直沿用到今天。"
赵宏光曾是 " 雷锋班 " 第 18 任班长。他说,为了积极回应写信人的热情," 雷锋班 " 的战士用执勤、训练的空闲时间以及午休、晚上休息时间回复信件,全班 7 名战士实行 " 包片制 ",按地域划分回复范围。
回信不仅要及时,质量也必须高。赵宏光说," 入伍时,有些战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连里就专门请来老师给大家讲授书信写作知识、教英文。为了老班长,为了‘雷锋班’的荣誉,所有的战士都下了很大力气,非常用功地学习。"
晚上 9 点整,熄灯号声响起,营房中绝大多数房间的灯都熄灭了,只有 " 雷锋班 " 的学习室里还散发出亮眼的灯光。这是因为,部队特批:" 雷锋班 " 战士可以在熄灯号后继续给全国各界群众写回信。
许多年,这灯光已成为连队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60 年间的来信反映社会脉搏和主旋律
" 你吹冷风,我们学雷锋;不怕别人叫我们傻大兵;雷锋的事迹记心扉 ……" 这是 " 雷锋班 " 的班歌《雷锋的传人是我们》,是融入赵宏光血液中的一首歌,直到今天,他还时不时地吟唱几句。
这首歌创作于 1992 年,赵宏光时任 " 雷锋班 " 副班长。他说,当时正值市场经济大潮初起,社会上出现了物质至上的不良风气,个别人开始对学雷锋做好事进行冷嘲热讽。群众来信中,有人对这种不良风气予以驳斥和抨击,写出 " 你吹冷风,我们学雷锋 " 这样的话,深深地触动了班里的战士们,并创作了这首班歌。" 这首歌的歌词听起来就是大白话,但却是我们当时的真实感受,因为我们每天都能读到那些感人至深的来信,深切地感受到那么多人依然衷心地热爱着雷锋、呼唤着雷锋、以实际行动学习着雷锋。"
60 年来,一代又一代 " 雷锋班 " 的战士都会根据信中的线索,想尽办法为需要帮助的来信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为那些 " 雨天没有伞 " 的个人和家庭撑起一把叫做雷锋精神的 " 爱心伞 "。
60 年,47 万多封来信就像时代的晴雨表,内容各有不同,而人们对雷锋的景仰却是相同的、始终如一的。
记者 张 颖 摄影:杨靖岫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lzhom
关注
主题数936
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过新冠病毒了?|商周专栏
阅读 4790
XBB、BQ.1毒株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可能性较小
阅读 4774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加班问题让年轻人没时间结婚生娃
阅读 476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