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一文看懂|2023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和“高频词”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一文看懂|2023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和“高频词”
[ 复制链接 ]
wanhuar
2023-3-6 14:15:07
经济关键数据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用一系列数字勾勒出今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速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
2022年中国经济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最终GDP同比增长3%。不少国际组织和机构都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强劲反弹。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考虑到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有较大空间,且2022年基数较低,如果不出现“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去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下,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高于当年预期目标。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比去年“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有所上调;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与去年目标持平。
据官方数据,十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2022年在全球通胀达40多年来新高背景下,中国依然保持了价格稳定,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
——赤字率拟按3%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年中国赤字率拟按3%安排。这一数字较去年“2.8%左右”的目标有所上调,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具体体现。
据官方数据,过去五年中国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均不高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
至于上调赤字率会否加剧财政风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财政风险并不取决于赤字率高低,而是取决于经济增长趋势。如果适度提高赤字率能使经济增长提速,从未来趋势看,财政风险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
余永定认为,考虑到中国的高储蓄率和良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按宽口径定义衡量中国政府债务,中国的财政状况依然好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为推动经济加快恢复,中国赤字率完全可以、也需要有所提高。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人民币
2022年中国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3.65万亿元。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达3.8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中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消费、减税降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高频词,透露了哪些信息?
——就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毫无疑问是高频词之一。
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更加注重稳就业;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过去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预期目标……
作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稳则大局稳。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加大保障力度,彰显中国稳就业的决心和力度有增无减。
——消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二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被频频提及。
五年来,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5.8%提高到27.2%……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数据背后,是中国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打出“组合拳”、推动消费尽快恢复的成果。
今年,中国依然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点工作,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减税降费
“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
2022年,中国的减税降费提速,财税政策能出尽出,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打出“免减缓降补”政策组合拳。
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体现出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发展的决心。
——住房
今年,“住房”一词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多年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上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家庭……政策和数据背后是民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
对于今年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强调“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教育
普通民众关心的“教育”一词也被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过去五年,中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则被写入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年来,中国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分点;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民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今年,中国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更体现出助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决心。(作者:李晓喻 张尼)
封面图:中国政府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wanhuar
关注
主题数973
送别!给汶川地震捐款的卖炭老人走了
阅读 5178
哀悼!大连万达功勋前锋小王涛去世 享年52岁曾4夺甲A冠军
阅读 4660
时政微纪录丨圣地温故再出发
阅读 418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