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两会丨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张懿宸:建议出台政策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两会丨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张懿宸:建议出台政策对并购基金予以适当鼓励和倾
[ 复制链接 ]
orman2001
2023-3-6 14:15:07
原标题:两会丨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张懿宸:建议出台政策对并购基金予以适当鼓励和倾斜
(点击图片可进入证券时报“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准备了鼓励人民币并购基金发展、鼓励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创投产业发展和阶段性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等多份提案。
其中,针对人民币并购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两大话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张懿宸。在他看来,我国并购基金在私募市场总量和占比均较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应政策,对并购基金予以适当鼓励和倾斜。”
张懿宸表示,建议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从“投早、投小”适度转向关注并探索参与并购基金,提高并购基金的配置比例,“也可考虑通过设立专注于投资并购基金的国家级引导基金等方式,自上而下鼓励并引导人民币并购基金走向专业化道路。”
政府引导基金可适度探索参与并购基金
证券时报记者:您今年为什么会聚焦人民币并购基金这个话题?在您看来,人民币并购基金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张懿宸:
从全球市场来看,并购基金已是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主流成熟模式,例如并购基金的规模在美国私募基金在管资产中已超过60%,而中国的并购基金在私募市场的占比仅为11%,总量和占比均较小,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购基金长于为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和行业的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与配置。当前中国经济日益成熟,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能够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金融资本——并购基金,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助力产业链重构、盘活市场存量资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
人民币并购基金目前最主要的发展瓶颈还是来自募资端。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资金来源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当前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缺少长期资金。国内养老金直接进入股权投资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保险和金融机构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出资比例也较低,合计10%左右。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鼓励人民币并购基金发展?
张懿宸:
我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希望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应政策,对并购基金予以适当鼓励和倾斜。具体来说,建议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从“投早、投小”适度转向关注并探索参与并购基金,提高并购基金的配置比例。也可考虑通过设立专注于投资并购基金的国家级引导基金等方式,自上而下鼓励并引导人民币并购基金走向专业化道路,服务高质量发展。
并购是一门苦差事。除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管理人,也需要不断提升资金募集、项目挖掘、投后赋能、资源整合、资本市场应用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人民币并购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张懿宸: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并购基金也将随之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催生巨大并购需求。并购可以说是世界级大企业无法忽视的成长路径和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细分行业中的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不少民营企业在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后,由于行业特性、自身业务规模、创始人主观意愿、管理团队能力局限等原因,企业进一步增长遇到瓶颈,不易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因此有被并购意愿。
其次,全面注册制施行使创始人和投资机构通过IPO实现套利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这也将刺激创始人和投资机构寻求多元化退出渠道。加之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或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的需求有望不断上升,并购基金发挥作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另外,受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进入深度调整期,各国跨国企业根据国家比较优势和自身业务发展对供应链分布进行动态调整。跨国企业及国内大企业业务分拆机会有望明显增多。
建议持续优化私募股权市场资金来源结构
证券时报记者:您提到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来源渠道有限,缺少长期资金,去年您已建议将股权基金纳入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的投资范围,目前推动长期基金进入私募股权市场的进展如何?
张懿宸:
包括多位政协委员在内的市场从业者和金融机构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持续呼吁不断扩大私募股权市场长期资金来源,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随着近年一系列政策落地,私募股权市场的资金来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当前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从资金属性上看,养老金、保险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与股权投资基金更加匹配。美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出资比例最高的是养老金,占比约40%,其次是保险和金融机构,占比约26%。根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人民币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指基金的投资人)中,保险和金融机构总体出资比例仅分别占6.7%和4.1%。
证券时报记者:在您看来,应如何拓展私募股权市场的长期投资者队伍?
张懿宸:
建议持续优化私募股权市场资金来源结构,鼓励壮大长期机构投资者队伍。其中,养老金方面,当前国内养老金直接进入股权投资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随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建议有关部门适时考虑,试点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范围,持续改善包括并购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长期资金来源。
保险资金方面,并购基金从期限和投资策略与保险资金更加匹配,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调动保险资金配置包括并购基金在内的长期股权的积极性。
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类产品,但政策限制使其资产配置集中在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标准化产品,对外参与股权基金数量、规模都还较小。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支持性政策,鼓励理财子公司加大对非上市股权投资产品的关注和投资力度,进一步释放银行理财子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潜力和活力。
应鼓励各级政府引导基金进行循环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您去年也提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提案,一年来,就您的观察,政府引导基金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懿宸:
我们能看到的是,近年来,各地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从最早开始试水并取得良好成效的苏州、深圳等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到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合肥、重庆等城市,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能够灵活熟练地利用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产业引导、产业落地的工具。当前各地政府引导基金也能逐渐发挥杠杆效应、导向效应,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发展。
2022年以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开始加大力度吸引高质量基金管理人,一方面是百亿级规模的母基金纷至沓来,另一方面是多地引导基金提高了出资比例、对于返投比例的要求放宽,这都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拼劲。
其他变化还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出现下沉式发展,从区域分布趋势来看,正从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加速向区县下沉,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延伸。此外,政府引导基金开始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目前,一些引导基金运作成熟的地区已开始推动基金体系化发展,旨在有效提升政府引导基金赋能产业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当前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张懿宸:
随着各级引导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创投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经过多年实践,我们也看到要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可预期的成长空间,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人和体制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首先要能选对人;其次要有相应的机制把人留住,从投资的角度,把激励机制、利益机制调整好,最终才能选到好的GP,带来好的项目。
具体来说,政府引导基金存在如下问题:资金的循环再投入问题,目前已经有部分起步较早的政府引导基金开始实现退出,或马上面临退出;退出方式单一的问题,政府引导基金当前的退出方式主要以基金清算分配为主,考察境内外基金行业的实操案例中,除基金清算外,基金份额转让也是非常重要的退出方式,值得研究借鉴;所持有份额转让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尚未对政府投资基金转让产(股)权资产的流程进行特别规定。
目前,政府引导基金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持有份额的转让需要经过产权交易所的招拍挂手续。但只有北京、上海两地在参与试点国有私募股权的招拍挂,其他省市的产权交易所尚未开展该项业务,所以很难实际操作。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在落地见效上还面临着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干预过度等问题,尤其是当政府引导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仍有不少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目标设定得不够清晰,使得该些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证券时报记者:政府引导基金要想真正支持当地产业发展,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懿宸:
管理人和政府引导基金的最终利益应确保一致。我们作为管理人,与一般财务投资人的利益需要保持完全一致,尽可能让投资回报最大化。但是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要考虑产业、经济,甚至社会效益层面的要求,这就对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为了持续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导作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我今年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鼓励各级政府引导基金进行循环投资,实现对创投行业的持续支持。逐步推动政府引导基金向常青引导基金转型,鼓励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将已退出的部分资金循环再投资,这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创投行业的平稳发展,最终实现对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
二、适当提高引导基金对子基金的出资比例,加大对创投行业的支持力度。目前,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资子基金的出资比例上有比较明确的限制(一些政策性的基金除外),通常各级政府的合并出资比例不能超过30%或50%。希望能够鼓励各地政府对于投资中早期的创投基金及天使基金,适当提高政府引导基金对子基金的出资比例,以更加有效地推动创投行业的发展。
三、完善法规,尽快出台政府引导基金退出的配套政策,提升政府引导基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政府设立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形成企业产(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法规。同时,能够尽快推动国有私募股权的招拍挂在全国各个地方产权交易所的落地实施,以支持政府引导基金的高效退出。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锦程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orman2001
关注
主题数849
中方何时发现飘在美国空域的气球?毛宁透露关键信息
阅读 5384
特斯拉回应“狂奔两公里致2死3伤”事件:司机全程未踩刹车
阅读 4566
联播+|有朋自中亚来 中土元首达成系列共识
阅读 401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