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十组数据看增进民生福祉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十组数据看增进民生福祉
[ 复制链接 ]
不如跳舞999
2023-3-7 10:45:19
翻开3月5日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一个个目标数字,牵动着一项项民生新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力增进民生福祉。
GDP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总体持平这个目标,意味着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发展红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委员表示。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计划报告提出,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指导地方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有效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黄群慧认为,报告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等方面,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民众倾斜,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6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根据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黄群慧说,工资性收入占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过半,就业是劳动者获得工资性收入的保障,也是家庭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大财政就业补助,体现了政府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均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说,将从强政策、拓岗位、优服务、兜底线等方面,尽最大努力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顺利就业。
5000亿元: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
预算报告提出,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了,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更足了。”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徐胜杰代表说,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减负纾困效果明显,把“肥”施到了企业发展的“根”上。这5000亿元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推动地方和基层执行减税降费、保障民生等政策落地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将有力保障各地退税资金需求,助力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帮助更多企业重回发展正轨。
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增多,强化基本民生保障。预算报告明确,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山东省泰安市市长李兰祥代表说,目前国内经济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兜牢民生底线,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意义重大。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计划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牢社会保障网,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增加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
李兰祥说,三份报告都旨在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超4.2万亿元:教育支出持续增长
2021年超3.7万亿元、2022年超3.9万亿元、2023年安排超4.2万亿元——预算报告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规模逐年上升。
三份报告均提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预算报告,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安排100亿元、增加30亿元,支持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委员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大对在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方面相对薄弱的乡村学校扶持,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64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再提高
预算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9元,重点支持地方强化对老龄人口、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计划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委员认为,现在是继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他建议说,未来要努力打造一个平急转换、张弛有度、三级联网的医疗体系,实现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分级分层分流又相互联系,上下联动、有弹性、有韧性。
459亿元:农业保险政策扩面提标
根据预算报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459亿元,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河南省洛阳市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妙霞代表说,稻谷、小麦、玉米这三大粮食作物,是我们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也是老百姓饭碗里的主要粮食品种,其农业保险政策的扩面提标是惠及广大农户的好事实事,将进一步保障农户“旱涝保收”,促进种粮增收。
1770亿元:加大对革命老区等地区支持力度
根据预算报告,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相关转移支付1770亿元、增长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胡帆代表说,这将有力支持地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定用好这笔宝贵的财政资金,确保最大限度发挥使用效益。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革命老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对老区人民的关怀关爱。”陕西省延安市市长严汉平代表说,我们将加快实施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产业项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
30年:扎实推进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务必通过细致工作扎实到位。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代表说,土地是供给端的要素投入,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要素投入。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有助于稳定土地要素投入和乡村产业发展的预期,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土地稳了,农民的心就稳了,村里的工作也能更好开展。”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代表说,要做好土地“大文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预算报告划拨防治资金用于北方清洁取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韩峰代表说,在我国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仍是主战场,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清洁取暖既连着蓝天白云,也关系百姓温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有利于降低百姓用能成本,同时激发创新技术应用。
(记者谢希瑶、侯雪静、申铖、周蕊、严赋憬、高亢、戴小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不如跳舞999
关注
主题数888
公安部:坚决彻底肃清孙力军政治团伙流毒,彻查所涉人事案
阅读 6161
永不降价的蔚来还是降价了
阅读 4870
中国专家组本月出发赴美调查大熊猫“乐乐”死因
阅读 473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