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老年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大,杨杰孚委员:建议增设安宁疗护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老年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大,杨杰孚委员:建议增设安宁疗护病区
[ 复制链接 ]
yuki喵
2023-3-8 11:45:04
安宁疗护又称为“临终关怀”,不仅关乎生命的质量,老年患者的安宁疗护更体现出社会人文关怀的进步。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告诉澎湃新闻,他今年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老年患者安宁疗护的提案。
杨杰孚介绍,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2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与此同时,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老年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越发迫切。
杨杰孚说,“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各地的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舒宁照护机构数量严重不足,安宁疗护在我国的人均覆盖率还不到1%,且提供的安宁疗护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老年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大,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杨杰孚注意到,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一是相关政策和资金尚未满足现阶段老年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他指出,基于2019的《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及近两年中央基建投资设立的老龄化工程专项经费,目前的具体落实尚未满足我国数量庞大的老年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相应机构的规模、设施的建立仍不完善,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二是安宁疗护工作规范及监督评估标准尚不完善。杨杰孚认为,目前,安宁疗护相关的机构建设标准、管理规范还在试行阶段。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安宁疗护的需求越发迫切,且目前安宁疗护治疗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制定安宁疗护工作规范、建立安宁疗护监督评估和质量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三是专业化的老年患者安宁疗护从业人员缺失严重。杨杰孚直言,尽管教育部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提出“医学生要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并要求医学生掌握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但尚未专门设立安宁疗护专业。同样,国务院学位办于2020年组织编写并出版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中,虽提出“将与临终关怀相关的内容列入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但未将安宁疗护纳入三级学科。
与此同时,待遇相对较低亦致使安宁疗护行业难以吸纳到资深骨干人员,从而影响了行业从业人员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面向老年患者及家属的安宁疗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与提高。杨杰孚表示,中国传统观念“百善孝为先”,不计其数的终末期老年患者家属为了尽孝,不惜一切代价要求医生、护士进行治疗,甚至违背老年患者的自身意愿,推进无效的临床处置,给终末期老年患者徒增痛苦,同时也造成了家庭经济、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阻碍了我国安宁疗护行业的正向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增设安宁疗护病区
基于上述问题,杨杰孚建议,应加快相关政策及资金的执行落实。将专项资金逐级落实到已设立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科室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相关医养结合机构。推进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落实《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鼓励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增设安宁疗护病区,同时通过政策及资金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单位设置独立的安宁疗护中心。
同时,政府应规范行业内服务机构的安宁疗护工作标准,以及开展项目的收费标准。具体来讲,服务开展应涵盖疾病治疗、功能康复、长期照护、就医陪诊、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
杨杰孚认为,在规范建设安宁疗护单元与机构的同时,推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同样重要。他建议以三级医院的安宁疗护病区为核心,将标准化工作模式逐级辐射到周边的医养结合机构及安宁疗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乃至家庭。同时制定监督评估体系,建议政府组建监察组织以加强行业监管,从而更好地维护老年患者权益。
杨杰孚还建议,培养老年患者安宁疗护人才,建立专业化队伍。组织老年科、肿瘤科的临终关怀领域专家,制定专业课程并开展相关培训,培训不仅要覆盖在校医学生,更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渠道加强在职医务工作者的安宁疗护专业能力。建议在专科、本科学历教育中设置安宁疗护专业,并增设相关研究生专业方向,同时确保专业人才的就业待遇并明确职业晋升路径。他强调,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专业人才的道德素质教育也至关重要。
此外,杨杰孚还提出,应全方位加强老年患者及家属的安宁疗护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建议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相结合,通过专业人员的宣传提高大众认知。一方面要做好专业人员的患教培训,另一方面要对社会大众开展死亡教育,通过科普式宣传来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打破传统的狭隘孝道观,传播科学的认知理念,通过正面引导来促进我国老年患者安宁疗护事业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fjw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建议好,靠谱的代表!
2023-3-8 12:45:04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yuki喵
关注
主题数905
一央企要求全员背诵董事长“金句”,相关闭卷考试疑被叫停
阅读 6137
核子基因旗下多家公司拟注销,张核子妻子巴颖:原因不清楚
阅读 5911
10岁女孩校外买面包食用身亡,尸检结果显示:杀鼠药中毒
阅读 581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