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是大湾区人!同场亮相委员通道的港澳政协委员发出哪些声音
两会·观察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以这样一句自我介绍,走上了“委员通道”。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来自香港和澳门的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谈到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在“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谈到大湾区,何超琼回忆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5年前,她加入家族企业成为信德集团董事,通过与中资企业中旅集团合作,成立“喷射飞航”,这是她首份与粤港澳有关的工作。谈起这段经历,她表示,“发挥了香港的独特优势,也奠定了往后大湾区联通的交通枢纽和今天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4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发布,何超琼认为,文件对大湾区11座城市的发展与协调合作给了清晰的引导。“我们该用好国家支持政策优势互补,”她说,“我看到的是庞大的市场,丰厚的人力资源以及无限的发展潜力,香港正好也进入了新阶段,正好要抓发展,大湾区会成为香港发展的大舞台。”
一同走进“委员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也谈到了类似的经验。“曾经我跟一个澳门的青年创业者交谈过,他们最初在澳门创业,很难请到合适的研发人才,几年前他们把公司的研发部门搬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支中等规模的研发团队。”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在“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马志毅在发言中多次谈及青年的力量。“澳门回归2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澳门的青年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马志毅说,他曾多次组织政协委员走进校园,讲述个人奋斗经历和国家发展情况,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政协就在自己身边。
在马志毅的观察中,现今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十分关心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他表示,中央到广东省、各市各层面都出台了有利于港澳人才发展的政策,为青年人才深度融入大湾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平台。
谈及香港的未来,何超琼认为,香港是大湾区内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有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享誉全球。“再加上‘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香港应该当当大湾区引进来走出去的超级联系人。”她说。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