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为应对中国,美媒嫌本国军工生产能力不及二战?

低头浅笑86 2023-3-11 10:30:13
为了让俄乌冲突的战火继续燃烧,美国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军工产能逐渐跟不上了。于是,美国各界开始“反思”。《华盛顿邮报》日前就系统性地分析了一下原因,不过再次“习惯性”地扯上中国,说为了应对中国,这个问题得赶紧解决。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开头先是聚焦一座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的陆军弹药厂,这座弹药厂参与生产美国陆军155毫米炮弹。乌克兰需要这些武器,五角大楼计划未来两年内扩大炮弹生产规模。
            

            
            斯克兰顿陆军弹药厂内景
            然后,文章笔锋一转,说俄乌冲突暴露了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美国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制造所需的武器。这不仅是为了援助盟友,也是为了美国在与俄罗斯、中国或另一个大国爆发冲突时进行“自卫”。“自卫”……这词儿日本都快用不上了,美国你好意思吗?
            《华盛顿邮报》说,尽管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预算和最先进的国防工业,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有效地开发和生产使美国军队在技术上超越对手的武器。随着常规冲突重新回到欧洲,一些观察家担心五角大楼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打造在“危急时刻”快速扩大武器产量的能力。
            报道援引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进行的研究显示,如果美国的主要武器系统在战斗中被毁或捐赠给盟友,那么按照美国和平时期的生产水平,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按照战时的速度,则需要超过8年的时间,来补充库存。该智库防务专家马克·坎西安评估,按照美国军企当前的生产速度,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才能替换UH-60黑鹰直升机机队,几乎需要20年才能填满先进的中程空对空飞弹库存,而替换美国航母舰队至少需要44年。
            

            
            报道称,五角大楼对美国国防产业的分析显示,该领域已不具备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相媲美的生产生产能力,当时美国工厂生产的武器为盟军战胜轴心国提供了动力。据美国媒体自己报道,在中途岛战役后的三年里,美国建造了17艘航母、29.7万架飞机,19.3万门大炮、8.6万辆坦克和200万辆军用卡车。
            我想说,如果美国想恢复到二战时期的军工生产水平,那是有点想瞎心了。但《华邮》还是分析得一本正经:它将部分原因归于冷战结束后的军企整合,导致军事开支下降和军职人员减少1/3。
            另外,美国官员们指出,生产滞后的原因还在于相比二战时期,现今的军事装备更加复杂。当时福特公司每小时可以生产1架飞机。现在的武器装备往往需要来自数十或数百家工厂的微电子器件和零件。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隐形战斗机包含来自1700家供应商的30万个零件。
            

            
            福特在二战期间曾经每小时能制造出1架B-24解放者轰炸机
            不只是这样。美国传统产业技术的流失也是一个巨大的断层,自1979年达到巅峰以来,美国制造业的超过1/3的工作岗位已经消失,超过700万个工作岗位不复存在。国防部门的工作岗位也减少了1/3。
            《华邮》还扯上恐怖主义,称“9·11”恐怖袭击后20年的反恐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与使用轻型武器的武装分子作战,军工生产问题更容易被忽视。
            美国国防工业协会立法政策主任凯亚·马托里说,发生在乌克兰的争夺“也让我们知道,在应对中国时,我们需要关注什么,因为我们看到了猛增产量的必要性”。
            不过,扩大生产能力,肯定是要花钱的。《华邮》也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在这个通货膨胀和经济紧张的时代,美国人会支持增加多少军费开支,现在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了。
            文章称,在最近的一次听证会上,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丽莎·麦克莱恩告诉五角大楼官员,她所在选区的选民担心陷入乌克兰“永无止境的战争”中。她说:“他们认为,我们把钱和资源花在了海外的战场上,而不是把我们自己的财政搞得井井有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罪惡滔天的美國政棍真是危害人間 破壞世界和平的惡魔啊!國與國和平共處誰都能得益 但地球村惡霸美國就是要破壞和平 製造仇恨 衝突 戰亂……
2023-3-11 10:50:13
战争贩子。
2023-3-11 11:10:13
美国佬 太具有侵略性了!
2023-3-11 11:3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