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中国车企为何纷纷降价,德国车企看不下去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国车企为何纷纷降价,德国车企看不下去了
[ 复制链接 ]
123457710
2023-3-25 02:35:45
中国车市的卷,让德国的老铁们惊掉了下巴。
近日,有来自德国媒体的文章评论,“中国车市从未这么卷过”,在消费模式转变,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技术不断下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德媒称中国汽车市场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被叫作“中国车市的卷席而来”。
报道的根源,来源于德国品牌所面临的困境,尽管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形成了规模化与本土化的竞争条件,但面对全面开启的降价潮,仍然有些招架不住。“即使是最严格的成本削减,也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并弥补这么多的生产成本节约。”德国商业媒体《资本》如是说。
尽管中国车市的卷,是由率先启动降价的特斯拉以及东风合资系,而并非是由中国品牌所发起,但经历了一个月的价格混战,中国汽车品牌已渐渐掌控住了主导权——例如,相较于部分合资品牌所推出的自杀式降价策略,长安汽车就推出了“百亿惠民购车季”政策,既不必损害老车主的利益,同时也照顾到了新的买家。
如果说合资品牌的卷,是在去年大溃败背景下的自救;那么中国汽车品牌的卷,意义则要丰富许多。今天,就接着长安逸达(参数丨图片)上市的档期,一起去看中国车市以及中国汽车品牌为什么要卷。
卷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
从近一个月的降价潮来看,不单单是中低端品牌身陷漩涡,就连豪华品牌也不能幸免——汽车市场似乎变成了菜市场,“黄鹤带着小姨子跑了”的闹剧正在每一个品牌的每一处的4S店上演。“即使亏本也要卖车。”一些经销商向汽车有文化表示,这一举动看似反常,但放在2023年乃至未来两年的全球金融背景下去看,就会显得十分合理。
“2023年,经济环境将更加糟糕,未来2年老百姓要留足现金。”对于今年的经济趋势,有业内人士这样谈到,“美国银行巨头硅谷银行轰然倒下给全球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在通胀、债务、经济、社融、房价相互捆绑的今年,每一笔不合乎逻辑的消费,或许都会为未来埋下隐患。”
从国内具体分析,经历了疫情的摧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正不断降低,2023年超额储蓄趋势愈显。同时,尽管国内的通胀在去年维持在了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但一方面这是在房价得到降低之后取得的数据,社会整体通胀水平实则远非2%的数据能够概括,而另一方面,负债经济的扩散效应正不断显现,普通人正加速成为富人的资产。
面对在消费上逐渐“躺平”的用户,车企只能抛出降价的筹码,以更强的现金储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全球大萧条。而在经济环境下行的背景下,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就像豪宅与精装房一般,在风暴之中并不存在差异,或许都会变成被卷起的水泥和木板。
回到汽车市场,毫无疑问,降价对于合资品牌及豪华品牌的打击,远甚于自主品牌——过去的品牌溢价优势正逐渐被抹平,而成本竞争向来又是自主品牌的拿手好戏。更可怕的是,在新能源之外,自主品牌再次看到了与合资品牌站到同一身位的可能,而集中优势攻陷合资品牌根深蒂固的领域如A级轿车市场,则成为了中国品牌必须参与这场“内卷”的理由。
可以看到,在新年开年,比亚迪所推出的第一款新车,恰恰就是秦PLUS冠军版这一车型;而紧随而至的,就是全新到来的长安逸达。
德国老铁,为什么对中国内卷如此在意?
猜测一二,德国乃至更多国外媒体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卷,或许应当是抱着警惕与羡慕的态度,所谓又期待、又害怕,大抵就是如此。
在与一些海外业务快速发展车企的高层对谈时,汽车有文化发现,他们对于国外消费者的描述往往更加理性与现实,而对于性价比的重视,恰恰既是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最大机会。换言之,如今国内消费者抛弃的品牌忠实度,国外消费者似乎早已地避而不谈,而困扰中国汽车的唯一门槛,过去是技术,现在只能是关税。
为何这么说?一看逸达就能知晓。作为一款售价仅为8.79万元起的产品,长安逸达在技术上可谓做到了尽善尽美。
如在动力技术上,它有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与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加持,前者采用了深度米勒循环、高滚流气道、350Bar缸内直喷等独创技术,后者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6%,两者匹配能够带来125kW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则达到260N·m,账面数值已能够和思域一较高低。
而在智能技术上,长安逸达全系标配13.2 英寸高清中控屏,车机内置 MT8666芯片,具备整车五大领域OTA升级,且是国内首款搭载“文心一言”的量产车型。在辅助驾驶上,新车则有DMS、IMS、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540°高清全景影像系统等多项领先技术的支撑,和同价位的合资产品相比依然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
在汽车品质上,长安逸达也不遑多让——得益于方舟架构的加持,新车采用各类视觉在线检测系统,在生产中保证100%车身质量监控的智慧工厂,以及包含汽车开发的16个试验验证领域,1000余项整车级试验、900余项系统级试验的长安汽车试验验证体系作为保障。
可以看到,在动力、科技与品质三大方面,逸达都有与合资产品一较高下的实力,更别提在整体车型尺寸上,逸达也比“两逸”大上了一圈。这样一款产品如果进入国外市场,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因此,国内大量出口产品在相关海外市场即便上调了价格,也依然能够成为当地的销冠。
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汽车的“卷”,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势必也将影响到国外汽车市场,而外媒对于中国汽车的警惕,实则是来源于国产汽车的不断强大。
有文说
有的公司,卷到最后一无所有;但有的企业,卷到最后却能应有尽有。从逸达来看,长安汽车大概率会属于后者。
撰文丨欧 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激光行业信息」
「LED行业信息」
「FIB-TEM」
123457710
关注
主题数38
实验室模拟电路全教程实验室
阅读 7562
经济日报:进退之间说神龙
阅读 2931
失速中的小鹏,向组织架构“动刀”
阅读 271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