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对“绿币厕所”应多一分理解与支持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对“绿币厕所”应多一分理解与支持
[ 复制链接 ]
王孙依wsy
2023-4-10 17:24:44
文 / 江德斌
4 月 9 日," 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厕需凭空瓶进入 " 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游客自称在四川甘孜州折多山上厕所,需拿空矿泉水瓶兑门票才能进去。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简称绿色江河)9 日傍晚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该厕所实为 318 川藏绿色驿站,是一个环保项目,欢迎公众提出宝贵的可实施方案便于优化改进。(4 月 9 日中新网)
乍一看,该景区似乎不近情理,居然用上公厕来强迫游客捡拾矿泉水瓶,有违人性化服务原则。不过,经网友对视频画面的仔细辨识,以及环保社团的公开澄清,涉事厕所并非景区的公共厕所,而是一间 " 绿币厕所 ",属于公益环保项目,乃是为倡导游客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设置,有助于减少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可见,视频解说失之偏颇,该事件只是一场误会,公众应理解与支持 " 绿币厕所 "。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沿川藏线、青藏线进出西藏,沿线旅游经济获得蓬勃发展,可同时也产生了垃圾问题,影响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据介绍,2002 年,绿色江河社团沿着青藏公路第一次调查垃圾产生问题,发现平均每隔 10 米就有 1 件垃圾。10 年后,平均每隔 1 米 1 件垃圾,10 年增长了 10 倍。2011 年," 绿色江河 " 启动了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行动。2017 年,社团参与沿青藏公路建立了 6 个青藏绿色驿站,有免费厕所、免费停车、免费热水。而游客使用驿站服务,只需放下垃圾或者带走一袋垃圾。他们用 10 年时间,每年影响数万游客和司机,带走十几万件垃圾。
此次涉事 " 绿币厕所 " 位于川藏线上,实为 318 川藏绿色驿站,乃是在青藏绿色驿站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垃圾桶,游客通过投放垃圾,手机扫码兑换绿币,支付绿币免费上厕所、免费停车。由此可见," 绿币厕所 " 是通过引导游客捡拾垃圾的方式,帮助树立起 " 免费不免责 ""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 的环保理念,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推动文明旅游风气深入人心,逐步解决垃圾污染环境的公共危害。
而且," 绿币厕所 " 的使用说明,也讲得很明白,其并非公共厕所," 急需使用卫生间,或暂时没有时间参与环保活动,建议选择最近的公厕使用。" 同时,还鉴于人有 " 三急 ",再作了相关人性化规定,比如游客实在太多就直接排队上厕所,不用垃圾换绿币,或者手头没有垃圾也可上厕所,方便时候捡拾一个垃圾换绿币。可见," 绿色厕所 " 并未强制游客必须提供垃圾,而是重在文明行为引导,植入环保理念。
当前,旅游业在快速复苏,各地景区迎来了大量游客,随之而来的恐怕还会有乱扔垃圾现象,景区的白色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绿币厕所 " 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各地景区可以借鉴。在严格落实文明旅游的规则之外,积极采取各种创新措施,以激励的方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主动参与到环保工作之中,实现共同维护景区卫生环境,减少污染和破坏现象,让景区变得更加美丽。
(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
wbsp@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图片 | 网络截图
责编 | 张齐 姜雪媛
校对 | 彭继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王孙依wsy
关注
主题数856
记者亲历现场:胡鑫宇遗体发现地点距离致远中学步行仅5分钟
阅读 7434
教育部最新要求:职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
阅读 5671
百万年薪“天才少年”确认离开华为:不会全职做视频,开启创业生活
阅读 518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