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逆行英雄”石欣:投身应急救援 20 年,为救人险跌悬崖

海天行 2023-4-10 17:24:45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丽珍
图 / 受访者提供
在救援现场,石欣身穿红色救援服,一双眼睛坚定而有神,专注于分析灾情。出生于 1970 年的他,至今已投身应急救援志愿服务 20 年。
从个人参与到 2008 年创立深圳山地救援队,15 年来,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石欣带领救援队参与全国山野区域救援 250 余次,救助危难群众 1000 余人,参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行动 49 次。曾荣获 "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 广东省五星级义工 "" 广东好人 " 等荣誉。




从登山爱好者到救援志愿者
2000 年,石欣开始参与户外登山运动并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户外运动风险较高,山野爱好者受困遇险事件时有发生。石欣怀着尽己所能、助人为乐的公益初心,自 2003 年起义务参与山野户外遇险人员的救助工作。
2008 年汶川发生大地震,石欣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加了持续一年的救灾。具备户外运动的专业技能,又在救灾工作中感受到志愿救援的价值意义,石欣心底萌发了组织一支专业救援队伍的念头。
他回到深圳后,组织创立了深圳山地救援队,2012 年救援队正式注册为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 " 深圳公益救援队 "),并先后担任秘书长、会长。
队伍成立伊始,石欣自掏腰包购买昂贵的救援装备,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再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回来免费传授给队员们。每年新队员招募时,石欣都要去给队员们上以 " 志愿者精神 " 为主题的第一课,向新队员发出共建文明互助家园的倡议。
如今,深圳公益救援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社会应急力量,拥有山地、水上、地震、绳索、医疗、应急通信六个专业队,2000 多名公益救援志愿者。




" 早一秒到达,被困群众就多一分希望 "
在救援过程中,石欣常常面临危险。2010 年,石欣在云南大理苍山参加一次山地救援行动,现场海拔 4000 多米的峡谷陡峭深邃,在下撤过程中,石欣因为抓空差点掉下悬崖,万幸的是同行的队友和村民向导用崖上藤条把他拉了上来。
困难险阻无法阻挡石欣应急救援的脚步。15 年来,石欣带领救援队组织参与全国山野区域救援 250 余次,救助危难群众 1000 余人,参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49 次,包括 2013 年雅安地震、2014 年鲁甸地震、2015 年尼泊尔地震、2016 年荆门洪灾、2019 年河源水灾、2021 年河南郑州 "7 · 20" 特大暴雨灾害等救援行动。
" 我们早一秒到达,被困群众就多一分希望。" 在公益救援路上,石欣始终将受助对象放在第一位。
2021 年河南郑州 "7 · 20" 特大暴雨灾害期间,他连续一周多昼夜坚守在指挥中心,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调度人员,协调组织近 600 万元救灾物资支援前线。
今年 2 月,土耳其东南地区在 12 小时内连续发生两次 7.8 级强震,石欣召集信息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关注土耳其地震灾害信息,全队备勤,组织集结 23 名队员携带 1.7 吨搜救装备及物资,分两批次抵达当地并开展救灾工作。
作为本次救灾任务的总指挥、外联,石欣与后方指挥中心百名队员夜以继日,不间断为一线队员提供技术、翻译、车辆、物资、补给支持。
20 年间,石欣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 8000 小时;带领救援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普及等社会服务万余场,团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 47 万小时;组织各类公益讲座、安全宣导活动超 800 场,受众达 31 万人次。
" 救援关乎生命,我们不仅要做好事,更要把事情做好。" 在救援队成立之初,石欣这样说着,多年来也这样做着。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杨楚滢
校对 | 彭继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