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新华全媒+|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国际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新华全媒+|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国际问题专家谈中乌元首通话重要
[ 复制链接 ]
龙行天下123
2023-4-28 11:21:19
(原标题:新华全媒+|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国际问题专家谈中乌元首通话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国际问题专家谈中乌元首通话重要意义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冯歆然、成欣
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乌元首通话,对于从长远角度规划两国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积极意义,习近平主席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阐明中方立场,推动尽快止战停火、恢复和平,展现了中方客观公正立场,彰显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国际担当。
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对泽连斯基总统多次表示重视发展中乌关系和对华合作表示赞赏,对乌方去年为中国公民撤离提供大力协助表示感谢。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着眼未来,坚持从长远角度看待和谋划两国关系,延续双方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传统,推动中乌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受访专家表示,此次通话体现出中方对发展中乌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中方保持中乌各领域合作势头的积极意愿。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发展中乌关系的意愿是一贯的、明确的。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愿同乌方一道,把两国互利合作向前推进。”泽连斯基总统赞赏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表示希望同中方开展全面合作,开启乌中关系的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认为,中国同俄乌双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不选边站队,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中国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努力,也就自然得到了俄乌双方的欢迎和国际社会的认可。“普京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都对中方就此发挥作用表示欢迎,这也再次证明,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所秉持的立场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指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习近平主席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中方还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主张。
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在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和在国内会晤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外国政要时,同各方就乌克兰危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此次通话,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说,中方一系列外交行动表明,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但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声音在增加,这就更应该抓住契机,为危机的政治解决积累有利条件。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认为,西方某些政客将乌克兰危机视为阵营对抗的标志,认为只有通过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显然,这样的错误方式酿成的后果是非常惨烈的,导致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当前,应推动各方尽快回到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正确轨道上来。
通话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明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并介绍有关举措:中方将坚持劝和促谈,为尽快止战停火、恢复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中方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中方已向乌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愿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赵会荣表示,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乌克兰问题成因复杂,要实现和平解决,冲突当事方之间的对话沟通尤为重要。
通话中,泽连斯基总统表示,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并表示欢迎中方为恢复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有目共睹。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坚持劝和促谈,这些都说明中国为和平发声、为和平尽力,得到各方积极回应,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建设性作用的广泛认可。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国际社会应当积极推动对话,帮助冲突双方尽快打开政治解决危机的大门,尽早停火止战、启动和谈,恢复和平与安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龙行天下123
关注
主题数645
影响俄乌冲突进程的关键装备:谁在主宰乌克兰天空?
阅读 3276
没了“绿牌”的新能源车,还香吗?
阅读 3115
国家疾控局: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
阅读 268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