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特稿丨爆火的淄博和它的“过客”经济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特稿丨爆火的淄博和它的“过客”经济
[ 复制链接 ]
灿烂秋阳
2023-5-3 10:08:15
热度总会散去,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五一”假期淄博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游客。最火的八大局便民市场里,几乎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在拥挤的地方,需要侧着身子才能通过。人群无法挪动时,穿治安服的工作人员会站在旁边大喊“往前走”。市场里最火的是卖炒锅饼和紫米饼的商家,几乎每个店铺门口都有人在排队。在市场开店20多年的老板说,没火之前,市场里专门卖炒锅饼、紫米饼的不超过2家,现在整条街都在卖。
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拍摄
八大局便民市场门口受理游客投诉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假期第一天市场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12万人。
淄博最火的烧烤店之一,牧羊村烧烤店老板杨本新说,店里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两三万人,早晨8点就有游客在店门口排队。为了在店里吃一顿烧烤,有游客甘愿等3个小时。
本地出租车司机袁师傅说,“五一”假期他一天能跑30多单,淄博没火前,他的接单量每天维持在10单左右。
爆火后的淄博也有困扰,游客暴增、酒店售罄、交通拥堵,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备受考验。淄博市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表示,现在政府的想法就是要降温,游客一下子涌入确实接待不过来。
住在八大局便民市场周边的住户也有怨言,大量涌入的游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但提到“搞活经济”,大家的怨气又会消去一大半。街头采访中,不止一个淄博人对记者说,“淄博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他们对自己的城市有着清楚的认识,转型困难、经济下滑、缺少活力。这次爆火,是城市转型、提振经济的好机会。
淄博的热度能持续多久,没人知道。在八大局便民市场卖生鲜牛羊肉20多年的老马,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流说,这些都是“过客”,今天来明天就走了,要看长远。
爆火
“人越来越多,火爆了。”从淄博火车站打车进市区,60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在车上告诉记者,他拉得最远的游客是从广州来的,早晨坐高铁来,去牧羊村烧烤店吃完烧烤,夜里再坐高铁回去。
当下,牧羊村烧烤店在淄博算是神话般的存在,互联网平台上有关这家店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五一”假期前因为食客暴增,杨本新曾挂出停业3天的牌子,引发热议。后来因为游客太热情,停业一天后他不得不重新开业。“五一”假期期间牧羊村烧烤店每天只发200个号,因为没排到号,一位游客情绪崩溃。为平息游客怨气,杨本新在烧烤店门口向游客下跪的消息一度登上热搜。
牧羊村烧烤店。
夜里12点半,牧羊村烧烤店里还有几桌食客未散去。屋里卫生打扫得差不多了,杨本新拿着扫帚开始打扫室外场地。他旁边一位男食客因为喝醉酒正趴在桌子上,嘴里嘟嘟囔囔像是呓语。
“目前店里有170多张桌子,店内一天最高的接待量是1200人左右,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两三万人。”杨本新的店里,桌子和桌子之间的距离很近,酒酣之际互不相识的客人会互相敬酒,大家也隔着桌子唱歌,唱到高潮,一屋子人会合唱。肉串在火炉上滋滋啦啦爆出油水,香气混着烟气,满屋子人声鼎沸。
牧羊村烧烤店后厨的伙计说,店里现在每天2万串起步,但仍然供不应求。
本地人唐先生介绍,“朋友从外地来,指名要吃这家店,滋味都差不多,要的就是这个烟火气。”来这里吃烧烤,得早点过来排队,排得早吃得早,过了早上10点,晚上的饭可能就吃不上了。“我早晨8点20过来排队,前面已经有七八十个人了。”
牧羊村烧烤店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浅海美食城,淄博烧烤火了以后,这座美食城几乎变成了烧烤城。一到晚上,来这里的除了食客,还有很多人是来蹭流量的。
一位在牧羊村门口做直播的网红告诉记者,他是淄博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做房产直播,但没什么流量。淄博火了,他改做户外直播。“高峰的时候直播间能有1000多人,现在也有100多人。”
60多岁的李大姐也是奔着流量来的,“我4月23日从安徽来到淄博。”她选择在浅海美食城卖玫瑰花,但因为卖花的人太多,她的生意并不好。
浅海美食城。
来浅海美食城吃烧烤的石先生也有自己的打算。只要看到有网红直播,他就会凑过去冲着镜头打招呼,“我是山东临沂人,就是想借淄博的热度宣传自己,宣传一下临沂炒鸡。”
夜里10点后,浅海美食城内多家烧烤店铺都挂出了已售罄的告示。
杨本新的儿子把写着“今日已售空,请换一家。”的告示牌,挂在了大厅最显眼的地方。但时不时仍有游客追着杨本新问能不能吃饭。“没办法,你只能换一家,最火不一定是最好的。”杨本新向游客解释,后厨还有不到600串的肉串,店里还有上千人在吃饭,“剩下的肉串都不够加餐,俺也没有办法,俺只能根据俺的接待能力来”。
在浅海美食城另外一家烧烤店的后厨,服务员正在串第二天的烤串。因为生意火爆,店里人手并不够用。四五个人站在放着几大盆食材的操作台边,没有表情,也没人说话,只顾低头干活。看到记者进去,只有一个人抬眼看了看,随即又低下了头。
淄博烧烤火了,当地酒店行业也被带火了。
在张店区开电竞酒店的老板刘永坤说,淄博火了以后,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来了,“派出所叫我们过去开会,说系统要改一改,之前办理住宿只认身份证,现在驾驶证、警官证、护照都认,不然让人家笑话”。
在张店区开民宿的老板张涛回忆,今年3月份第一个星期,他带女儿去烧烤店吃烧烤,老板告诉他肉卖完了。“当时没在意,第二个星期知道这玩意火了,真正火起来是4月初。”
2019年张涛开始做民宿生意,疫情期间,民宿最长有6个月没开门营业。“前三年不大赔,但挣得寥寥。”淄博靠烧烤火出圈后,他家一共有30个房间,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没空过。“现在淄博特别火,都想来分杯羹,很多人趁着‘五一’来赶一波流量。”
刘永坤说,现在的入住率绝对100%。他回忆,“五一”前和合伙人商量完房间定价,就把房源放到了订房平台上,“我出门还没走到楼梯口,几秒钟的时间,房间就被抢光了。一共15间房,6天(累计)90间房秒没”。
困扰
爆火后的淄博,面临很多困扰。
由于游客暴增,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备受考验。4月26日,淄博市文旅局发布了致广大游客的一封信,表示“五一”期间中心城区的酒店已售罄,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预计部分重点路段、网红打卡点将会出现交通阻塞、停车难、排队长等问题,建议游客错峰出行。淄博市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政府就是想要降温,淄博毕竟不是旅游城市,接待能力有限,外地游客大量涌入,担心接待不了,产生负面影响。”
“五一”假期淄博市张店区主干道金晶大道上的车辆几乎无法挪动,来淄博旅游在金晶大道路边打车的刘女士说,司机接单后就堵在了路上。因为很难打到车,她和朋友不得不走两条街去寻找堵在路上的司机。
即使订房平台上显示已满房,刘永坤每天仍会接到很多电话。“很多哥们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钱,我给你加点,别藏着了,你让我住。’但真没房了。最厉害一哥们因为没地住,在淄博办了个住院,但这应该是个玩笑。”
为了晚上睡个好觉,刘永坤睡觉前都会给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
“现在酒店的实际情况是接待不过来,很大的问题就是布草洗不过来。”刘永坤解释,酒店里的布草都需要送到专门的机构清洗,现在布草清洗机构每天接到的订单量,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杨本新的困扰就是累。
看着店里乌泱泱的客人,他的神色中透露出难以维持的感受。“这两天俺老婆嗓子都完了,说不出话了。”他说,“我现在(有)很多苦恼,就是说不出来的烦。你看现在人挺多,其实直接打乱了我们的正常营业。很多人不是来吃饭的,就是来凑热闹的,乱成一团。”
没火之前,牧羊村烧烤店的营业时间是,中午11点到下午2点,下午4点半到晚上11点半。
现在杨本新中午不敢营业,改成了下午4点半开门。
每天开门前,他的压力都非常大,“开门就满客,你说咋服务,服务谁,我们很难受。现在店里营业额都降低了,原来的客人是真的要吃饭,陆续来吃饭,吃完饭就走了,可以循环起来。现在就是来玩的,坐下来不走,有客人一直玩到半夜2点。俺和俺媳妇再加上俺儿,俺现在就是一家子硬撑,太疲惫了,不是钱的问题,它拼命啊!”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浅海美食城出了新的规则,晚上10点以后烧烤店就不再接单了,也不能再卖酒水,这让杨本新稍稍觉得轻松些。
老马把肉摊支在了犄角旮旯处。
和杨本新身体的疲累不一样,60多岁的老马更多是心累。
“我实在是没办法,赔了一个月了。”因为游客太多,老顾客进不来,今年4月份他不得不把八大局便民市场里的摊位租出去。“先短租2个月,租金是2万元,可以回点本。”虽然铺子租出去了,但老马还是在靠近店铺不显眼的旮旯处支了个简易摊位。“俺也想在正规的店里经营,但只能摆在这里了。现在一天卖不了多少肉,只能维持着。”
瞧着满大街的人,老马一脸无奈,“不能说人家来你不让人家(来)。”虽然心里难受,但他安慰自己,“淄博火起来也是个好事。一家欢喜一家忧,赚钱的高兴,不赚钱就忧愁,干什么都是这样。”
住在八大局便民市场附近小区的居民也很困扰。有居民说,已经一个月没开过车了,只能骑电动车硬挤出去。有时候电动车也骑不动,送孩子上下学都得绕路。
除了活动空间被压缩,居民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现在买个馒头都不好买,卖肉、卖菜、卖馒头的都改行了。”居民张阿姨抱怨,“周围物价也悄悄涨了,之前的点心七八块钱一斤,现在15块钱(一斤)。”
热度
淄博的热度能持续多久,没人能预料到。
从江苏来的王女士说,她在淄博只规划了2天的行程,吃烧烤、打卡八大局便民市场,除此再无其他。和王女士行程规划相似的游客有很多。
出租车司机袁师傅说,他现在的接单90%都是外地人,但大部分游客来淄博就是为了吃烧烤,停留的时间很短。“烧烤固然好吃,但就是个吃的,很单一,也很容易被复制。”袁师傅不知道淄博这波热度能持续多久,“但如果一直只有烧烤,热度恐怕很快会过去。”
刘永坤乐观估计,这波热度能持续到国庆节,“因为一放暑假全国的大学生都有空了”。
他身边的朋友咨询酒店生意好不好干,“我说不好干是胡说八道,开着门就挣钱,就这么牛现在。”但他也劝朋友,“得想明白,热度过去了怎么办。装修10个房间,投入10万块钱很容易,这波热度过去了能回本吗?光回本图啥呢?继续干吧赔钱,不干又不行。”
刘永坤说:“目前来看没挣多少钱,3月份淄博刚火起来大家还蒙着呢,4月中旬才开始涨价,刚涨上去没几天就被拍回来了。我们还没敢涨太多,只试探性涨了20元。”
在八大局便民市场开传统糕点店的老板高原,对这波热度的态度很理智:“我觉得网红这个东西不长久,终究会过去。慢慢流量下去了,就会回归平静。”
在热闹的市场里,高原的传统糕点并不受欢迎,店铺前可谓门可罗雀,但他并不打算改行卖网红糕点。“原来市场里卖紫米饼和炒锅饼的不超过2家,现在不下100家,等恢复平静后怎么办?”
高原不想盲目追热度,“很多人就是为了挣快钱,热度过去了还不是要过和以前一样的生活。”看着满街的新招牌,他幽幽地说:“恢复平静后估计大家会再改回来。”
和高原一样,老马同样认为这波热度很难持久。
当被问到咋不改行卖网红食品,老马眼睛望着远处说:“这东西在我面前是豆芽菜,没有根基,(大家)该吃油条还得吃油条,该吃麻花还得吃麻花。附近居民不能不生活,游客也不会整天来,什么东西也没有永久不衰的。都是过客,今天来明天走了,还是要看长久。”
看着满屋子喧嚣的客人,杨本新会想,过度的好可能就是一种坏的开始,会暗藏危机。“我文化不高,5年级毕业,但我就明白这个道理。”
杨本新想回到原来平平淡淡的时候,“我感觉那时候太幸福太好了。能给顾客服务好,我生活的还自在,赚个小钱。现在感觉赚得稍微多点,但付出太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灿烂秋阳
关注
主题数583
东北大哥8小时狂炫40斤砂糖橘,橘子皮堆成小山丘,当事人:为表达对广西人的热情
阅读 6678
重返榜首!中超:武汉三镇2-0浙江 末轮拿下津门虎就夺冠
阅读 5266
员工疑痛批领导安排加班 中电科回应
阅读 515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