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没特别不舒服,就是……”肿瘤患者“没劲”可能真不是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没特别不舒服,就是……”肿瘤患者“没劲”可能真不是矫情
[ 复制链接 ]
bingchuan0
2023-5-25 11:52:13
门诊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肿瘤患者就诊时表示,没特别不舒服,就是浑身没劲。典型比如王阿姨,一年半前体检发现右肺肿块,手术后病理明确是肺腺癌,属于早中期,做了 4 次术后辅助化疗,之后定期随访复查。几次随访结果都挺好,但困扰她的是,一年多了,她始终觉得没力气。起初家人很紧张,照顾得细致入微,一点活也不敢让她干。但时间久了,每次复查血象、拍片都没有异常,家人渐渐觉得是不是老人有点任性、有点 " 作 " 呢?
王阿姨自己也纳闷,她也不想总是吃不下、睡不香,明明没干什么力气活儿,却动动就觉得累,终日无精打采,也不想和老姐妹出去跳舞、旅游了。但她看看同期的病友,有的人照常工作,就像没生过病一样,有的还能爬山远游,活得更精彩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癌因性疲乏不在少数
像王阿姨这类症状的肿瘤患者其实不在少数,我们称之为癌因性疲乏。
它是由癌症及癌症治疗引起的一种痛苦的、持续的倦怠或体力不支,与近期运动量不符,且不能通过休息缓解。这类患者还常常伴有认知障碍、情绪低落等。
怎么会这样呢?结合中医角度看,手术、放化疗后可能耗气伤血,肿瘤患者往往精神紧张、害怕、焦躁,这些不良情绪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行,另外,放疗射线、化疗等可能损伤阴津,导致阴虚火旺等。这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却易被忽视的症状,让患者们有苦难言,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人会问,肿瘤患者常常会觉得累、乏力,如何判断是不是得了癌因性疲乏?
根据国际指南提示,
如果肿瘤患者在过去一个月内持续两周及以上每天出现这几种症状,就要当心了:
■在最近的活动水平上,有明显的疲劳感、无力或需要更多的休息,或同时伴有如下症状中的 5 个及以上:1、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2、不能集中注意力;3、情绪低落,兴趣减退;4、失眠或嗜睡;5、睡眠后仍感精力未恢复;6 活动困难;7、存在情绪反应进而感觉疲乏如悲伤、挫折感或易激惹;8、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9、短期记忆减退;10、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出现的症状对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的方面造成显著的困扰和损害。
■有既往史,或体检报告及检验检查报告提示症状和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
■这些症状的发生与重症抑郁症、躯体性疾患或谵妄等无关。
食疗并非一味进补
如果自觉得了癌因性疲乏,是否必须要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其实针对轻度癌因性疲乏,首先可以从日常饮食着手调理。但要注意的是,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属有一个明显误区,就是认为患者很虚弱,需要 " 补 "。
常有患者或家属问医生 " 需要吃些什么补补?" 要知道,迁延不愈的癌因性疲乏不一定是 " 虚 " 导致的,过补犹不及。患者进行肿瘤治疗后,消化系统本就受到刺激,如果天天进食肥甘厚腻,很可能出现身体困重、食欲减退、胃胀不舒、睡眠不佳等,结果身体没得到太多正能量,反而出现更多癌因性疲乏症状,可谓补得不对、乏得更甚。
正确的食疗方法是在均匀摄取各类营养之外,宜饮食清淡,易于消化。可在门诊就诊辨证后选用一些食疗方,比如阴虚发热者,可服用冰糖银耳羹、黑木耳枸杞粳米粥;脾胃气虚者,可用人参、山药、生苡仁、红枣适量,加入粳米中熬粥。
除内服汤剂,中医外治法也独具特色。诸如艾灸、穴位敷贴、耳穴、中药足浴等外治法便于操作,患者可经医师指导在家中长期自备使用。另有针灸、拔罐、中药热奄包、定向药透等需在医院操作的项目,经不同经络穴位刺激,起到祛痰除湿、活血行气、温阳散寒、助阳化湿等作用。外治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内治法应用,达到疏通经络、放松身心的目的,促进患者的状态恢复。
患者还可以借助传统功法康复训练。此处当避免 " 运动就要大汗淋漓 " 的误区。有患者毅力坚定,为了早日恢复状态,每天长时间跑步、游泳、走步,认为汗水才能证明运动有效,这对肿瘤患者是有风险的,如果患者骨骼、心肺功能较差,或刚做完肿瘤治疗有各类副反应,此时高强度运动可能出现伤到关节甚或跌扑等危险。
如患者体力允许,可适当练养生功、太极拳。这类传统功法速度和缓,动作幅度较小,对中老年朋友和病患十分友好,有助于疏通经脉,气血调和,调养心神,增强体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治疗疗效。
如果癌因性疲乏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自行调节无法缓解,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通过专科医师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查找原因,排除发病因素,选择治疗方案。上述提到的王阿姨,因为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来就诊,辨证后相应给予益气健脾、化痰散结中药,联合穴位敷贴和艾灸健脾祛湿通络。两周后,她回院复诊来配药,表示胃口、睡眠都有改善,和家人的相处也轻松愉快很多,更有精神和体力同姐妹外出娱乐活动了。
作者:侯宛昕 李和根(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医生)
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唐闻佳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bingchuan0
关注
主题数912
乌克兰很得意:“除了核武,没有什么是我们拿不到的”
阅读 5781
房贷利率“3时代”来了!要不要提前还房贷?
阅读 5217
国际足联主席:计划要求每个国家用“贝利”命名一个足球场
阅读 518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