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海报集锦】欢迎回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海报集锦】欢迎回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 复制链接 ]
wanhuar
2023-6-5 16:43:14
摘要:
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圆满完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于2023年6月4日乘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到机场迎接。
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之后,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这质感!官方大图近距离看神十五返回舱
来,近距离观察“新鲜”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这质感,不用多说了吧。
更多报道
“圆梦乘组”返回地球 一文回顾神十五的多个首次
“太空出差”186天,2023年6月4日清晨,神十五乘组伴着金色朝霞成功返回地球家园。作为大家口中的“圆梦乘组”,半年时间里,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都完成了哪些工作?刷新了哪些纪录?
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其中,航天员邓清明、张陆都是首次执行飞天任务。
2022年11月29日20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图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据新华社报道,航天员费俊龙出生于1965年5月,1982年6月入伍,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曾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航天员邓清明1966年3月出生,1984年6月入伍,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航天员张陆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神十五乘组不仅
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
,
还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
在轨186天,神十五乘组圆满完成4次出舱活动任务。从今年2月10日到4月15日,神十五乘组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4次出舱,既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2023年2月10日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五号乘组首次出舱活动。
图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2023年3月2日,
中国载人航天官微发布,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
图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2023年3月30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三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
图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2023年4月15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四次出舱活动,“圆梦乘组”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在四次出舱活动期间,神舟十五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舱内舱外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第四次出舱活动。
图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70秒回顾神舟十五从地球到太空:两乘组“太空会师”激动拥抱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的两个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中国空间站首次同时入驻6名航天员。
科学实验实现
多个首次
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很多项科学实验,其中,有多个项目都是首次。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
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
,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还完成了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试验装置在轨试验,
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该技术在轨验证
。斯特林热电转换是空间新能源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将热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并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启动快等优点,能够减少对传统太阳能的依赖,在未来载人月球及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今年3月,在地面科研人员和航天员协同配合下,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中的实验系统成功执行首次在轨点火测试
。点火实验采用的是甲烷作为燃料,高速相机清晰地拍下了整个点火和燃烧过程。此次实验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今年5月,三名航天员还
对导电环磨屑产生过程和团簇现象首次实现了在轨观测
,这对后续改进各类航天器的空间导电环产品设计、保证航天器在轨可靠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太空“出差”归来 神十五乘组凯旋后恢复需要多久?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徐冲介绍,航天员后恢复工作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个阶段,隔离恢复阶段,促进基本功能恢复。用时为3—4周,主要为消除飞行中对身体功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二个阶段,用时4—5周,主要为疗养恢复阶段,确保身心全面恢复。第三个阶段,用时约为4个月,主要为恢复观察阶段,各类训练开始开展。
经半年恢复,航天员转入正常任务训练期。目前空间站任务后恢复进程效果符合预期,针对航天员,后恢复采用一人一式一人一策。经三次后恢复实践证明,方案正在从成功走向成熟。
整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wanhuar
关注
主题数973
送别!给汶川地震捐款的卖炭老人走了
阅读 5279
哀悼!大连万达功勋前锋小王涛去世 享年52岁曾4夺甲A冠军
阅读 4686
时政微纪录丨圣地温故再出发
阅读 420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