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电厂丨中国电动车全力出海:欧洲艰难起步,亚太图谋销量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电厂丨中国电动车全力出海:欧洲艰难起步,亚太图谋销量 ...
[ 复制链接 ]
紫色爱玫瑰咎
2022-10-8 16:51:49
记者 严利婷
编辑 高宇雷
9月26日,一批装有岚图FREE的托运车从武汉黄金口的岚图制造基地驶出,按照预定时间,大约4到5天之后,这批新车将会抵达深圳盐田港并登上前往挪威的滚装船,如果不出意外,这些新车将于11月上旬出现在位于奥斯陆市中心的岚图空间,接受号称是全球最挑剔汽车消费者的审视。
“这只是首批500辆岚图FREE中的一部分”,岚图方面对电厂表示,后续还有两到三批新车将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出海。按照岚图方面的规划,截至今年年底,预计将共有800辆车被发往欧洲市场。
此前,包括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早已提前踏上征程,就在岚图首批产品发车前一个月,蔚来的第二代产品已经登上前往比利时的大船,根据秦力洪透露,10月7日,蔚来将在欧洲正式发布ET7、ET5和ES7。
对此,经纬创投曾撰文称,先落脚挪威再借势攻下欧洲,这是国内很多车企的通用路径。
毕竟,除了拥有全球“最懂车”的消费者之外,欧洲也是对电动车最友好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挪威,不仅民众对电动车的接受度较高,政府还推出了购置税、增值税等强力补贴政策,并且,本土没有电动车品牌,外来品牌可以公平竞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了全球电动车公认的战略高地。
截至目前,除了蔚来、小鹏、岚图、爱驰等新锐品牌之外,包括上汽、吉利、一汽、长城等老牌车企也已齐聚欧洲。
但这些车企在挪威的战绩却不太理想,8月挪威新车销量TOP10的品牌中却没有任何中国车型。对此,一位曾就职于蔚来的人士表示,对于出海这条路,中国自主车企至今都没有走通,而高端品牌则尤为困难。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8月,蔚来在挪威的交付量仅600辆左右,同期,特斯拉Model Y、宝马iX、奥迪e-tron销量分别为6510辆、3292辆、2646辆,而曾经与蔚来一起闯荡欧洲的小鹏,今年5月已在海外开启了一轮裁员潮。
不过,随着比亚迪、哪吒、零跑等玩家相继入局,整个电动车出海浪潮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泰国、以色列,车企出海的“另类”选择
“中国车企即将迎来大出海时代,现在正处于出海大爆发的前夜。”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表示,无论是从市场潜力、电动化的趋势,还是消费者对智能化、网联化的消费意愿来说,电动车出海的时机已然成熟。与此同时,中国在电动车技术以及产业链方面已经领先半个身位,而多家车企也逐渐在海外树立起新的品牌范本,这些都是中国车企走出去的现实基础。
此外,全球普遍都对电动车秉持开放姿态,很多地区还推出了低关税、高补贴的引导政策,这也为中国电动车出海提供了发展契机。根据哪吒汽车预计,未来10年,全球至少还会激发出600万的电动车需求,现阶段高、中、低端市场都有机会,但想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中国车企必须提前布局。
不同于直接进攻欧洲市场的蔚来、小鹏,哪吒汽车则选择将泰国作为出海的桥头堡。8月,哪吒汽车在泰国推出了右舵版车型哪吒V。9月,哪吒汽车在泰国开出了首家3.0形象体验空间。对此,哪吒汽车方面对电厂表示,2022年正是启动出海的最佳时机,而泰国市场则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泰国用户对于电动车的接受度较高,大约44%的用户表示下一步购车时会考虑电动车,并且,由于地缘、文化等影响,泰国用户对中国品牌接受度较高。其次,泰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按照规划,2030年泰国将建成1540个充电站,2035年起泰国将仅出售纯电车。
“东盟市场作为全球汽车产业最为重要的版图之一,在时代的浪潮下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方运舟表示,哪吒汽车将泰国视为出海的根据地,辐射东盟并开拓欧盟两大市场。据电厂了解,近期,哪吒V右舵版车型已经在尼泊尔开启交付。按照方运舟的规划,2023年,哪吒出口量将超过5万辆。
截至8月末,哪吒在海外的订单已经突破5000辆,海外销售渠道已经接近30家。此前,哪吒汽车方面对电厂表示,内部已经在筹备进军以色列。9月28日,作为以泰国辐射东盟的最新成果,哪吒汽车最终官宣,已经与当地经销商Blilious Group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拓以色列市场。
与哪吒汽车一样,选择另辟蹊径的还有零跑汽车。去年7月份,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零跑2.0战略发布会上表示,计划将在2022年正式进军海外市场。根据零跑汽车方面透露,当时,内部已经开始进行零跑T03的欧盟认证工作。今年9月份,零跑官宣60辆T03已经出发,首站目的地也是以色列。
事实上,除了哪吒与零跑之外,同样瞄准以色列市场的还有吉利旗下的几何、一汽旗下的红旗。2022年上半年,几何C在以色列纯电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已经高达22%。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色列的电动车选择太少。对此,方运舟也表示认同,“车企选择出海目的地也并不是随机的”。
“最终还是需求决定市场”,方运舟进一步解释,2021年,以色列纯电销量为1.09万辆,而纯电渗透率仅为3.7%,2025年,预计以色列的纯电销量将达到8万辆,纯电渗透率将增至30.8%,现阶段,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远未被满足,而市场竞争态势也相对缓和,这些都是吸引国内车企入局的重要原因。
此外,技术兼容性也是很多车企考量的因素之一。据电厂了解,通过欧盟认证注册的车型,可以直接在以色列等很多地区上牌注册。虽然在出海路线上选择另辟蹊径,很多车企却并未放弃进军欧洲的目标,比如,零跑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电厂了解,继以色列之后,零跑出海的下一站就是欧盟成员国。
比亚迪向海外要销量
除了在出海路径上的差异,这波电动车出海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
一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对电厂表示,不同阶段的车企出海的目标完全不同,相较于更追求品牌声量的新势力们,比亚迪出海的核心逻辑就是销量。事实上,这也很好理解,如今,比亚迪的处境非常微妙。
一方面,作为国内电动车龙头,比亚迪销量屡创新高。8月份,比亚迪乘用车总销量为17.4万辆,此前,比亚迪预计今年销量将达150万辆。另一方面,根据乘联会预测,今年国内电动车销量为600万辆,按此计算,比亚迪市占率或将达到1/4,随着市占率不断攀升,比亚迪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事实上,这种增长瓶颈已经开始逐渐显现。数据显示,7月份,比亚迪乘用车销量环比增长21%,8月份,这一销量增速已经降至7%,不过,这种疲软态势或将持续。一位比亚迪销售人员表示,随着政策刺激热度及促销力度下降,9月份,比亚迪平均每天到店客流量相较8月份下降了20%左右。
与此同时,过去两年,受新能源产业的集中爆发,比亚迪的估值已被推上新高。今年6月份,比亚迪一度站上万亿大关,截至目前,比亚迪最新市值为7733亿元,对应的市盈率高达141倍,作为对比,特斯拉的市盈率为102倍。对此,一位二级市场分析师表示,比亚迪的市值已经透支了未来3年的销量。
某种程度上,比亚迪已经进入新的估值周期。反映到资本市场上,过去几个月,比亚迪的股价持续震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波动因素在于巴菲特的减持。从今年7月发生股权转移以来,巴菲特已累计套现30亿港元。与此同时,相较于今年6月末的高点,截至目前,比亚迪的股价已经缩水1/4。
对于比亚迪来说,现阶段必须要讲出新故事来支撑自身估值。问题是,从4月份宣布断油以来,比亚迪的高端化进展乏善可陈。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单车均价在17万元左右,单车利润仅为4500元。对于最为薄弱的智能化领域,比亚迪最近才组建自研团队,准备加大马力补课。
相较于而言,国际化是一种更为现实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比亚迪来说,国际化也并不是一个陌生话题。过去十余年,比亚迪商用车已成功植入全球70多个国家的400多座城市。相较而言,比亚迪乘用车出海却战绩寥寥。2021年,比亚迪集中入局巴西、澳大利亚、挪威等市场,但全年海外销量仅1.5万。
2022年,比亚迪乘用车出海步伐进一步提速。7月28日,比亚迪宣布将携乘用车家族,参加今年10月份举办的巴黎车展。这是比亚迪时隔多年,重新亮相国际车展,当时,市场猜测比亚迪此举旨在进一步拓展欧洲乘用车市场。8月1日,靴子终于落地,比亚迪官宣将拓展德国、瑞典等乘用车市场。
随后,比亚迪相继入局以色列、泰国等热门出海目的地,甚至连日本这一冷门市场也没有放过。对此,日本媒体Nikkei Asia表示,比亚迪的做法可谓是不同寻常,毕竟,日本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而东海东京研究所高级分析师Seiji Sugiura则认为,比亚迪此举是为了打响在海外的品牌声誉。
“比亚迪对标的既不是豪华品牌也不是廉价品牌”,Seiji Sugiura进一步解释,倘若可以在日本这个大众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这将帮助比亚迪树立其在全球最广泛消费人群中的品牌形象。
对此,亚太区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的解释是,比亚迪乘用车出海采用的是跟随商用车的战略,虽然日本看似电动化进程缓慢,但随着2035年战略目标设定,比亚迪也并不会坐很久冷板凳。不过,上市比亚迪人士也承认,乘用车与商用车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前者是To C,后者则是To B。
这意味着,比亚迪在乘用车出海方面,虽然很多现有资源可以复用,但更多的却需要推倒重建。
本土化与差异化
对于所有布局出海的车企来说,本土化是踏出国门后的第一关。
从产品设计上来看,比亚迪投向海外的均是旗下走量车型。比如,王朝系列的唐EV、汉EV、元Plus、秦Plus DM-i,宋Plus DM-i,海洋系列的海豚、海豹等等。这无疑也符合比亚迪追求销量的初衷,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比亚迪在具体的车型投放策略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当地用户更倾向于雅力士、飞度、卡罗拉、日产Note这种小型车,比亚迪首批投放的也是海豚、海豹、元Plus这三款中小型产品。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欧洲市场,当地用户更注重汽车的性能与设计,比亚迪则将王朝系列的唐、汉、元Plus三款中高端产品作为首发车型。
“比亚迪20万级产品在海外市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自主品牌进攻海外市场,不需要太高端的产品,国内中档产品恰好是海外空白区,竞争力较强。同样秉持这一逻辑的还有零跑和哪吒,前者在以色列投放的是零跑T03,后者在东盟投放的则是哪吒V,售价均在10万级别。
除了车型匹配之外,很多车企也会在设计与功能上进行本土化调整。比如,岚图FREE为了契合北欧用户简洁、干净的审美,不仅重新设计了车身,还结合当地用户的使用场景,提供高达2吨的拖拽能力,而哪吒汽车为迎合东南亚对于加速性能的偏好,则开始主打海豚流线低风阻造型等产品卖点。
不同于岚图、零跑、哪吒等新锐品牌,比亚迪旗下产品中国元素较浓,这也使其在海外面临更大的认知壁垒。上述比亚迪人士表示,内部也一直在考虑换名。不过,截至目前,比亚迪仍处在摇摆状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比亚迪元plus在海外采用新名ATTO3,其他出海车型却沿用了原名。
产能则是另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命题。尤其对于比亚迪来说,国内产能本身就紧张。根据电厂了解,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深圳、西安、长沙、常州、合肥等地设有十个生产基地,但济南、郑州、深汕、襄阳等地暂未投产,现有年产能在90万辆左右,相较于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存在一定缺口。
此前,王传福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比亚迪在手订单已经超过70万辆,新车交付周期达到4~5个月。对于向来喜欢大包大揽的比亚迪来说,海外建厂似乎成为再自然不过的选择。9月8日,比亚迪宣布签约泰国WHA伟华集团,将在当地建设海外首个乘用车工厂,设计产能15万辆,预计2024年投产。
不过,对于很多造车新势力来说,产能并不是最头痛的地方。一方面,现阶段海外的销量尚未真正打开,完全可以通过国内进行调配。另一方面,欧洲等市场鼓励整车进口,建厂也并非所有车企的刚需。最大的难点仍然是如何找到销量密码,按照岚图汽车CEO卢放的说法,“只卖几百台都不算是真正的出海”。
对于销售网络的构建思路,除了坚持自营的蔚来之外,包括比亚迪、岚图、零跑、哪吒、小鹏等在内,大家的思路出奇的一致——均在尝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网络,一方面,通过自营门店掌握用户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各经销商扩大销量。
“我们也看到有些模式直接照搬到欧洲也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岚图汽车表示,由于文化及消费场景的差异,现阶段依托经销商可能是一个更优解,随着市场规模、用户体验升级,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调整。
此外,一旦置身国际市场,就相当于进入完全竞争状态。除了海外本土车企及国内出海又再聚首的对手之外,还有类似特斯拉这种天生就具备全球化基因的巨头,竞争也是所有试图出海的车企绕不过去的一个难题。对此,方运舟表示,准确识别结构性机会,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将成为关键。
“电动车出海是一条鲜花与荆棘并存的长路”,方运舟进一步指出,中国车企需要综合考虑海外市场在政治环境、竞争格局、准入门槛、产品需求等方面的特殊性,并将这些因素内化成一种全球化的经营能力,最终以一种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对接全球用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大出海时代取得决定性胜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LED行业信息」
紫色爱玫瑰咎
关注
主题数59
晶心科技扩大晶心全系列发展 恩智浦4D成像雷达芯片投入生产 ...
阅读 4662
比亚迪的芯事:半导体产业的缩影与鸿沟
阅读 2570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谈非中合作:与中国合作有助于我们开创自己的事业 ...
阅读 238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