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长安“下坡”:新能源“刹不住车”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长安“下坡”:新能源“刹不住车”
[ 复制链接 ]
魏群1
2022-10-9 13:14:19
2022年中,长安汽车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股价涨幅赶超比亚迪、吉利等一众老伙计。
而撑起市场期待的,正是长安手里牌面极好的新能源车。
定价20万左右的自主品牌SL03,产品力直接“卷死同行”:
不仅纯电续航515km的版本,比续航460km的小鹏P5还便宜;
甚至增加增程式版本,在价格、智能化、燃油经济性上碾压同级别车型增程或燃油车。
超高性价比优势,加之抢先占位新能源增长空间最大的10-20万市场,让外界直呼“爆款预订”。
而“超新星”还不止SL03一颗,高端车型阿维塔也是公认的“实力派”:整合了长安、宁德时代、华为的汽车制造及量产、电动化、智能化能力,机构乐观预计其稳态销量能达到5000台/月。
可就在市场翘首以盼一个“十倍股”机会时,长安“楼塌了”。
其股价从7月开始就波动下行,在新车阿维塔11和SL03发布、上市的8月,更是一路向下。
爆款车型发布,股价随即下跌,显然相关市场预期miss了。那么,长安汽车到底遭遇了什么?
一、深蓝、阿维塔高开低走,谁来背锅?
“我们第一款产品上市就上量。”这是今年4月,长安深蓝CEO邓承浩对媒体立下的flag。
在随后的6月的SL03预售发布会上,长安总裁王俊宣进一步表示:7月上市,8月实现大规模交付。
如此自信和坚决,源于长安做了充足准备:为避免重蹈去年车企缺芯潮的覆辙,深蓝提前一年多就开始锁定供应链物资,紧缺物资由CEO邓承浩亲自处理。
邓承浩还表示:“月产18000台的产能也已经准备好。”
供应链、产能万事俱备,加上开头提到的SL03的爆款潜质,长安对SL03寄予了厚望。邓承浩直接撂下狠话:“我的目标第一个月至少收到5万台(订单)。”
要知道,这样的预期,基本预定了爆款的位置,吊打同期理想L9、蔚来ET5等明星车型。
SL03上市后,确实遇到33分钟订单破万,第二天线上转定达到50%的市场追捧。虽然截至9月9日累计订单量只有4万,未能达到“首月5万订单”的预期,但已算不错的成绩。
可到交付环节,曾经立下的flag,还是倒了。
8月过后,SL03仅仅累计交付879台,与管理层此前承诺的“月产18000台”差距悬殊。
而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层的解释,则是川渝地区断电对产能的影响。
从数据看,影响确实存在。据长安公告,川渝生产基地实施限电停产,预计8月产销目标减量约10万。这意味着,减产数直接达到长安汽车7月总产能的50%。
这当然是不可抗力,但在客户眼里,长安也不“无辜”。
SL03的直接竞品比亚迪海豹,在上市前就斩获了11万预订单,但根据官方披露的月产1.5万台产能,这些订单需要半年才能消化完。这意味着此时下单需要较长的等车周期。
相比之下,高举“上市即交付”的SL03显然更能拿捏住急于提车的客户,对订单量提升大有裨益。
可一旦无法按期交付,就可能会遭到反噬。可以看到,原本被交付快吸引而来的客户,也以“交付时间延迟”为理由投诉了长安。
也就是说,
是长安的所谓的“交付策略”害苦了自己,原本的噱头从垫脚石,变成了拦
路虎,导致SL03的高开低走。
无独有偶,在合资品牌阿维塔(长安为大股东)身上,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由于受到华为、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三位“老神仙”的加持,阿维塔刚刚发布时便自带光环。
而“首个全系标配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率先在业内应用 750V 高压充电系统,最快可达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200km”等性能亮点,更是让市场期待。
可就在8月8日阿维塔11正式上市后,市场风评急转直下,
用户纷纷抱怨其与竞品的配置落差
:
几乎一样的价格里,HUD已经成为ZEEKR 01的标配,但阿维塔11却连选配资格都没有;而作为问界M7标配的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阿维塔却是“另外的价钱”。
并且,首任车主的权益和定金权益对比新势力,也被用户吐槽“寒酸”。
与此同时,消费者突然意识到,
阿维塔的那些核心技术优势,并不是独一份儿的。
华为在向阿维塔提供HI智能解决方案时,也供给了极狐阿尔法S,但这款车1-7月的销量仅有4910台。
而宁德时代给予阿维塔的高压充电优势,已经被小鹏G9超越:充电5分钟,就可以续航200km。
如此一来,原本阿维塔标榜的核心技术优势,并没有那么香。
自然而然,消费者用脚投票,阿维塔的“订单捷报”遮遮掩掩。甚至开放预定3个月后,到了8月25号,才有消息称其预订单量为2万台。
而这与其同业相比,相形见绌。
毕竟问界M7和理想L9,在开发预定后72小时内的预订量分别超过了6万辆和3万辆,小鹏G9预售订单也在24小时后突破了2万台。
雪上加霜的是,来自竞对们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就SL03来说,同样盯上同价位新能源市场的对手,已经走上牌桌。
同行们的觊觎,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据IHS Markit调研数据,未来10年内15-25万元主流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到40%;到2030年,15-25万元主流市场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15-20万这一价格区间是当下新能源汽车空间最大的市场。
这意味着,SL03未来势必会面对更多如潮涌现的竞争对手。而本就产品力备受吐槽阿维塔,麻烦更多。
作为后来者,阿维塔想要进入新能源车型最拥挤的高端智能市场,不仅要杀入蔚来、小鹏的腹地,还需PK同价格带密集上市的新竞品,难度可想而知。
概括来说,长安无论是交付、定位、产品发布都出现诸多瑕疵。显然,这不是“天灾”可以解释的。
或许,这和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有关。
二、用户运营缺乏经验,引发持续性担忧
“自阿维塔上市以来,每天都会接到用户打来的退单电话,目前其手中的退单数与下单数的比例基本为1:5。”这是阿维塔的销售人员接受未来汽车日报报道时,透露的情况。
彼时,不满的消费者、面对退单和集中投诉的一线销售人员,急需阿维塔官方给出一个合理解决方案。“我们也在等官方调整用户权益,不然很难安抚消费者。”阿维塔的销售人员表示。
然而,阿维塔官方却磨蹭了4天,才给出一份没有解决方案、没有补偿措施的回应:考虑到乘用车平均4年左右的置换周期,我们制定了更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权益,既要解决现时现地用车的实际需求,还能让置换收益最大化。
这显然,让习惯了“用户至上”服务的、新一代的消费者们,相当失望、非常不满。
尽管阿维塔后来也发布了一封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此时,距阿维塔11发布已过了1个多月。
事实上,
类似在用户运营上不够及时,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长安身上,并非孤例。
深蓝SL03的交付问题上,也出过类似情况。
在7月26日-27日,长安深蓝官方发布的文件中明确写道:SL03在8月1日启动订单确认,即可查询到预计交付时间。
可当SL03的车主们发出订购单后,却发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车生产到哪一步,又何时能交到自己手上。
不透明的交付时间和规则,遭到用户纷纷吐槽
,但这样的用户诉求,深蓝在将近一个月后,才终于解决落实。
但事实上,新车上市即面对用户质疑,在行业里算是家常便饭。
9月21日晚小鹏G9刚一发布,社交媒体就充斥对其配置多且杂、价格没有惊喜的抨击,并出现退订情况。但小鹏的应对,相比之下,就更加及时且高效:
9月22日,何小鹏回应媒体:“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承认自己没有做好是必要的。”并表示,小鹏汽车将会在1-2天内,由他本人亲自去推动,重新做好配置组合;
9月23日下午,官方公布调整后的配置表,不仅“降价增配”,各款车型均相当于降价2万以上,调整后的配置组合也比原先更合理。
整套修改调整下来,距离G9正式发布用时不到48小时,效果也立竿见影。
据汽车媒体车fans报道:“周末两天环比上周进店量有明显上涨,小鹏G9进店占比40%,新增加退订一进一出导致订单总量变化不大。”
为何面对同样的情况,新造车势力的表现,就相对优秀很多?
或许,这与长安骨子里的“国企基因”有关。
作为传统车企中的国字号,比起新势力扁平的组织结构,长安众多业务线组成的复杂架构,加之风险控制流程,企业的决策链条自然被拉长。
而较长的决策链条,对应的就是,面对市场变化和用户反馈时,长安显得有些“迟钝”。
事实上,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长安,已经开启了改革和调整。
比如,提出“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的新架构,2020年又发布新的股权激励方案,包括董事、高管、中干及核心骨干。
作为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也放弃4S店经销模式,转向直营模式。
具体来说,新的模式将传统4S点解构为订单中心,交付中心,维保中心,仓库中心等5个中心,这样的模式可以在实现增加与客户触点的同时,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并且,长安深蓝借助集团原有的经销商资源,直接进行直营改造,使其可以迅速扩大覆盖范围。
但这样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新模式推行难免遭遇阻力。
一方面,经销商并不愿配合——毕竟,这种模式下,经销商失去了门店管理权,而只剩下产品介绍和下订的权限;
另一方面,传统车企转型缺乏经验,对经销商管理太松则市场容易混乱,若管理过严则会打击其积极性——这使其在品牌早期适应新模式时,bug频出。
可以说,长安的电动化转型时,更像是靠绳子在操纵一辆奔跑的马车,无法实现迅速转弯;而在转型完成前,由于不适应、不熟悉所带来的摩擦和阵痛,也难以避免。
总而言之,对长安汽车来说,肩负着长安新能源品牌向上重任的阿维塔,热度逐渐下降;目标在提升盈利能力的SL03,卡在交付环节。
随着市场日渐拥挤,这两款产品的优势可能很快会被追平。
而与此同时,长安在用户运营方面的缺乏灵活性、及时性,却使其还无法起到为新车发布助力的作用。
这意味着,
被资本市场给予厚望的两款产品,都没能给企业带来根本性改善。
尽管长安汽车稳固的燃油车车辆和产品结构上行,尚能支撑其整体的收入和盈利情况。
但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关注点始终落在其新能源的转型成果上。
今年4月-6月,长安汽车股价曾经历过一波暴涨,从7块一直涨至20块多,涨幅达200%。
彼时,便正值长安汽车宣布长安自主品牌年内将8款新能源产品,包括阿维塔11、SL03、Lumin等,新产品周期开启。
而当转型成果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便开始用脚投票,长安汽车股价已经“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回落38%。
小结
最近几个月,长安汽车显然处于下坡阶段。
被赋予众望的阿维塔,上市即遭用户质疑;而拥有更多主动权的长安深蓝,也因为交付不及预期,高开低走。
叠加自身在用户运营的短板,反应也总比别人慢半拍,重振旗鼓的确定性变得模糊。新能源转型之路,长安还有很多坎要过。
资本市场从来不讲情面,当撑起股价上涨的对新车高预期难以兑现,股价回落也是必然之事。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作者:赫晋一,编辑:慕沐 曹宾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魏群1
关注
主题数60
STM32CubeMX之定时器PWM输出
阅读 6886
苹果汽车上市时间确定,定价60万元!
阅读 3878
造车新势力高管频繁离职背后:因亏损还是正常变动? ...
阅读 295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