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股价下滑近四成,特斯拉“乏力”?中国玩家正在蜂拥而至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股价下滑近四成,特斯拉“乏力”?中国玩家正在蜂拥而至 ...
[ 复制链接 ]
123457875
2022-10-11 00:22:54
特斯拉的股价周一(10月3日)收盘下跌逾8%,此前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公布的第三季度的产量和交付数据,低于分析师的预期。数据显示,过去半年时间,特斯拉的股价相比最高点(381.82美元/每股)已经下滑了36.51%。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上周五的人工智能日也无助于提振该公司的股价。乐观人士认为,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是一个有潜力的项目,但也有更多的人持怀疑态度。
而股价下滑表明,投资者对特斯拉今年以来的交付数据感到担忧。
原因是,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明确发展趋势,作为领头羊的特斯拉,无论是交付规模,还是盈利都不及预期。
这意味着,特斯拉需要尽快将汽车技术快速「复制」到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的目标,是让Optimus的价格低于2万美元,甚至比普通汽车还便宜。同时,在电池组、冷却系统以及智能化技术方面,进行迁移。
不过,遗憾的是,特斯拉还在努力优化FSD视频模型训练。此外,显然是考虑到技术研发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此次特斯拉人工智能日的重点是招募人才。
“我们对特斯拉的未来估值仍持谨慎态度。”一些机构分析师认为,随着竞争加剧,特斯拉与其他新能源车企、传统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风险。
这一点,也可以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见一斑。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
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标配搭载组合式智能网联(L2级辅助驾驶+数字联网座舱+OTA)合计上险交付210.52万辆,同比增长111.13%,前装搭载率为16.89%。
车型价格方面,1-8月搭载组合式智能网联交付新车均价为23.69万元,与上年全年平均数相比,小幅下滑0.74万元。同时,更多的新车开始占据市场主流位置。
数据显示,2021年1-8月,交付市场份额超过1%的组合式智能网联车型有20款,2022年同期增加到了24款。不过,这些车型的合计份额却在下滑,从2021年同期的67.71%下滑至62.89%。
原因非常明确:更多的品牌在主推智能网联新车,车型之间的差距也在快速缩小。这其中,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日趋强化。
2022年1-8月数据显示,进入「1%俱乐部」的自主品牌车型数量比2021年同期增加6款,与合资品牌车型数量相比,为19:5。
以特斯拉为例,Model Y替代Model 3成为今年1-8月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组合式智能网联车型,但Model 3的竞争力却直线下滑,从去年同期的第1位下滑至第6位。
这是从传统单一爆款模式到多车型布局的新能源车企都需要面临的难题。产能不足、供应链难题、利润压力、竞争车型增加以及市场红利瓶颈,都是不确定性因素。
在车型方面,自主品牌可以说是全面发力。比亚迪进入「1%俱乐部」的车型数量从去年的3款增加到今年的6款,极氪、问界、零跑、埃安等品牌车型也首次上榜,显示出竞争日趋白热化。
此外,在智能化纵深发展阶段,数据迭代以及监管要求的区域差异化,也让不少企业碰壁,对于特斯拉来说,尤其如此。
但,也在帮助更多的企业后来居上。
“构建数据闭环能力,比如测试端开发自主学习系统,不需要工程师亲自找bug。“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表示,这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拿出不逊色友商的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原因。
比如,马斯克预计,今年年底,特斯拉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加更多FSD测试版的车主。但问题是,许多国家可能需要监管部门批准这一项目的推出,在欧洲、中国尤其如此。
考虑到数据驱动的技术升级模式,类似FSD这样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显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来自更多地区的车主真实驾驶数据有助于加速开发。这和基础的ADAS功能不太一样,这些只需要工程师去定义功能边界,更多是基于逻辑开发,而不是数据。
正如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总监Ashok Elluswamy所言,启用FSD测试系统的车主数量已经从一年前的2000人增加到目前现在的16万人。但这还远远不够。
而在中国市场,用户使用理想智能驾驶总里程已超过2.9亿公里,NOA(导航辅助驾驶)总里程2462万公里,有效学习场景总里程1.9亿公里,已经是全球第二,仅次特斯拉。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接下来,功能配置的竞争,将逐步转向围绕数据采集规模和质量的竞争。
对于智能座舱而言,将帮助人机交互体验进一步升级。对于智能驾驶来说,将进一步扩大功能ODD边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23457875
关注
主题数57
特斯拉三季度交付创了新高,但市场依旧失望?
阅读 3035
特斯拉光伏套餐成新房卖点?居民:节能就有被动收入 ...
阅读 2921
华为否认问界 M5 和 M7 降价:部分现车赠 8000 元保险,非尾款减 8000 元 ...
阅读 289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