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一哥”易主?比亚迪销量击败特斯拉,能否提前锁定全球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一哥”易主?比亚迪销量击败特斯拉,能否提前锁定全球销冠? ...
[ 复制链接 ]
败明急总
2022-10-13 04:22:43
资料图/IC
持续数月的全球新能源销冠之争,将特斯拉与比亚迪推上擂台赛决胜局。
10月9日晚间,特斯拉公布的9月销量数据显示,在中国创下月度交付最高纪录——8.3万辆。但是,比亚迪势头显然更猛,月销量已经冲过20万辆大关,是特斯拉销量的两倍有余。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累计交付超过90万辆,比亚迪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118万辆。
“从今年以来的销售走势看,比亚迪呈现出市场爆发态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记者表示,本年只有最后3个月的数据尚未公布,按照今年走势,比亚迪稳坐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第一的宝座几乎是确定性事件。
不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比亚迪9月销量中插电混动车型过半。对此,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比亚迪与特斯拉的产品结构、战略均不同,其车型定价主要在30万元以下,而特斯拉整体定价相对较高。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受众更为宽泛,市场容量也会更大。
在专家看来,比亚迪在全球销量上拥有与特斯拉决战的实力,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为汽车行业带来百年变局,全球车企鏖战犹酣。
二季度成拐点,
比亚迪
20万销量强势反超
相比于比亚迪,特斯拉在年初还具有销量优势。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1万辆,同期,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交付量为28.63万辆。尽管尚未超越特斯拉,但比亚迪新能源车当时已经显露出了同比暴增422.97%的强劲势头。
转折点在二季度到来。
特斯拉二季度全球交付超过25.4万辆,累计交付超过56万辆。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受疫情影响于4月复工,到6月上旬其产能利用率才恢复至100%。而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交付量持续增长,累计同比激增314.90%,最终凭借上半年累计64.1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超过了特斯拉。
到今年三季度,比亚迪涨势迅猛,二者差距更为明显。特斯拉中国9月创下月度交付最高纪录,达到8.3万辆,比亚迪这一个月销量已经冲过20万辆大关。
实际上,今年以来,比亚迪接连“上分”,表现强势。
今年8月,新一年世界500强榜单公布,特斯拉在整体排名中位于第242名,在全球车企中位于第19名,凭借53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入围,净利润为55.19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也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名单。
目前比亚迪的全球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龙头公司。
截至10月10日美股收盘,特斯拉市值为6986.38亿美元,稳居全球车企第一。丰田汽车市值为1850.60亿美元,位居第二。截至10月11日A股收盘最新数据,比亚迪市值为7423.71亿元人民币,合约1033亿美元,位居第三。
在柏文喜看来,比亚迪有望夺得全球新能源车第一名,也象征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和技术高地向中国转移,中国将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表示,比亚迪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是大概率事件,其在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布局比特斯拉开阔,企业发展后劲足,另外价格有优势,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全球第一意味着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能力达到了全球行业顶峰,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到达了最大程度。”张孝荣指出,未来,比亚迪在销量上可以继续挑战特斯拉,但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还有不小差距,在全球影响力上还要继续努力。
比亚迪插电混动
卖得多,特斯拉坐拥车价优势
此次比亚迪有望超越特斯拉,但在具体指标上仍有差距。
今年9月,在比亚迪超20万月销量中,10.6万辆是插电混动车型,9.49万辆是纯电动车型。而特斯拉在中国8.3万辆的交付记录均为纯电车型。尽管只看纯电车型,比亚迪仍然领先特斯拉,但差距已经缩小。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高级研究经理向贝壳财经记者指出,此次比亚迪有望夺得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更大程度上意味着多年专注电动化的名誉奖励。因为仔细看比亚迪的销量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是插电式混动车型,特斯拉只有纯电车型,而且比亚迪的价格区间跟特斯拉还有差异,二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竞品。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跟特斯拉还有一定差距,弥补上这一短板才能真的在荣誉宝座上坐稳。”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张翔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比亚迪与特斯拉产品结构不一样,也导致了二者销量不同。比亚迪车型与系列铺开较为广泛,“孩子多了好打架”。而特斯拉都是纯电动车型,主打车型是Model3和ModelY。
在产品战略上,一方面,比亚迪的销售网络中经销商较多,销售效率较高,特斯拉采取自营模式,铺开的店面比不上比亚迪,销售效率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比亚迪的车型定价主要在30万元以下,特斯拉整体定价相对较高,比亚迪的受众更为宽泛,市场容量也会更大。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比亚迪宋家族实现了46475辆的销量,宋的混动系列销量同比增长294.3%。汉家族销量达31497辆,其混动系列同比增长645%。
官网显示,2022款宋Pro DM-i最低指导价格为13.88万元,汉EV最低指导价格为21.48万元,汉DM-i最低指导价格为21.58万元。
相比之下,特斯拉目前在中国市场售价最低的车型是Model 3后轮驱动版本,官网售价27.99万元,高性能版本售价36.79万元。另一款颇为畅销的车型Model Y后轮驱动版本,售价31.69万元,高性能版本41.79万元。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虽然比亚迪在数量上超过了特斯拉,但其品牌、单车售价与定位仍然与特斯拉有差距,要想长期坐稳第一的位置,必须继续抬高“小分”。
张翔进一步表示,此前媒体报道称,比亚迪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高端品牌,售价高达100万元,而特斯拉此前被传言有望在2023年推出一款25000美元(约人民币16万元)的车型。但二者相较,比亚迪拓展市场范围的时间点更为明确,发展潜力更大。
张翔称,从发展趋势来看,比亚迪与特斯拉处于不同的市场区间,未来销量极有可能超越特斯拉,“即使今年二者相差不大,但明年也会维持这个趋势”。
他也指出,由于特斯拉的单车价格更高,因此营业收入仍然具有优势。
特斯拉促销宣传海报。
抢攻中国市场,
特斯拉
开打促销战
面对比亚迪销量节节攀高,特斯拉似乎坐不住了。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特斯拉销售小吴就在朋友圈发布了优惠消息,称今年10月1日起至年底,下订并完成支付的Model3和Model Y全系车型车主,如果选择购买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相应车险,尾款可减7000元。
就在9月16日,小吴还向贝壳财经记者宣传购买特斯拉合作保险后最终车价可以减8000元,并称“针对没有订车的用户,活动只有一天”“这是史无前例的利好政策”。
时至10月,这一优惠活动几乎原样延期。10月10日贝壳财经记者询问时,小吴表示优惠仍在继续。如果现在下订排队,保证在今年年底前一定能减免7000元,明年是否还有活动则不好说。“这是全国性活动,保险公司的让利总金额池子有限,总金额用光了,这个活动就结束了”。
此外,特斯拉在国庆期间还推出了最低0首付购车的租赁方案,在其他方案中,费率和月供都有所打折。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有特斯拉销售打出“赚2万不容易,省2万就现在”宣传语。对此,小吴解释说,特斯拉0首付比正常贷款优惠两万元。不过国庆后,0首付购车的活动已经截止。
不仅如此,特斯拉在9月还传出国产车型Model3和ModelY有望大幅降价,其中Model Y降价幅度最高可能达到4万元。不过,特斯拉当天辟谣了这一消息。
促销战打响,或许正是特斯拉逼近年底的销量压力。
“无论怎么包装,保险优惠也是促销的一种,这种优惠的好处是减少对二手车保值率的不利影响。”前述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高级研究经理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张孝荣则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特斯拉推出的保险优惠显然是一个促销活动,背后根本原因是特斯拉品牌知名度高,但在中国市场价格竞争压力较大。
他表示,中国市场支撑了特斯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市场不光是特斯拉的生产基地,还是空间巨大的发展基地,目前中国销量占其全球销量三分之一。可以说,特斯拉的未来绝对离不开中国市场。
今年7月25日,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10-Q文件披露,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共实现收入169.34亿美元,其中96.14亿美元来自美国市场,同比大增84.7%,占特斯拉总收入的56.77%;其次是中国市场,占比达22.36%;以欧洲为主的其他市场收入达35.33亿美元,同比下降约9%,占比超20%。
不过,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并未实现环比持续增长。文件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37.87亿美元,同比增长32.45%,但环比下降18.56%,这是特斯拉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投产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46.5亿美元,以此计算,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华收入达84.37亿美元,同比增长42.95%。柏文喜指出,中国市场目前是新能源车增长最快的区域。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6万辆左右,同比增长95%。
与此同时,我国也是新能源车生产的第一大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已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高地。因此,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无论是作为销售市场还是生产基地都需要倚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败明急总
关注
主题数70
OLED桌上型显示器的诞生过程
阅读 5930
乘联会崔东树预判:8月特斯拉中国销量预计达7.7万台
阅读 4378
黑色星期五!美股集体“跳水”,道指创今年新低,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3000亿 ...
阅读 326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