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特斯拉及其他”的时代过去了?

养律思脑 2022-11-3 08:00:14
文 |和玲
            特斯拉官降一周,并没有引发跟降潮。
            “特斯拉在国内的威力大不如前!”大家普遍认为。这个“威力”指的就是“江湖地位”。的确,两三年前,特斯拉一直是头条常客,如今居然要靠降价新闻抢头条。据不完全统计,这是近一年来特斯拉“六连涨”后的首次降价。
            近日,里斯咨询公司公布的一份《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2021年至今中国纯电动汽车品牌销量排行中,特斯拉只是位居第三,前两位分别是五菱、比亚迪。特斯拉在中国被各大中国纯电动车品牌包围,而在欧美市场特斯拉依然保持了霸主地位。
            

            
            马斯克那么爱炫的人,如今也要用最烂也是最好使的“降价”一招,估计也是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电动车品牌围剿的压力。
            这一次官降用力很猛
            上周一,特斯拉官方宣布“我们调价了”。一看就是想尽量避免纠纷,只是说“调价”,只不过这次不是涨价,而是降价。
            

            
            这次Model Y与Model 3降价,幅度由1.4万至3.7万不等,降价后两款车型补贴后起售价分别降至28.89万、26.59万;其中此前因为提价,已经全系不在国家新能源车型补贴范围内的Model Y,也因为本次降价重回30万元以内,赶上了补贴的末班车。
            比如,重回30万元以内的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此时购买就可以享受超1.1万元的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累计可以比降价前少花2.8万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0月27日7点50分之后下单的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不再提供冷光银车漆标配,需加价8000元。
            另外,这次降价幅度最大的是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由39.49万元降价至35.79万元,降低了3.7万元。
            

            
            很明显,特斯拉这一次官降用力很猛。
            为什么在涨涨涨之后,尤其是当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特斯拉突然降价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卖得不好了。
            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36.59万辆汽车,交付34.38万辆汽车,销量相比产量降低6%,远不达预期。
            

            
            其实,早在9月份,特斯拉就开始行动了,采取了“变相降价”措施。9月,特斯拉中国宣布,自9月16日起至9月30日期间交付的全新定制车辆、没有上过牌的展车或运损的非全新国产Model 3及Model Y客户,若选择购买特斯拉店内保险,且投保险种包含交强险、车损险,将予以保险补贴8000元,补贴方式为在交付尾款时直接减免车价8000元。
            随后,特斯拉于10月1日再度推出一项保险补贴活动,消费者在10月1日-12月31日期间购车,若选择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可通过尾款减免7000元享受保险补贴。
            同时,特斯拉重启了“车主引荐计划”。相比之前免费的超级充电桩使用时长,本次引荐计划的内容不仅有超充里程额度,还包括24个月FSD使用权、Model3/Y后轮驱动版12个月使用权等权益。
            

            
            另外新车交付周期也得到提前,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3两个版本车型预交付日期为4-8周,国产Model Y预交付为1-4周。
            目的很明确,就是利用最后的两个月再冲一波销量(明年取消新能源补贴)。否则马斯克年初立下的目标无法实现。“特斯拉今年将生产超过150万辆汽车。”今年初,马斯克曾表示,保持实现50%年增长率目标。
            目前来看,截至三季度,特斯拉实现生产93万辆,交付90.9万辆,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第四季度要交付60万辆车才能达成目标。这似乎是很难完成的,去年四季度,特斯拉仅生产了30多万辆纯电动汽车。
            

            
            如此大的业绩压力,不仅会影响华尔街的投资信心,更直接影响特斯拉的股票,所以降价促销势在必行,也更像是无奈之举。
            跟比亚迪杠到底
            降价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特斯拉的江湖地位不保,最主要还是后续产品跟不上;另外时代变了,伴随着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崛起,早已经不是“特斯拉及其他”的时代。
            在近期举行的财报会上,马斯克还是保持一贯的乐观态度,对于特斯拉的未来潜在价值,称“有可能超过苹果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总和”,但是给出的产品支持却没有太多吸引力。
            比如Model S和Model X在改款完成后,特斯拉终于开始在欧洲接收新订单,并预计在今年年底交付,随后也会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发布多年的Cybertruck和Semi卡车也有了更明确的进展,Semi电动卡车已开始生产,将于12月由马斯克亲自完成首批交付。
            

            
            只有当马斯克提到,特斯拉将生产比现在Model 3/Y成本更低的新一代车型时,才终于引发了业界的关注。马斯克进一步补充,“特斯拉下一代车型不仅体型会更小,而且成本能够控制在Model 3/Y成本的一半左右,新车型产量将超过特斯拉所有产品总和。”
            马斯克还是马斯克,野心可见一斑。特斯拉也要发挥规模效应,把产品价格拉低到10万-20万元区间内。
            这不就是明摆着要跟比亚迪杠到底吗?本来特斯拉这轮降价,业界普遍认为受冲击最大的或将是比亚迪处于20-30万价格区间的汉、唐等电动车型。
            

            
            截止目前来看,乘联会发布的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一,上汽通用五菱第二,特斯拉中国第三;同期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9.7%、8.4%、8.2%。上汽通用五菱主要是靠微型车冲量,所以特斯拉在国内目前销量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了。
            仅从销量上来看,对标Model 3的比亚迪汉已经实现超越。今年前9个月,Model 3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9.9万辆,同比下降11.4%,比亚迪汉则销售了18万辆,同比增长125.3%。
            从比亚迪第三季度财报可见,比亚迪销量高增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单车盈利大幅提升。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汽车销量为53.88万辆,57.16亿元的净利润扣除比亚迪电子6.03亿元的净利润,粗略计算,其单车净利润为近1万元。另外,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毛利率达到18.96%,同比增加5.6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同期,特斯拉第三季净利润为32.92亿美元(约合238.8亿元人民币),汽车销售毛利率为27.9%。虽然二者在净利润上相差比较大,这与双方的单车售价密不可分。
            目前,比亚迪单车售价已经提升至18万元左右,特斯拉单车售价接近30万元。未来特斯拉新一代车型要涉足比亚迪目前主力车型的10-20万元区间,降维打击的杀伤力肯定小不了。
            

            
            对于制造业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就是把单价拉高,卖得更贵,目前中国品牌集中冲高,走的就是这条路;要么你能把成本降低,造得更便宜,蔚来、特斯拉要推出更低价位车型走的就是另外这条路……最终殊途同归,目标就是一个:利益最大化。
            估计马斯克没想到,”特斯拉及其他“的时代在中国市场那么快就成了过去式。特斯拉再不拿出点真本事就玩不转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