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基金大事件|历史罕见!又有“顶流”基金经理同天宣布大额限购;碳中和ETF ...

g3985836 2022-9-7 17:16:06
原标题:基金大事件|历史罕见!又有“顶流”基金经理同天宣布大额限购;碳中和ETF首月业绩表现来了;年内1800只基金换帅!
                          
8.23【★★★★★】港股ETF 科技类港股ETF大幅吸金! >>
今年7月6日,A股中证医疗指数和香港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同日创出5月以来的反弹新高。不过,随后A股医药主题ETF和港股医药主题ETF的资金流向却呈相反趋势:前者还在持续吸金,份额也迭创新高;后者自板块触及阶段高点后,便停止资金净流入,份额一直缩水。与此同时,港股科技互联网类ETF接棒成为吸金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A股市场,随着热点板块估值不断拔高,已处估值低位的医药板块具备较高配置价值。而科技板块作为港股市场的特色板块,经过前期调整及不确定因素边际缓解,在整体低估的港股市场相对更具吸引力。
8.22【★★ ★ ★★】绩优小盘基金 绩优小盘基金相继限购 公募积极布局新品>>
近期,小盘风格明显占优,代表性指数中证1000迭创反弹以来新高。小盘基金赚钱效应显现,绩优基金纷纷开始限购。
在基金经理看来,目前的宏观环境对小盘风格有利,增量资金会进一步推动小盘股走强,行情可能有一定延续性。不过,随着小盘成长交易拥挤度上升,稳健品种的投资价值会逐步显现。
8.21【★★ ★ ★ ★】 碳中和ETF “满月”了,首批这类ETF表现来了 >>
在年内相对低迷的新基发行市场上,首批8只碳中和ETF产品于7月仍获得了不错的发行成绩,5天内便全部结束募集,且总募集规模超164亿元。不过从发行一个月后表现来看,上述产品份额、净值却均出现了下降。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短期业绩下跌的属于正常波动,长期来看碳中和赛道的投资潜力仍十分巨大。
8.25【★★ ★ ★ 】基金限购历史罕见!今日,两大“顶流”一起放大招:限购!释放什么信号? >>
又有顶流基金经理宣布“限购”。基金君发现,信达澳亚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最新宣布,所管理的信澳先进智造即日起暂停大额申购,上限为500万。同时,广发基金知名基金经理林英睿旗下多只基金限购额度仅为1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4月27日之后市场逐渐震荡反弹,沪指重回3200点上方,市场情绪明显好转,一些基金短期赚钱效应逐渐回温,带来资金踊跃申购,因此启动限购,以保持投资节奏和规模平稳。
8.24【★★★★】基金定投 又有国有大行出手!调整基金定投销售适用性 >>
各银行在基金代销渠道发力的同时,代销渠道合规性建设也在强化。
交通银行最新公布,9月5日起,基金定投扣款、快溢通自动转入扣款发起时将增加风险等级判断。
基金销售规范展业历来是监管关注重点,近两年监管部门对基金销售中的乱象更是加大整治。与此同时,代销渠道也在加强合规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销售适当性,着力提升基金销售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合规风控水平。
8.21【★★ ★ ★ 】 基金业绩 又赚翻了!部分基金公司盈利曝光 >>
随着上市公司股东半年报陆续披露,已有10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公之于众。
从目前披露情况看,在今年跌宕起伏的市场环境下,华夏、招商等头部基金公司净利润依然稳中有升,中小基金公司则呈现“冰火两重天”。其中,万家基金在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微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实现16%以上的增长;兴银基金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涨幅均超20%;国海富兰克林整体相对平稳,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诺安、鑫元、东吴上半年净利润相比与去年同期均出现大跌。江信基金亏损进一步加剧,南华基金半年营收虽然同比增超50%,净亏损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周五(8月26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6753.86点,跌0.13%。乐富指数收报7580.01点,跌0.16;深证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1513.83点,跌0.16%。
本周数据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 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半导体行业主题基金净值快速“回血”,长城久嘉创新成长、金信深圳成长、华润元大信息科技传媒等基金净值涨幅达到14%左右8月25日晚间,蚂蚁基金上半年业绩披露显示,上半年营收54亿元,净利润0.83亿元,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基金行业人才流动也一直比较频繁,今年发生基金经理变动的公募基金达到1803只,涉及基金经理1349人,具体如下:
8.26【★★ ★ ★★】基金业绩 蚂蚁基金业绩披露!净利润骤降超70% >>
8月25日晚间,蚂蚁基金上半年业绩披露显示,上半年营收54亿元,净利润0.83亿元,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在震荡行情下,招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代销机构业绩普遍减速。
8.22【★★★ ★ ★】主题基金半导体主题基金业绩分化 首尾相差近70个百分点 >>
8月以来,沉寂许久的半导体板块迎来反弹,半导体主题基金净值也快速“回血”。不过,拉长时间看,年内仅有不到两成半导体主题产品取得正收益,且业绩出现明显分化,首尾相差69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半导体行业主题基金净值快速“回血”,长城久嘉创新成长、金信深圳成长、华润元大信息科技传媒等基金净值涨幅达到14%左右。
8.21【★★ ★ ★★】基金业绩 相差近70个百分点,这类基金业绩大分化>>
8月以来,沉寂许久的半导体板块终于迎来大反弹,多只个股涨停引爆市场热情。而随着半导体芯片板块的持续走强,半导体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也快速“回血”。不过拉长时间看,剔除今年新成立基金,年内仅有不到两成产品收益为正,且业绩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首尾相差69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半导体反弹行情系政策事件等因素催化,整体看半导体行业估值仍处于修复阶段,下半年半导体行业的机会也仍是结构性的。不过随着芯片国产替代的持续加速,未来半导体行业有着巨大投资潜力,值得长期投资。
8.21【★★★ ★ ★】货币基金 严守这原则!影响10万亿 >>
作为现金管理类的普惠金融产品,10万亿货币基金的投资运作及流动性管理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近期某地证监局向辖区基金公司通报,对2021年以来机构在投资运作方面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个别货币基金存在买入中债资信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主体信用评级为AA-的债券或开展相关逆回购交易的违规行为。这一通报传导到了部分托管行,这些托管行要求货币基金从严执行监管规定。
实际上,按照此前相关规定,货币基金不得投资于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债券,且投资债券评级需遵守“孰低原则”。此次监管通报后,或是进一步强化这一要求。
8.22【★★★ ★ 】基金经理动向 行业人才流动不停 年内1800只基金换帅 >>
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基金行业人才流动也一直比较频繁,今年发生基金经理变动的公募基金达到1803只,涉及基金经理1349人。
8月18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告,基金经理孙芳因个人原因离任上投摩根核心优选、上投摩根行业轮动、上投摩根双息平衡、上投摩根核心成长等多只基金,由倪权生、陈思郁、李博等基金经理接管;公开信息显示,孙芳担任基金经理超过10年,任期最佳回报497%。
有人离任,也有基金经理新上任。8月20日,诺安积极回报基金公告,蔡嵩松新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8月17日,中欧悦享生活混合基金公告,钱亚风云新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郭睿因公司安排离任;8月17日,马龙新任招商添裕纯债的基金经理,与向霈一同管理。
8.23【★★ ★ ★★】基金公司解读 央行宣布“降息”!10家基金公司最新解读 >>
8月22日周一市场又迎来大消息。
LPR年内再次迎来调降。央行宣布, 1年期下调5BP至3.65%,5年期降息15BP至4.3%。值得注意的是,5年期以上LPR在2022年年内已累计“降息”达到35个基点,这一下降力度,创下年度纪录。受此利好影响,大盘迎来“红色周一”,A股三大指数震荡向上。
这些人士认为,央行非对称调降8月LPR报价,其中1年期、5年期以上LPR报价分别调降5、15个基点,是继5月20日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第二次下调,并且5年期下调幅度更大,1年期下调幅度略低于市场预期。
LPR下调对A股市场短期内有一定提振,提振幅度有待观察,更多在于结构性机会。相对来说,调降政策利率和LPR表明流动性维持宽松,或利好成长、科技、新能源板块等,此外,军工、消费等领域也有人看好。
8.22【★★ ★ ★★】基金经理动向 又有知名基金经理,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
近期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引发公募行业关注。根据相关测算,到今年一季度末,有41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82只养老目标基金有望率先入围。不少基金公司在养老业务上拥有较为成熟的团队、投研体系和产品线等,正在积极备战,未来争饮“头啖汤”。机构认为,不收取服务费等优惠政策,是鼓励让利投资者,吸引更多人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非常看好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前景,希望打造更高的收益风险比、收益波动比的产品。
8.21【★★ ★ ★★】基金公司动态 基金业“818理财节”降温,这业务成重头戏 >>
近两年,随着理财直播的火热,“818理财节”俨然成了金融业的“双十一”。但与去年基金公司深度参与不同,今年基金业 “818理财节”降温许多。从活动内容看,除视频直播、大折扣申购基金外,投顾服务成为本届理财节的重头戏。
业内表示,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下,相较于以“卖货”为目标的营销触达,投教内容输出更有助于投资者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下,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和投资实操的判断能力。
8.25【★★★★】 基金经理持仓 基金“顶流”傅鹏博、丘栋荣出手!大举加仓煤炭>>
基金中报披露拉开帷幕,明星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
过往基金经理在基金中报中阐述的观点与二季报基本一致,不过近段时间A股市场波动加大,多位基金经理也趁着中报披露季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市场看法。
丘栋荣认为,当下,不确定性高企,辨别合理的高估值和错杀的低估值难度极大,相应地不管是陷入低估值陷阱还是盲目乐观于高估值,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傅鹏博表示,下半年动态调整和优化组合始终是运作重点,中报披露后,将继续发掘投资机会,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经营依旧具备韧性的公司,同时调整出业务受经济冲击较大的公司,剔除经营情况和预想不符的公司。
陆彬相对看好成长行业,在他看来,当前不少成长行业和公司估值因为市场下跌或者业绩增长,已经具备较大的投资吸引力。
8.24【★★★★】基金销售渠道 又有国有大行出手!调整基金定投销售适用性 >>
各银行在基金代销渠道发力的同时,代销渠道合规性建设也在强化。
交通银行最新公布,9月5日起,基金定投扣款、快溢通自动转入扣款发起时将增加风险等级判断。
基金销售规范展业历来是监管关注重点,近两年监管部门对基金销售中的乱象更是加大整治。与此同时,代销渠道也在加强合规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销售适当性,着力提升基金销售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合规风控水平。
8.22【★★★★】投资动向 中概股大移仓?全球基金巨头转战香港 >>
全球基金巨头最新持仓中,不少巨头被爆出大幅削减中概股头寸,真的是这些基金不再看好公司的未来吗?
香港中央结算系统(CCASS)数据揭示,这些机构中的不少减持股份已悄然转至港股,一些两地上市的个股近一年港股份额激增,基金巨头早已布局应对可能出现的退市风险。
今年二季度是全球市场的低点,不少机构对于中概股似乎毫不留情。依据已经披露完毕的13F文件信息,可以发现不少基金巨头对中概股下血手实施“大砍仓”:
阿里巴巴早期股东、英国投资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最新披露显示,公司多项中概股ADR(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 ,美股存托凭证)仓位清零。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上季减持748万股阿里巴巴ADR,以季内均价约100美元计,相关持股涉资约7.5亿美元。老虎环球二季度狂砍京东ADR,一季减持1830万份,减仓比率达到37%。
8.22【★★★★】基金公司动态 多则传闻扰动 基金公司强化声誉风险防控 >>
近期多则传闻扰动基金行业,基金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引发关注和讨论。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有关的负面消息在社会上发酵、传播,基金公司采取冷处理还是及时回应,要结合具体情况去判断。作为公募管理人,无论如何都需要加强声誉风险防控,维护行业信用体系。
近期,基金行业出现多则负面传闻,比如明星基金经理在产品募集期内离职,引发投资者关注。而涉事基金公司并未对传闻作出回应说明。
8.21【★★ ★ ★ 】迷你基金 业内热议“迷你基金”: 提升管理人专业能力,构建行业进退有序新生态 >>
近期,监管加强对迷你基金的监管,迷你基金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基金公司正严格按照监管最新要求,积极制定解决方案、上报相关材料。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迷你基金数量增多是产品同质化、重首发轻持营等多重因素导致。不过,从行业发展的角度上看,迷你基金数量高企,也是行业高度市场化下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当前公募基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正常状态。
8.22【★★ ★ ★★】私募投资风险投资者选私募应多方考量 勿因短期业绩盲目“上车” >>
近期,一些私募机构因出现业绩暴涨暴跌的情况,引发市场热议。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对于这类短期业绩表现突出的私募能够理性看待。投资者在选择私募时应当多方考量,选择与自身投资需求相匹配的管理人。
虽然短期业绩非常突出的私募机构总是会吸引一些投资者的注意,但在中植基金高级产品研究员胡飞看来,近年来投资者整体趋于理性,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对这类产品的关注度并不会太高。
8.21【★★★ ★ ★】私募募收益 40倍、50倍回报私募产品哪里来?短期爆发力强、长期持续性存疑 >>
在近年来大幅震荡的市场环境下,部分私募创造了40、50倍的惊人收益,受到市场关注。对于这些业绩炸裂的私募产品,业内分析,背后可能有持股集中度较高、押注赛道投资,产品加了杠杆、规模不大等因素。市场不太看好这类短期业绩爆发力强的私募产品,存在较大市场、合规等风险,中长期业绩持续性存疑。不少私募认为,长期稳健的表现更重要。
8.21【★★★ ★ ★】私募业绩产品暴涨打榜业绩持续难, 私募称投资应适度分散并控杠杆 >>
近期,又有私募异常暴涨产品受到市场关注,更有暴涨过后大幅下挫,私募管理人出来道歉。由此,依靠净值暴涨“打榜”策略现象引发讨论。从过来情况来看,短期异常暴涨的产品,业绩往往难以持续,投资者面对此类产品也在趋于成熟理性,有私募和渠道都表示,做投资还是应当适度分散,尤其避免单票投资,以及高杠杆投资。
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

8月25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即日起暂停大额申购业务。而该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正是冯明远。
业内人士认为,暂停大额申购的现象在绩优基金上比较普遍,一般基金规模接近或者达到基金经理较为适应的管理规模上限时,基金公司会采取这措施。如果规模大幅超出这个范围,基金公司甚至会通过暂停申购的措施来控制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被称为科技成长股猎手的冯明远可以说是科技股基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背后自然也离不开他成熟的投资理念,按冯明远自己总结的投资理念是:专注自下而上基本面价值投资理念,严格按照企业分析框架研究公司,找出优秀的企业,长期跟踪,买入持有。业内也将这种选股方法称之为“翻石头”式选股方法。
回顾今年上半年,冯明远在季报中写道,2022年二季度,A股市场出现了较明显的反弹。一方面,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经济最差阶段有望过去,进入弱复苏阶段;另一方面,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股票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这种经济环境有利于股票资产的表现,特别是成长股的表现。
展望未来,冯明远认为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充裕的组合可能很难持续,市场将更加注重基本面的质量。“我们会继续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主要赛道耕耘,深挖基本面扎实的优质个股,自下而上挖掘投资机会。”
更多关于冯明远的投资框架、历史业绩、人物研究,可以移步【英华人物库】冯明远主页详细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