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 拉美最大的国家巴西,左翼势力再次崛起,卢拉重新掌权。这位“巴西最好的总统”,劳苦工人出身,当过总统,坐过大牢,现在又上演了新的传奇。在过去的任期内,卢拉致力于突破拉美的经济政治困境;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挑战依然严峻。
放眼整个拉美,现在这片大地上几乎所有的大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委内瑞拉等——都是由左翼或中左翼执政,拉美已然进入新一轮左翼执政周期,将为世界政治格局带来新变。
卢拉续写政治传奇
只上过5年小学的卢拉在欢呼声和争议声中再度当选巴西总统。从工人到总统,从阶下囚到三届领导人,卢拉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总统,绰号“巴西之子”。
按照巴西宪法,总统可连选连任一次。2010年12月31日,卢拉在高达87%的支持率下结束任期。在卢拉两届总统任期内,巴西年均经济增长率为4.3%。他离任时给国家还留下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巴西跃升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在过去的任期中,卢拉推行多项社会福利改革项目,如推动“家庭助学补助金”计划,提高了数百万巴西底层民众的教育和卫生水平。在社会政策方面,他推行一系列社会救助计划,包括兴办一些职工大学促进就业等。2003年至2005年,在他第一个任期内,巴西的贫困率显著下降19个百分点。卢拉鼓励国内经济发展,让巴西在8年内从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贷款国,摇身一变成为金砖四国成员和IMF债权国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杨建民表示,卢拉希望能够发挥一定的领导作用,尤其是在南方共同体,他在执政期间跟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合作,在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这些社会主义和左翼领袖的支持下,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第一次把所有拉美国家团结到一个国际组织当中,同时排除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发达的经济体。
智利前驻华大使、波士顿大学帕德全球研究院教授贺乔治点评称,在卢拉执政期间,巴西赢得世界杯足球赛申办权,获得奥运会申办权,他让巴西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2020年,拉美地区遭受了120年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整个地区负增长7.7%,其中,巴西负增长5.3%,最乐观的估计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任务非常艰巨。而且政党左右翼间在环境问题、性别问题、地区问题、采矿问题上的分歧都已经放到了国际层面,通过自媒体甚至跨国非政府组织形成对抗。从经济到政治,从国内到国外,围绕左和右的尖锐斗争都是卢拉要面对的挑战。
美国与“后院”的博弈
卢拉的上台也让巴西成为继哥伦比亚之后拉美地区的又一个左翼国家。目前,在拉美23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由左翼领导执政,占比超六成。这些左翼政党执政的拉美国家,每一个都与美国有摩擦、矛盾或斗争。
当年执政期间,卢拉的独立自主巴西外交就与美国发生过激烈的摩擦。在美国的几乎所有重大外交方向上,卢拉都是反对者。他曾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激情拥抱,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热烈握手,坚决支持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强烈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离美国“最近”的墨西哥,2018年迎来数十年来第一位左翼总统奥夫拉多尔。今年美国总统拜登张罗拉美峰会,奥夫拉多尔公开拒绝出席。理由很简单,美国没有邀请古巴、委内瑞拉等“兄弟”与会。最近,墨西哥政府正在起诉美国武器制造商助长墨西哥的暴力。
还有美国“铁瓷”哥伦比亚。今年6月,哥伦比亚迎来了其历史上第一位左翼领导人佩特罗。他当过游击队员,自称社会主义者,支持马克思主义。他痛斥美国在哥伦比亚的“禁毒战争”,要求重新谈判哥美双边贸易协议。在他看来,这个当年右翼政府和美国签订的协议严重损害了哥伦比亚农民和制造商的利益。
西方媒体感叹:“拉美现在的集体左转不仅反映了拉美的政治动向,更反映出西方的失败。”拉美新闻社讽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霸权能力的丧失,以最深刻、可能是不可逆转的方式发生在其历史的‘后院’。”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美洲。拉美地区崛起的左翼浪潮将为世界政治格局带来新变。
张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