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你以为限电,能限住新能源车的“热潮”?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你以为限电,能限住新能源车的“热潮”?
[ 复制链接 ]
宋长宁
2022-9-8 16:45:13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克服万难,一场“电力满满”的同场竞技,俨然拉开了序幕。
“这里,是中国最包容的地方,你可以尽情地释放属于自己的个性,不必在乎别人的目光。烟火气十足之下,最终迸发出的,则是对于生活的炙热情绪。”
不可否认,上述一段观点在大多人看来,可能略显主观,但在我心中,成都就是这样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巴适与悠闲。
不然,歌手赵雷也不会在玉林路小酒馆中,写下那句,“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而今年,借着车展的名义再次归来,却发现由于持续的高温与干旱,导致电力资源供应紧张,成都“病了”。大面积限电之下,每当进入夜晚,这座被迫暗下来的城市,也不像是以往那般灯火通明。
进而造成的连锁反应,便是各种公共超充站的关闭,走访调查后发现,终端补能严重排队的现象,还在愈演愈烈。
可即便如此,伴随使用体验的大幅下降,依旧没有挡住成都人民追捧新能源车的“热潮”。毫不夸张的讲,但凡站在任意一条主干道的路旁进行观察,便会发现“绿牌”位于这座没有政策限制的城市,能见度与渗透率都远远超出了想象。
那么,不禁好奇,原因究竟为何?
01 产品力是唯一的助推剂
“成都的很多人,都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蔚来、特斯拉或者说新能源车卖得多是有原因的,只要你开过一次、用一段时间,就会明白当中的好。限电只能说是偶发事件,我感觉没有太大的影响,该买的人尤其是那些已经有燃油车选择增购的人,还是会下定。”
实际上,关于文章开篇的问题,曾抛给过位于成都的几位友人,上述一段便是其中收到的反馈。总结下来,在成都,增购用户或许是追捧新能源车的主力军,限电大概率不会影响后续的消费信心。
而在我看来,如果排除B端出行市场因为使用成本等因素的助推,大面积切换至纯电动车不谈,仅就C端私人市场,明显能够感受到例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般的车企,位于这座城市活的异常“安逸”。
作为各自暂时的“门面”,Model Y、汉、ES6、P7与ONE大有一副成为街车的架势。类似大众ID.、问界、极氪、岚图,几家由传统车企所孵化出的独立新能源品牌,同样拥有一定的簇拥者,“多元”已然是对这番景象最好的总结。
至于原因,相较于北上广深,成都较低的购房与还贷压力,导致购车活力激增,以及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可能占据了一定比重。
但望向更深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车本身的综合产品力,对于燃油车渐渐实现反超,或许才是更大的助推剂。
作为论据,从乘联会公布的1-7月终端数据来看,碍于种种不可抗力,例如疫情肆虐、芯片短缺、停工停产,中国车市的累计零售销量,停留在了1107.9万辆,同比下降3.5%。
相比之下,新能源市场则一片欣欣向荣。1-7月累计零售销量达到273.3万辆,同比上涨121.5%。即便在绝对“数量级”上还存在差距,可明晃晃的“百分比”却不会说谎。
并且回顾过往,新能源车面临的成长环境,实际上在以较快的速度“恶化”。国家补贴持续退坡、充电网络仍存短板、相关技术进步有限、制造成本急剧飙升,但所取得的阶段性结果,还是令人颇为惊喜。
那么,就像本段提到的一样,综合产品力实现了对燃油车的反超,便是最合理的解释,而成都反映出的繁华景象,已然成为其中的典型缩影。
由此将视线聚焦于今天正式开始的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能够发现各家车企无论自身储备如何,都还是将注意力,更多放置在了新能源车的亮相与发布中。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大环境身处限电之下,但一场“电力满满”的同场竞技,俨然拉开了序幕。
整个过程中,谁会成为全程无奈陪跑、毫无声量与关注度的参与者,谁又将成为站在舞台中央、收获最多鲜花与掌声的胜出者,答案即将揭晓。
02 在格局已定的大盘中突围
众所周知,2022上半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诸多车企的既定传播计划被无奈打乱,加之北京车展的延期,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的重要性与意义,一下子就被凸显了出来。
只不过,或许是为了均摊风险,部分品牌今年的重磅新车,尤其是新能源板块,已经在6月、7月集中释放,所以前来参加更多是带着对外展示“肌肉”的单纯目的,例如蔚来、理想。
相比之下,姗姗来迟的小鹏G9,终于要在本届成都车展披露更多信息,内饰部分也将“开门”迎客。根据官方计划,9月这款肩负着品牌冲高重任的SUV,将会正式上市,并在10月开启交付。
反观愈发强势的比亚迪,海洋网旗下的全新车型护卫舰07,同样选择位于“蓉城”首发亮相。仅从车身尺寸与各种参数信息来看,其定位更像是介于王朝家族的唐与宋PLUS之间。而经过全新设计的整体造型,为的还是俘获更多的终端潜客。
与之遥相呼应的,还有比亚迪重新拿回“主导权”的腾势,旗下首款高端MPV D9,也在成都车展前夕公布了售价,“枪口”直指GL8与埃尔法。
至于在声势上,唯一能够与比亚迪齐头并进的特斯拉,则选择了直接“缺席”。毕竟,有了过往的前车之鉴,对于这家极易招黑的美国车企来说,提前规避风险不妨是一件好事。
看到这里,必然会有读者感到些许疑惑,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前来参加的品牌如此繁多,为何单单只把上述五家单独拎出阐述?
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经过长期的沉淀,此刻中国新能源市场“两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
显而易见,一边是自主车企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一边是全球车企中当之无愧的“风向标”,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身为“两超”比亚迪与特斯拉,不出意外将会蚕食大量的终端份额,掌握绝对的行业资源。
当然,二者之间针锋相对的交手,也会非常频繁的出现。
关于“多强”这一部分,截至目前,虽然答案还未完全盖棺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蔚来、理想、小鹏纷纷为各自博得了一席之地。
能够入围的理由,还是集中在当三家新势力造车熬过至暗时刻,生存问题得以解决,无论产品规划层面、研发层面、品牌层面、体系层面,还是营销层面甚至创始人本身等多维度的优势,都正在被最大化的发挥了出来。
即便受限于种种原因,还未如同比亚迪、特斯拉般全部反馈到销量端,但还是与其它同赛道的竞争者,拉开了一个身位的差距。
那么新的问题也随之涌现,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与自我革新,谁又将克服重重困难跻身“多强”的行列之中?
是二线新势力造车中的零跑、哪吒、高合?还是类似极氪、岚图、智己、阿维塔、深蓝、埃安般传统自主品牌所孵化出的独立新能源车企?还是拥有华为强背书的问界甚至包括集度、小米?
平心而论,仅从目前的所能获知的信息分析,局势还很扑朔迷离。
不过,能够肯定一点,那便是上述关于“多强”的讨论,以大众与BBA为代表的德系合资巨头,加之以“两田一产”为代表的日系合资巨头,处境不容乐观。
虽然它们已经展现出了各自在电动化上的决心与努力,奈何一旦放置在愈发“内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当中,总有着一丝“石沉大海”的意味。
失去对产品的定义权与定义权,则是背后最大的“祸根”,并且终端用户的认知与消费习惯也在改变。换言之,位于新的板块,那段“强势收割、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它们需要做的同样为:在格局已定的大盘中突围。
最后,将视线重新拉回今天正式开始的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相信本文所描述的种种趋势,无论是限电之下,限不住新能源车的“热潮”,还是“两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都将从各个展台与新车的人流量与关注度上,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所以请别眨眼,用心去感受与铭记就完了……
- END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宋长宁
关注
主题数31
基于Microchip的极低功耗MCU无线智能照明解决方案
阅读 5806
带着梦想上天宫
阅读 3866
马斯克狗狗币“传销案”再增7名原告和6名被告:索赔2580亿美元 ...
阅读 304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