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15 万级大空间选择!放倒就是双床房 这些车网约车司机最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15 万级大空间选择!放倒就是双床房 这些车网约车司机最爱? ...
[ 复制链接 ]
云海听松
2022-11-13 07:18:31
在最近推出市场的新车之中,有一款特别的车型,它不新,但也很新;在推出之时备受好评,但如今上市似乎风平浪静。
教授说的就是从专业出行市场走入普通消费市场的比亚迪 D1。
这款已经广泛出现在各地街头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网约车于今日正式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官方指导价 15.78 万元,仅提供标准版一个配置,搭载容量为 53.6kWh 的刀片电池组,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为 418km。
虽说比亚迪最早推出出行市场的时候曾有不少网友对其带电动侧滑门车体设计以及出色的空间表现而呼吁比亚迪尽快推出普通版本,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一款实惠好用的紧凑型家用 MPV。
不过,对于此类专注出行服务的车型来说,它们在打入普通市场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
虽然不公平,但它们的确被标签化了
其中最显著的当然就是形象方面的影响了,毕竟汽车在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心中都是与车主的身份展示直接挂钩的。
" 什么人开什么车 " 的观念在国内市场仍然根深蒂固,而专注出行市场的车型虽然前期通过与网约车公司强挂钩获得了许多订单,但在这过程中也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这款车型 " 等于 " 网约车的印象,甚至将开车的人也视作职业司机。
这种车型与车主形象特征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降低,毕竟没什么人会愿意不断回答身边朋友、同事的问题:最近是转行了吗?
虽说驾驶网约车本身是一种自由度高、多劳多得的工作,但其专业化的形象也拉远了它与家庭用品之间的差距,使人们更愿意视之为工作工具而非日常通勤、家用的好座驾。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当属威马 E.5。
这款紧凑型轿车搭载着可输出 163 匹马力、240 牛 · 米扭矩的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组容量最大为 58.589kWh,NEDC 工况下最佳续航里程达到了 505km。
而且,它的乘坐舒适表现出色,底盘调校扎实稳健,驾驶体验也处于同价位及格线以上的水平。
但为何在进入普通消费市场后月销量仅在 2-3 千台的水平徘徊,9 月销量不足 2500 台,仅与个性纯电小车宝骏相当?
原因恰恰是因为大量投放出行市场的威马 E.5 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极强的专业形象;一旦这种与职业捆绑的形象建立起来,行业外的普通消费者就很难会接受这样一款与自身 " 专业不对口 " 的产品。
虽说出行市场用车存在极强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区、城市会有其特别的公众服务车型选择偏好;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即便是像广汽埃安 AION S 这样基本基本服务于南方沿海地区的 " 专业网约车 ",名声也会传遍全国。
除此之外,像比亚迪 D1 这种在开发初期针对出行市场进行了特别设计的车型还会在配置和功能方面存在一些别的 " 障碍 "。
专业配置得专业对口," 偏心 " 设计是短板?
比如说比亚迪 D1 的电动侧滑门设计,能够提供非常宽敞的进出开口,且能在狭窄的地方轻松开门,这本来是一个非常适合家用场景的实用装备。但是为了让后排的乘客获得更好的乘坐体验,D1 仅采用了双排五座布局,没有考虑多人出行需求,因此就没有配备第三排座椅。
虽说紧凑型 MPV 的第三排空间比较狭窄,通常也只能作为应急使用,但如果没有第三排,那就连应急乘坐的机会都没有了。
除此之外,作为一款专业用途车型,这一类出行服务车型的配置功能也会更多向乘客体验倾斜。
比如红旗 E-QM5,它作为一款专注出行服务的车型提供了非常宽敞舒适的后排空间,座椅采用的包覆材质也足够柔软舒适;但前排却出现了副驾座能够电动调节,主驾座为手动调节的偏心配置。
关于红旗 E-QM5 的更多资讯等你来撩!
而根据目前 D1 的配置信息,它在配置方面也存在这样的偏心情况。
比如后排乘客可以享受到多媒体系统和更好看的座椅配色,而驾驶座仅为简单的全黑色包覆。
在驾驶辅助功能方面也仅提供定速巡航或自适应巡航功能,最多增加一个车道偏离预警和碰撞预警、主动安全功能;相比同价位其他自主品牌 MPV 车型身上的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在功能丰富性和体验方面都是有差距的。
因此,在面对价格相近而配置更丰富,还有三排座加持的其他紧凑型 MPV 车型时,比亚迪 D1 在家用市场的竞争力反而是稍显不足的。
但幸运的是,起码它不像英伦系列出租车一样,为了后排载客需求甚至取消了副驾驶座位;所以如果比亚迪真想让 D1 打入普通消费市场,对配置进行优化的难度其实是不大的。
而且,在 " 专业市场转普通消费市场 " 的车型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广汽埃安的 AION S 和 AION Y。
两大市场通吃的例子还是有的
作为南方地区的人气网约车和出租车,在南部沿海城市的街头很容易就能看到大量各式涂装的 AION S 与 AION Y 在街上游走,但显著的出行服务车形象并没有影响到它们在普通市场的销售表现。
关于 AION S 的更多资讯等你来撩!
根据教授查询到的信息,AION S 系列在 9 月的销量达到了 13522 台,位居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第九名,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第六名;而 AION Y 的 9 月销量也有 13408 台,排名仅次于 AION S。
关于 AION Y 的更多资讯等你来撩!
对于这两款车型的成功,教授认为离不开两个很关键的因素:配置优化和形象优化。
首先,AION S 和 AION Y 虽然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出行服务用车,但它们在推出市场的初期并没有过分向出行市场倾斜。
因此它们在配置体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均衡性,不会特别照顾驾驶者,也不会特别照顾乘客。
比如 AION S,当初只要购买中配车型即可获得主驾电动调节座椅,且可选前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驾驶座位置记忆功能。
12.3 英寸的多媒体中控大屏支持车联网、语音识别控制、OTA 升级等主流智能车机的各类功能。
高配车型更有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和车道保持辅助、360 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全速自适应巡航等非常实用的配置。
至于 AION Y,在新车发布时更是将百变空间作为宣传重点,为新车提供了可放平的前排座椅靠背,为车主提供了车内移动放映厅、座椅秒变大床等特别使用场景。
这两款车型自发布之时起就已经不是一款仅专注于出行服务的产品,而是兼顾普通消费者各类需求的普通车型;它们的出行服务用车形象仅仅是由于广汽埃安与各出行服务公司达成的合作关系,让它们经常以网约车、出租车的身份出现在街头而逐渐形成的。
尤其是广汽埃安在 2021 年还推出了 AION S Plus,通过采用变色玻璃的全景天幕以及被许多人称赞具有 " 高达感 " 的全新外观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自身作为普通市场优质电动车的身份,通过这些造型方面的区隔,让这款车型可以实现出行服务与普通消费两个市场 " 通吃 "。
因此在教授看来,如果比亚迪想要让 D1 在普通消费市场也取得成功,那么他们也许应该考虑一下在推出改款车型的时候再优化一下车型设计,比如增加第三排座椅、优化配置、调整外观设计等,让消费市场版本的 D1 和出行市场版本的 D1 相互形成区隔。
这样一来,结合比亚迪本身的品牌号召力,D1 或许就能成为市场上一款广受欢迎的家庭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云海听松
关注
主题数219
2022年中国商用显示市场出货量达到901万台
阅读 5877
92岁巴菲特不懂新能源?错过特斯拉,投石油股亏26亿,还遇“庞氏骗局” ...
阅读 4194
余承东独掌华为汽车,华为汽车热身该结束了
阅读 285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