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将挑战特斯拉?!卫星互联网行业重回视线,民营航天企业大步向前 ...

123457898 2022-9-8 16:45:13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SpaceX再获美国亿万富豪1亿美元投资的消息,让资本再次聚焦卫星互联网这一赛道。
近期,我国多家卫星互联网相关公司也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华泰证券报告指出,我国商业航天赛道2011至2021年总披露融资额超243亿元,我国商业航天处在“政策放开,资本流入”的黄金时期。
据国泰君安证券相关研究测算,未来10年,国内低轨卫星数量有望达到3000-6000颗的水平,203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总体市场可达到千亿规模。
最能挑战特斯拉的公司!
卫星互联网产业空间巨大
近日,美国亿万富豪、巴伦资本创始人兼CEO罗恩·巴伦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战略投资了1亿美元。巴伦称,对SpaceX的投资是他近期最大的手笔,此前他已参与过SpaceX的几轮融资。
巴伦称,特斯拉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而最能挑战特斯拉的就是SpaceX。
“最能挑战特斯拉”的这一称号,让市场对卫星互联网的产业空间产生无限遐想。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卫星产业在航天产业中的占比超过70%,是航天产业的发展主体。卫星产业链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这四个分支,其中市场容量较大的是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领域,分别占卫星产业营业收入的51%和42%。
8月27日,SpaceX一枚携带54颗“星链”卫星的猎鹰9号火箭升空,这是今年第24次“星链”卫星发射,至此,SpaceX已经发射了3162颗星链卫星。同日,SpaceX发布消息,“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已在挪威上线运营。
回到国内,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卫星发射方面也屡获进展。8月9日,星河动力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这是我国首家三次连续发射成功的企业。随着此次发射成功,谷神星一号火箭将迈入规模化商业发射交付阶段。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发展起步于2015年。华泰证券报告指出,回顾近几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在火箭发射(星河动力)、火箭可回收技术研发(深蓝航天)、低轨星座(银河航天)以及高速航天器(凌空天行)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概念范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展望未来,华泰证券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星网逐步开展网络建设以及吉利卫星、银河航天、蓝箭航天等骨干企业的参与,2023年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大年。
资本瞄向卫星互联网
近10年融资额超243亿元
逐步放开的政策和广阔的市场,让资本也瞄向了卫星互联网这个浩瀚宇宙。
不仅SpaceX屡获融资,我国多家民营商业航空企业也持续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
8月17日,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普华资本和启赋资本投资。据悉,星辰空间是一家以空间推进技术为核心能力的商业航天高科技创业公司,产品研发能力覆盖了霍尔推进、离子推进、化学推进、空间流体管理等。
8月16日,卫星激光通信设备研制商——氦星光联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距离天使轮系列融资仅6个月。据悉,Pre-A轮由中关村发展前沿基金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和首业资本再次跟投。该公司透露,PreA+轮也已接近尾声。
氦星光联是中关村发展前沿基金重点布局的又一家卫星核心部组件企业。中发前沿基金投资总监张家炜表示,核心部组件的技术迭代及量产可实质性降低商业航天的成本,这也是民营企业参与商业航天的核心价值。
不难发现,资本正在逐步重视民营卫星领域内的初创公司,以IDG、经纬、高榕、顺为、君联、五源资本、险峰等知名风险基金纷纷大步进场。以中国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银河航天为例,其背后集齐一众头部风险投资机构。当然,这个领域还少不了有强大产业背景资本的关注。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公开表示,在扎根一个地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放眼浩瀚的宇宙,那里有无数个星球。人类应该以更加大胆和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与加快探索太空世界与宇宙未来。
具体到行动上,吉利于2018年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开始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时空道宇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加速中国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
《近十年我国商业航天赛道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商业航天赛道融资事件数量从2015年起开始翻倍,从15起上升至29起;2016-2017年实现第二次跳跃,达到45起、46起;2018年为历年第一高,达到62起;2019-2020年出现回落,但仍保持在40起以上。
华泰证券报告则指出,我国商业航天赛道2011至2021年总披露融资额超243亿元,我国商业航天处在“政策放开,资本流入”的黄金时期。
但硬币的另外一面是,随着这个领域的钱越来越多,估值也水涨船高,如果企业盈利跟不上,到后来很可能变成“一地鸡毛”。有投资人认为,大量资本投向卫星产业有些盲目。行业中的技术创新一直在发展,但匹配技术落地的商业发展却很缓慢,甚至没有充分激活市场需求。
来源:创业资本汇(ID:chuangyzbh)
编辑:叶舒筠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