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破局“贵电” 有车企亲自上阵探矿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破局“贵电” 有车企亲自上阵探矿
[ 复制链接 ]
李墨285
2022-11-19 22:02:55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黄琳 赵毅 深圳报道
“‘缺芯、贵电’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挑战。今年1~9月,长安汽车因为‘缺芯、贵电’损失60.6万辆汽车产能,特别是一系列新能源智能化新产品。”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如是表示。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按下加速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10月产销分别达到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市场占有率达到28.5%,再创新高。
而上海钢联最新数据显示,纯电车型所需的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电价格再次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5000元/吨,均价报58.7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5000元/吨,均价报57.5万元/吨,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原材料价格飞涨,上游动力电池厂商不断拓展新市场的同时,下游整车厂正不断思考应对方案,包括拓展多元化供应商、亲自上阵探矿等。同时,整车厂也在着手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通过合资、收购等形式与产业链企业合作,保障并稳定关键零部件供给,改善并优化成本结构。
车企求解“贵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双双突破历史新高,整车厂的利润却不见起色,“贵电”导致的成本压力让整车厂“坐立不安”。
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谈及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时,提及“产业链整体风险抵抗能力不足,碳酸锂等价格波动带来很大影响”。
同样在该论坛上,朱华荣谈及动力电池涨价时表示:“从我们掌握了解的情况看,这一轮涨价我认为是资本的恶性炒作,部分卖家惜卖,买家囤货,中间商囤积居奇,使电池的价格一路飙升。”
针对“贵电”,朱华荣建议汽车行业要在国家部委的支持下,依法开展一次反暴利行动,坚决打击国内外个别企业对原材料的囤积与炒作,整治电池行业乱象。企业内部则要加强一系列标准化的工作,提升通用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对此,在该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指出,要确保新能源汽车关键资源的供应,打击投机炒作等不正当行为。
而小鹏汽车则采用“分散合作”的形式破局“贵电”。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此前曾表示,公司一直专注于增加与几家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合作,以补充全新SUV小鹏G9的推出。
其表示:“小鹏汽车已多元化安排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不再是我们最大的材料供应商。我们已经与几家优质电池供应商合作,例如亿纬锂能、中创新航。”
除了提出建议及多方合作的方式,为摆脱中间动力电池商对产业链的影响,广汽集团选择亲自下场“挖矿”。据悉,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部件与狮溪煤业、遵义能源将设立合资公司,拟设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相关矿产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的投资管理经营。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由车企与矿企共同设立,其中广汽部件持股47.5%,狮溪煤业持股47.5%,遵义能源持股5%。三方将有序推进合资公司取得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铝多金属(锂资源)矿床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并实施矿产地质勘查及后续采矿权的获取。
未来3年动力电池或将产能过剩
近期,国家自然资源督察集中调研座谈会指出,要促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等。随着动力电池需求越来越大,动力电池厂商无惧原材料涨价,对开发和业务拓展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0.5GWh,同比增长98.1%,环比降低3.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9.7GWh,占总装车量64.4%,同比增长133.2%,环比降低3.6%。
其中宁德时代以14.76GWh的当月装机量排位第一,市场份额达48.33%。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宁德时代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表示,碳酸锂价格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必须面对的痛点,除了建立完善产业生态外,还需要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来解决,而宁德时代欲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暴增问题。
除了宁德时代,欣旺达同样也在抓紧研发新型电池技术。此前,欣旺达发布的超快充电池SCF480,体积利用率突破72%,充电功率高达480kW,充电10分钟续航可以超400公里,未来产品续航里程可以从700公里迭代提升至1100公里。
与大多数电池厂商一样,欣旺达也在加速扩张。最新公告显示,欣旺达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将为德国大众HEV项目量产供应动力电池包系统。目前,欣旺达的HEV电池产品已与国内有HEV需求的大部分车企展开合作,并已开始批量交付。
此外,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还拟与枣庄高新投等5家政府平台企业,通过合伙企业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向山东欣旺达投资30亿元,投资款分三期,各期分别为10亿元,用于山东欣旺达采购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中,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占25%,投资7.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11月,欣旺达还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海外镍、锂等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冰镍、锂资源产线。为获取海外发展等所需资金,当月,欣旺达发行的全球存托凭证(GDR)已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共计2875.9万份,对应的基础证券A股股票约为1.438亿股, 发行价格为15.3美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40亿美元。
随着动力电池厂商争相扩产,产能过剩成为近期行业争议的热点。高工锂电测算,2022~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90GWh、850GWh、1010GWh,而这3年电池厂商建成产能分别为1000GWh、1550GWh、2200GWh,其中有效产能分别为800GWh、1200GWh、1600GWh,超过出货量。
在11月中旬的高工锂电年会上,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将由2021年的183%降至117%,而未来3年或将进一步下降,同时,未来3年电池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伴随着周期性过剩,仅市场前十的电池厂商能保持产能紧平衡。
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当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遇上“贵电”等问题,整车厂正加速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以掌握核心零部件。11月,广汽集团与广州产投集团就组建百亿级汽车产业基金、布局和引入产业链项目等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双方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合作:一是在广州产投集团牵头组建的1500亿元广州产业母基金下,探讨设立300亿元广州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助力广州培育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二是共同搭建“链主企业+产业基金+龙头项目”联动模式,投资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具备产业协同效应的优质项目。三是合力推动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在能源生态、智能出行、金融保险、汽车试验中心、产业研究等领域探讨合作机会。
此前,广汽集团与广州产投集团已多次合作。广州产投集团累计出资近60亿元支持广汽集团及旗下广汽埃安、如祺出行、众诚保险公司发展,已成为广汽埃安外部最大的战略投资者。广汽集团将在资本端、项目端进行互补。
当前,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已成为车企转型的重点。除了广汽集团与广州产投集团达成合作,长安汽车拟通过收购的方式,将其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份比例由40.66%提升至51%,加速新能源转型。收购完成后,长安新能源将成为长安汽车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对长安汽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实现控股后,长安汽车与长安新能源在研、产、供、销、资金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将得以加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李墨285
关注
主题数83
光耦合器输入驱动电路的LED电流分流技术
阅读 6577
安全带卷收器存隐患 斯巴鲁召回部分进口森林人
阅读 3403
收评:三大指数放量大涨 两市成交再破万亿
阅读 315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