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解析|特斯拉“刹车失灵”背后,没那么“简单”?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解析|特斯拉“刹车失灵”背后,没那么“简单”?
[ 复制链接 ]
9爱乐9
2022-11-21 19:02:09
近期,关于潮州“特斯拉刹车失灵”,的确闹得有点出乎意料。其实,早在11月6日,我们就在车主群看到车主的相关聊天记录了,直到11月13日才开始发酵,各大网络平台也开始呼吁以这个热点进行讨论创作。
当然,我们内部也沟通了这方面的问题,只不过在没有确定的鉴定结果之前,为了客观严谨,我们一致保持不讨论、不轻易发言的态度,因为在实情没弄清楚之前,大家很容易被社会舆论所带偏,反而忽略事情的本质。
而在此期间,我们也开始反思,就是这次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背后,到底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确,从近几年开始,关于特斯拉的各种“纠纷”案例,为什么到最后,往往都是不了了之呢?
想必,这也是大家所疑惑的地方,因为关于特斯拉的各种事故纠纷,相比于其他车企,往往更容易被放大激化,甚至引发大家对于新能源的顾虑。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就这个问题,从结果导向的角度上,简单地讨论一番。
是特斯拉“刹车失灵”,还是驾驶员“车辆失控”?
首先,针对这次潮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最大的争议无非就是对于责任的划分。所以,我们不妨从结果导向上分析,看看最终会呈现出一个怎样的局面。
第一种,就是驾驶员本人负主要责任,如果不存在特斯拉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即刹车失灵),就目前2死3伤的情况,驾驶员应当被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刑事责任,并赔偿受伤人家属抚恤金及其他赔偿的民事责任,数额大概在300万以上(据法律专家分析),而驾驶员所购买的保险,三者只有300万,理论上车主还要应承担保险外的赔偿(保险将依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种,就是特斯拉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即刹车失灵),那么驾驶者本人将不承担主要责任或承担次要责任,特斯拉将对事故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具体责任比例需要根据具体情形确定)。
重点来了,对于车主来说,这完全是1和0的区别,要么就是承担主要责任(赔钱等),要么就不承担责任或承担次要责任。而回到特斯拉身上,如若真实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后台数据造假和EDR数据篡改的可能性(理论上不可能,文下有分析),一旦落实,特斯拉将会承担巨额赔偿,以及信任危机。更重要的是,相关缺陷的产品,可能会涉及大范围召回或者停产,甚至会引发退市的风险。
所以,从责任范围来看,无论是驾驶者个人,还是特斯拉等一众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所带来的后果,都将是难以接受的。当然,作为参考,可以结合最近“特斯拉起诉郑州温姓车主胜诉”事件,从结果上来看,被告人温先生公开道歉、并赔偿1万元。不得不吐槽,如果仅仅从赔偿数额上看,造谣的成本真的很低。
背后的真相,真的是一场商业阻击么?
针对这次潮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除了责任纠纷之外,其实更为关注的是背后的“阴谋论”,有的人怀疑此次事件发酵,可能与去年“上海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一样,其背后可能有团体恶意策划。所以,我们不妨从“市场”的角度,看看最终会是一个怎样的趋势。
首先,我们还是来简单阐述一下特斯拉的情况。目前,特斯拉已经连续两次下调价格,第一次是10月24日的大幅调价(最高可减3.7万元),第二次是11月8日的限时提车保险补贴方案(最高可减8000元),相当于变相降价。特斯拉的这一系列操作,其目的性不言而喻,大概率就是为了收集订单量,完成四季度销量目标。
但是,最近也恰好发生了两件事,也堪称特斯拉的“黑天鹅”。首先,就是传言Model 3会最低降至21万元(理论上不现实),这对于特斯拉收集订单是很不利的,结合目前26.59万元的售价,往往会让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选择再次观望。然后就是本次“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从某种程度上看,它将会进一步影响特斯拉第四季度的订单量。
所以,从商业角度上来看,随着最近“造谣特斯拉再次降价”、“特斯拉刹车失灵”等黑天鹅事件的发酵,将会阻击特斯拉完成销量目标,的确像是一场商业阻击。不过,对于这点,笔者还是有些不认同,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博世iBooster制动系统
简单来说,刹车失灵的关键就是博世的iBooster制动系统,据了解,目前iBooster除了特斯拉全系使用,国内的其他新能源车企也在使用,包括大众、保时捷、本田、蔚来等车企,比亚迪也算是国内最先使用的。
所以,如若“特斯拉刹车失灵”真的存在,这不仅仅是对于特斯拉,对于整个新能源产业,将会形成很大的冲击,至少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对于新能源车,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他车型,都会打上“危险”的标签,从宏观角度来看,何来此消彼长一说。
关于车辆数据,到底是开放还是不开放?
或许,关于潮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的纠纷,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恐怕还是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顾虑,这就涉及到行车数据,包括“黑匣子”EDR等数据的归属问题。在此次“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中,潮州特斯拉车主家属也表示:“若拿不到行车数据,不会承认鉴定结果。”。所以,关于行车数据的留存和归属问题,也是这次事件的争议点。
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EDR?英文全称Event Data Recorder,国内叫做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太深奥了么?其实也简单,换个说法,就是汽车“黑匣子”,用于记录车辆碰撞相关的数据,比如碰撞前后一段时间汽车的速度、加速度、方向盘的转向角度、刹车踏板、油门/电门的动作等等。
目前,在我国工信部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已经明确要求从 2022 年 1 月起,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配备 EDR 系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特斯拉有没有EDR数据篡改的可能性?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没有法院或相关部门的允许,EDR 数据是禁止篡改和导出的,只能用特定的工具导出,而且擦除/修改起来难度极大,大可放心。所以,针对这次潮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只需耐心等待第三方鉴定结果即可。
当然,关于其他行车数据的开放和保留,这也是车企和消费者沟通的关键,或许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所保留就意味着有所隐瞒,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正如潮州特斯拉车主家属所表示的那样:“若拿不到行车数据,不会承认鉴定结果。”
或许,消费者在意的不是个人数据的所有权,而是个人隐私的所有权,从某种程度上看,数据的彻底公开,信息的完全对称,也许就是解决纠纷和误导的关键。
车友观察: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新能源成长环境
有的人说,中国的新能源成长起来了,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新能源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了,已经不需要特斯拉这条“鲢鱼”了,但真的是这样?
显然,与其他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确拥有令人羡慕的体量优势。但是,我们依旧没有实现新能源全产业链的独立,譬如在高新材料,芯片等领域,依旧被“卡脖子”。而在消费市场上依旧需要国家的扶持、补贴。试问这样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何谈强大、何谈走出国门?
至少,现在来看,特斯拉依旧是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的“鲢鱼”,面对它在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我们的确还有很多要追赶的地方。或许,通过特斯拉“刹车失灵”,那些誓言赶超的对手们,是应该反思一下了。
最后,关于刹车失灵,不要做过多的猜测,其实更应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关心受伤者家属的情况(2死3伤真的很惋惜),而不是参与到特斯拉、驾驶者家属双方的纠纷之中。再者,无论是车主还是准车主,其实大家都是受害者,谁都不愿意处于这种恐慌情绪当中,安心等待鉴定结果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9爱乐9
关注
主题数28
24小时还没出广东,男子开特斯拉返乡堵到电量耗尽,加价2000元叫拖车 ...
阅读 3062
焦点分析|英伟达又逼走一个车企,自研芯片箭在弦上 ...
阅读 2960
原创 沃尔沃来“电”了 概念车Concept Recharge首发亮相 配激光雷达 ...
阅读 236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