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新能源高管人事「地震」,车企三季度业绩遇寒气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新能源高管人事「地震」,车企三季度业绩遇寒气
[ 复制链接 ]
湘军
2022-11-29 00:01:37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节点 AUTO ,作者|电动机
三季报后,北汽蓝谷、长安汽车阿维塔二位女将下台。
北汽蓝谷子品牌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阿维塔科技首席营销官王蔺,二人均主管营销,此时不约而同的离开并非巧合。北汽蓝谷、长安汽车阿维塔两家车企作为新能源转型的 " 利剑 " 在各自车企集团里备受重视,然而,极狐汽车销量不佳,而阿维塔新车上市 " 只闻打雷声不见下雨 "、吊足了市场胃口。
她们的离职,与 " 卖车 " 之难密切相关。
没有销量,就失去了一切。在其他上市车企中同样适用。
当上市车企再发季度考试成绩单,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 12 家 A 股整车上市企业中,仅 4 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佼佼者如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高达 350.26%,比亚迪即将反超上汽集团成为 A 股第一车企;5 家车企出现亏损,垫底者如北汽蓝谷净亏损达到 13.18 亿元。
最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各家车企究竟表现如何?如今的头部似乎并不能稳坐钓鱼台,而众泰、海马、江淮、力帆等尾部车企也在新能源的浪潮里寻找自己的定位,它们是否能彻底告别破产重整?
三季报后
极狐、阿维塔为何 " 换帅 "?
传统车企推出新能源品牌作为转型排头兵,然而,除了广汽埃安等个别品牌,多家车企存在着诸多难题。
卖不出去,是最大的障碍。
北汽蓝谷和长安汽车阿维塔在三季报发布后,均发生了重大的人事调整。这或许并非巧合。外界猜测与出炉不久的三季报业绩有较大关系。
11 月 7 日,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宣布离职,其工作交由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樊京涛接手。几天后,三位新高管上任,组成了北汽蓝谷新班底。离开一位,上任三位。北汽蓝谷这把押上了重兵。
自 2021 年中旬以来,极狐汽车高管团队历经几番调整。而王秋凤以媒体人身份,从腾讯汽车跨界转型加入北汽蓝谷,力抓极狐汽车营销事务,上任后先后冠名崔健、罗大佑演唱会。然而,其对营销拉动作用似乎并不显著。
王秋凤从媒体跨界而来,而阿维塔科技首席营销官兼用户发展中心总经理王蔺,则拥有在高端消费品领域丰富的经验,在履新近 2 年后,在首款新车阿维塔 11 上市的前夕也离职了。
节点 AUTO 认为,从二人背景来看,任命她们都是从营销破圈的思维出发,但是破圈并不容易。极狐和阿维塔都绑定了华为,阿维塔迟迟无法交付,极狐销量受挫。
前三季度,北汽蓝谷净利润垫底,亏损 35 亿元,与此同时,销量迟迟难以实现突破。长安汽车在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190.56 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19.29 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 10.12%,相比于比亚迪全面电动化等激进转型派,长安汽车尚有较大的差距。
那么,换了高管是否意味着就此焕然一新呢?
在二季报发布后,东风岚图今年 7 月宣布了多项领导班子成员任免调整:原长城汽车欧拉品牌营销总经理余飞,任岚图汽车的首席品牌官 CBO。原极氪汽车高管刘展术也加盟,担任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品牌与市场营销板块。这也是岚图汽车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
实际上,回看最近几个月岚图的销量,相比 7 月 1793 辆,10 月岚图共交付 2553 辆,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节点 AUTO 认为,高管频繁变动,则军心不稳,除非有力挽狂澜者开拓进取,否则难以扭转颓势。
当引进跨界营销高管不可行,北汽蓝谷换上了北汽的老将。但是往往传统车企管理思路,与新能源车企的一些打法存在天壤之别。一定程度上,这是基因层面的差异。据腾讯 " 潜望 " 采访一家传统车企营销副总裁了解到,他们内部曾深度研究了蔚来 App 的高活跃度以及蔚来车主的 " 带货 " 能力,发现这两件事真的学不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者模式的不同,传统车企一般不与用户直接接触,主要通过经销商这个中间环节。
销量上不去,不仅仅是以上几家车企,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车企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差别较大,
大部分车企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在 60% 左右。
1-10 月,比亚迪销量为 140.29 万辆,同比增长 158.52%。而比亚迪 2022 年的目标定为 120 万辆,目前已经超额完成。1-10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 203.75 万辆,同比增长 20.8%。相比年初 243 万辆的目标,本年基本完成任务。
不过大部分车企整体销量下滑,受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多家年度销量完成率均未达标。
如今 2022 年已进入四季度,长城汽车却离年初定下的 190 万辆的目标相距甚远;上汽集团 1 — 10 月,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整车 427.35 万辆,同比仅仅增长 1.72%,而 2022 年全年的销量目标是 600 万辆,完成目标困难。
车企在年初制订目标时,新能源车型均承担了不小的比例,然而,芯片短缺等直接冲击了销量增长,而整车制造本身就是规模经济,规模越大则 " 抗寒 " 能力越强,反之将会发展受限。
2019 年 11 月 4 日,时任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曾表示,车企20万辆规模下降5%,净利润就可能下降10%;10万辆规模下降5%,净利润就可能下降 15%以上。
一旦销量上不去,业绩压力也会陡升,问责高管也成为必然。
比亚迪一骑绝尘
三季度后 A 股车企阵营大分化?
登陆资本市场,则投资人对企业业绩要求严格。北汽蓝谷作为一家初创新能源品牌在这方面其实比较吃亏,转型前期巨亏全部暴露在残酷的二级市场。
节点 AUTO 认为,倘若将极狐汽车、广汽埃安、东风岚图、上汽智己等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财务表现拉平来看,亏损是常态,几家并不存在天差地别的距离。
因此,对于上市车企的评价,应当更多看其自身的成长速度,而少一些横向评比。
如果整体来看,A 股上市整车企业 12 家,三季度营收最高的超过 2000 亿,最低不到 2 亿。上汽集团、比亚迪等在营收方面有明显优势,ST 众泰、
海马汽车等则在破产边缘。
从第三季度来看,实现营收增长的有 9 家企业,实现归母利润增长的有 7 家企业。上汽集团、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位居盈利前三名,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126.49 亿元、93.11 亿元和 81.60 亿元,成为前三季度三大赚钱车企。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经超越过去三年的利润总和。而上汽集团则出现了前三季度营收收和利润双下滑的局面,A 股车企老大被比亚迪反超几乎成为定局。
与此同时,北汽蓝谷垫底,和华为合作推出问界的赛力斯倒数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
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 118 万辆,以较大的优势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同比增长 249.56%,一骑绝尘。
比亚迪从三大最热销车型宋、秦、汉来看,比亚迪的销量最多的是宋家族(宋 Pro 起售价 13.88 万),销量其次的是在轿车市场上的秦家族(秦 Plus 车型仅卖出 10 万出头)和汉家族(汉 DM 的售价吧 , 入门版售价高达 21.58 万元),10 月双双突破了 3 万辆。
可以看出,比亚迪低端车型宋、秦仍然是主力,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两款相对高端车型的畅销。
汉、唐作为比亚迪相对高端的系列,其主销车型价格基本都超过 20 万元。第三季度,比亚迪汉卖出 8.32 万台;比亚迪唐则卖出 3.77 万台。比亚迪汉、唐为代表的车型正在扩大比例。
长城汽车尽管位居前三,但在营收增长方面出现并不突出。
2022 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 373.46 亿元,同比增长 29.36%,净利润为 25.6 亿元,同比增长 80.74%。
虽然如此,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 80.23 万辆,同比下滑 9.25%,其中,仅仅越野 SUV 品牌
坦克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哈弗下滑幅度最为明显,同比下滑逾 16%。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转型方面表现如何?2022 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的欧拉、插电混动的魏和哈弗)销量为 9.69 万辆,同比仅仅增长 14.31%。
这一增速相比于比亚迪等其他玩家来说,明显较低。
除了头部车企,众泰、海马、江淮、力帆,它们在新能源这波机会里有没有立足之地?这些 " 老车企 " 相比过去有了新的面向。
在新能源浪潮汹涌下,众泰汽车主要产品仍是燃油车,掉队迹象明显,不过市场似乎仍对其寄予希望。
前三个季度众泰汽车亏损了 4.17 亿,营收也仅有 4.86 亿,而负债总额高达 46 亿。10 月 31 日,众泰汽车宣布整车业务恢复,第一个复产的车型 T300 已于 2022 年 10 月 20 日在永康基地成功下线。不过,该车型相比 5 年前的 T300 变化并不明显。虽然如此,风险警示已被撤去,"st 众泰 " 变回了 " 众泰汽车 ",从 10 月 31 日的 4.51 元大幅上涨,至 11 月 21 日收盘达到 6.33 元。
力帆汽车自 2020 年底重组,由吉利汽车李书福掌舵。旗下枫叶汽车以卖出租车为主。尽管力帆和吉利合作推出了睿蓝汽车,但力帆汽车主要负责代工部分。如此看来,力帆汽车作为吉利汽车的唯一上市品牌,却只是充当其代工厂的角色。不过,2022 年前三季度,力帆科技营收约 53.09 亿元,同比增长 10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52 亿元,同比增长 206.18%,有起死回生的迹象。
海马汽车前三季度营收 17.3 亿,比上年同期增长 50.38%。不过,这一增长不少来自 " 卖房 " 收入。
然而,还是未能补上亏损的窟窿,前三季度海马汽车亏损 1.95 亿,同比亏损拉大。早在 2017 年度、2018 年度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在破产边缘,此后的三年海马汽车多次卖房自救。小鹏汽车一度成为海马汽车的救星。双方自 2017 年开启的代工合作自去年结束,海马似乎失去了靠山。
和上汽集团、北汽蓝谷类似,在营收和净利润同步下滑的另一家车企是蔚来的代工厂江淮汽车,由盈转亏。
江淮汽车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276.01 亿元,同比下降 10.4%;归母净利润 -7.84 亿元,上年同期为 1.9 亿元。此前,江淮从蔚来汽车处获得的收入逐年增长,据蔚来汽车在年报中披露的数据,2019 年至 2021 年间,分别向江淮汽车支付约 4.41 亿元、5.32 亿元和 7.15 亿元,近三年累计支付约 16.87 亿元。今年来看,似乎并不乐观。
新能源转型难,
破局终究靠研发?
这些上市车企除了比亚迪、北汽蓝谷以及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占比较重外,大部分车企的转型仍然在路上。
研发投入是判断各家转型决心和力度的一大指标。各车企研发费用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在增加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等技术的研发投入。
上汽集团的研发投入最高,为 126.64 亿元;比亚迪三季报中的一大亮点恰是研发费用,2022 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 108.7 亿元。与之相比,2021 年,公司全年的研发费用也高达 79.91 亿元,实现了大幅度上涨;而营收排在倒数的江淮汽车,在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达 10.57 亿元,同比增长 12.96%。与之对比,北汽蓝谷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却仅有 6.27 亿元,同比下滑约 4%。
此外,长城汽车前三季度研发总投入则为 85.44 亿元,同比增长 64.74%,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 8.59%;长安汽车在研发费用上的支出也明显上升,其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 34.42 亿元,涨幅达 65.09%。二者发力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等转型 " 技能点 " 可谓不遗余力。
如今看来,阿维塔、极狐绑定了华为,效果并不如赛力斯,因为缺乏华为渠道的加持等。上汽智己 / 非凡等新品牌,销量如何能让市场买单,仍然任重道远。
节点 AUTO 认为,传统车企除了面向新能源发起自我革命,还要和 " 蔚小理 "、零跑、哪吒、威马等新势力角逐。当转型发令枪响起,一些抢跑者夺得了先机,比如广汽埃安即将发起 IPO,而在 " 资本寒冬 " 下东风岚图也在前几日拿下 A 轮融资近 50 亿,开启上市之路。
新一代车企正在登陆 A 股,代工厂、燃油车企们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可以预见,未来,随着转型步伐加速,一批优质 A 股车企或将现身,改善二级市场车企的整体形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Lily8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比亚迪就是大量买水军,发各种评测有利视频,拦截不利声音。你看现在比亚迪喷白粉事件没了吧,你相信他那个混动,电动。无非就是退补前冲一把
2022-11-29 01:01:48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湘军
关注
主题数31
男子酒吧调戏隔桌女孩,男老板 2 次劝阻不成愤怒掀桌,警方回应:会去核实 ...
阅读 2987
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0.5GWh,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在磷酸铁锂领域“棋逢对 ...
阅读 2858
超特斯拉中国200%!比亚迪新能源车单月狂卖超21万辆
阅读 249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