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自游家,就地解散?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自游家,就地解散?
[ 复制链接 ]
科林回拔
2022-12-5 14:56:29
假如传言为真,那也太魔幻主义了吧。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朱锦斌
“听说牛创解散了?”
“的确凉了,众泰的工厂已经清场。”
“实习生已经全裁员了,月底裁试用期的工人,这一裁就剩下三分之一的工人了。”
日前,坊间突然传出一系列消息,魔幻得有些令人难以置信。起初,还以为是牛创新能源更名“火星石科技”的陈年旧事,不曾想,随着故事的层层递进,似乎最终真的指向了那个离谱的答案——自游家撑不下去了。
知情人士称:李一男做出决策,公司关门,人员遣散,各部只保留个别人员处理“后事”,现在还在制定遣散方案,一两周内正式执行。
短短50字,信息量却不少。尽管字里行间,处处充斥着草率与fake news的意味,但当笔者与相关人士进行信息确认时,其表现出来的讳莫如深、左顾而言他,不得不让人怀疑,自游家似乎真的出现了问题。
意料之外,又有点情理之中。
在今年10月的自游家上市发布会上,李一男作为“配角”登场,携手火星石科技,意图为自游家赋能。而自游家也就此转变成为大乘汽车旗下,一个新晋的“子品牌”。
本来还在吐槽,30万元左右,又没有突出特点的自游家NV,究竟想卖给什么人。但市场的有趣之处便在于,只要有人卖,总会有符合需求的人去买。换句话说,再不济,已经能够量产上市的自游家,比那些PPT造车的不强得多?何至于走到“就地解散”这一步?
难道,真的是被造车资质拖累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自游家NV新车上市前夕,牛创新能源宣布,为避免混淆“NIUTRON”“自游家”品牌,公司正式更名为“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而“NIUTRON”和“自游家”,则是由大乘汽车注册的品牌名,含糊地将李一男、火星石科技其中的从属关系,“择”了出来。
以此为铺垫,自游家的新品发布会上,官方也一直在强调,自游家的生产资质,来自大乘汽车。但不曾想的是,大乘汽车本身就已是病入膏肓、毫无头绪。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情况是,李一男为首的小牛系,似乎接手了大乘汽车的烂摊子,但又似乎没有完全接收。
站在自游家的角度,用大乘汽车的资质与生产能力,当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毕竟之前也因为生产资质的问题,与北汽不欢而散。但大乘汽车作为众泰系的一员,除去供应商的历史遗留问题之外,还有其它问题。就比如本次“自游家解散事件”的源头,指向的就是“资质未过审”。
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对造车资质的审核,基本上是牛创新能源(现:火星石科技)的一方在跑,而大乘汽车的人则是充当木偶人,试图“逢场作戏”。但工信部并没有那么好过关,最后的结果是“再研究研究”。
可意想不到的是,自游家竟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带病闯关”,开了新品上市发布会,先斩后奏。
知情人士还表示,在这整个过程中,工信部曾经通过常州政府向李一男传话,意思是,“先不要开发布会,资质审核还没有过,低调一些”。但也不知道是因为箭在弦上、着急变现,还是其它原因,自游家的上市发布会依旧如期举行,进而有了如今的尴尬局面。
于是乎,原定于12月交车的自游家NV,能否正常推进,已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更不要说如何与“越打越凶”的理想、问界竞争,争夺增程SUV的市场份额了。
难道是,李一男的心思,本来就不在造车上。
在曾经自游家NV试制车鉴赏活动上,不知是面对车圈媒体的轮番轰炸无所适从,还是本身处事方式就是这般直接。许多时候,面对一些提问,李一男总是在用“没有”、“不知道”、“无法告知”等短句进行应答。
当被问及怎样应对创业并不成功的风险时,李一男丝毫没有犹豫地说道:“失败,至少把供应商的钱还清。”
大厦将倾之时,面对看似已经走向末路的自游家,不知道一语成谶的李一男,是否依旧有底气、有能力高喊“债务自由”。
这一答案未知,但从自游家的现在表现来看,似乎并不能承接好“王冠”的重量。
先活下来,再走下去
蔚来、理想、小鹏,甚至是“大魔王”特斯拉,都曾经遭遇过造车路上的各种困境。然而不管是李斌被叫做“最惨的人”,还是何小鹏现在为挽颓势,大刀阔斧地改革,都表现出了一种态势——先活下来,再走下去。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但除去特斯来、比亚迪等强势车企之外,哪怕是蔚来、理想、小鹏这样,已经有明确市场空间的新势力,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迎接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市场考验、行业挑战。
更不要说,自游家、爱驰、天际、恒驰、威马等,已经一只脚迈入ICU的造车势力。如果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快打快,而是在坐等政府救市、国资接盘,那么必然只剩下死路一条。
退一步来讲,假如自游家“就地解散”的消息为真,其所形成的风暴,足以引发连锁反应,将一大批不思进取的、所谓新势力的造车企业,拉下神坛。原因很多,可能是生产资质,也可能是成本难控,亦或是疫情、原材料上涨、产品力不足等等,但结果却会出奇的一致:破产清算。
与自游家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不过没有自游家来得那般迅猛、草率而已。不管是蔚来的产能、供应链问题,还是理想的产品质量问题等,都有可能成为其“满盘皆输”的隐患所在。
再比如近在眼前的,小鹏汽车足够强吧,但G9车型失利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一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清楚地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果断断尾求变。
不仅进行了一轮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也辞去了董事会的执行董事职务,以将工作精力更加聚焦于产品本身。
何小鹏则在第三季报电话会议这样说道:“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汽车企业不应该只考虑顺境,而是要更多地思量如何在逆风的情况下,安全稳定地成长。”
自游家“就地解散”事件,是否会成为本次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的导火线,犹有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如今的整个市场,已经在疫情、边缘政治、芯片荒、上游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下,走向了新的阶段。
不仅仅是特斯拉、比亚迪冲锋在前,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紧随其后,问界、深蓝、埃安、阿维塔等传统车企孵化出的新品牌,更是愈战愈勇。但这一欣欣向荣景象的背后,终归掩藏着不少的隐患与挑战。
产品为王,营销为技,车企本身产品的“卷”,以及各种全新营销方式的无孔不入,培育了消费者更加先进的用车视角。再加上小米、集度、华为等第三代造车势力的加入,没有人可以确定,究竟谁能够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那将是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未来,只不过,如果自游家就此一蹶不振,真的已经没有了前进的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科林回拔
关注
主题数88
“被诱导买车险、索要4千多赔偿”,三亚租车黑幕曝光后,6人被刑拘 ...
阅读 3931
俄罗斯汽车市场大洗牌,中国人正在接下所有
阅读 3402
特斯拉这种“降成本”奇招,国产车企学不来
阅读 291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