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智能汽车,毁于“智能车机”?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智能汽车,毁于“智能车机”?
[ 复制链接 ]
冰川2017
2022-12-11 16:12:45
本月初,某车企用户反馈,遇到了车机频繁断网、重启,各种障碍代码随机出现等问题,甚至导航和CarPlay都不能用了。最严重的是,部分汽车车辆无法启动形势。该事件曝出后,车企立刻作出回应,汽车确实存在问题,将于近期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虽说车企迅速回应并及时处理问题,但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部分网友的关注和担忧,毕竟汽车不是别的东西,大面积车机BUG很可能影响到用户的日常出行。若是出行途中遇到BUG,还可能导致乘客陷入危险境地。
例如某蔚来车主在App发文称,出差时不小心给ES8远程升级,中途无法停止,导致汽车在马路中间停了一个多小时。特斯拉多次出现驾驶过程中中控死机、黑屏问题,都给用户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车机系统BUG频发,令部分网友开始反对汽车智能化进程,认为我们自己开车就够了,用不着那么多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当然,极端思维要不得,汽车智能化乃大势所趋,但车企更应该把安全性放在首位。
汽车智能化,首先当考虑安全性
汽车行业正在向新时代发展,而车企与消费者选择的主要方向就是新能源与智能化。
最初,车机功能匮乏,仅支持导航、多媒体播放等,方便用户驾驶时分辨路线和轻度娱乐。如今,随着高清大屏幕和高性能芯片的应用,汽车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视频直播、卡拉OK、语音助手等,都可以实现。
图源:特斯拉
甚至说,部分车企还在汽车上加入了游戏功能,例如特斯拉Model S,还打算把汽车打造成新一代游戏平台。
丰富的功能确实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但也让系统代码更加复杂,以至于车机系统更容易出现BUG。
国内网络安全服务和产品提供商天磊卫士曾发文表示,系统的复杂程度与漏洞程度成正比,代码数量越多,出现各类BUG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再加上汽车功能的代码并非一个人独立完成,每个程序员都有自己的编程习惯,大量不同风格、不同水平的代码杂糅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开发和检查效率低下的情况。
倒不是说复杂的系统一定会降低安全性,只要开发者愿意付出更多时间和成本检查与测试,就能及时发现并修正BUG。不过一些BUG可能要实际装车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看出端倪,所以难免被消费者遇到。
近几年汽车车机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并不低,某品牌等待红绿灯时突然系统升级,趴窝1小时,还有某车企大厂车机黑屏事件频发。
车质网联合凯睿赛驰咨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报告》指出,国内汽车智能配置负面问题较高,不少用户购车一个月内会遇到系统死机和卡顿,驾驶辅助系统中功能失效问题频发。
汽车不同于手机、电脑,系统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安全性和行程。手机、电脑可以追求性能、功能,汽车则始终要以安全性为主。
当汽车的安全性与功能产生了冲突,车企和消费者就需要思考,加入的功能我们真的都需要吗?
移动设备的“终极形态”,未必要事事都行
苹果公司高级运营副总裁高管Jeff Williams曾表示,汽车是移动设备的终极形态。理论上来说,功率更大、体积更大、成本更高的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确实有更广阔的的前景,可是车企在汽车中盲目添加功能,我们真的都需要吗?
以游戏为例,GamesIndustry公布的2021全球游戏市场报告显示,去年手机游戏营收占游戏行业总份额52%,PC游戏占比20%,主机游戏占比28%。国内就更不用说了,PC游戏热度明显下滑,主机游戏更像是小众爱好,手机游戏才是大众的选择。
因此,恐怕愿意在汽车上玩游戏的人不会太多。许多人幻想的汽车游戏场景主要是堵车时可以在车上玩游戏,不过估计只有燃油车和混动车敢这么干,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还没被彻底解决呢,国庆堵车时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空调都不敢开。
图源:特斯拉
正常行驶的情况下,他人用车机玩游戏,很可能导致司机分心,因而游戏功能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其他车机的浏览器、资讯、天气等功能,用起来还不如手机方便,完全可以考虑删除。
车企在汽车中加入这些功能,似乎没有考虑到它们可以被替代,或者说车企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加智能化功能,提高汽车的档次与科技感。相较于汽车的动力、内饰等参数,“科技感”这种全靠网友脑补的词汇,很容易营造出高大上的氛围。
更何况那些加入的功能无论是否有用,我有别人没有,那就是可以拿来宣传的噱头,是可以踩友商的卖点。
这就形成了汽车行业的“黑暗森林”理论,不确定其他车企会不会拿某些用不到的功能攻击我,于是我就必须给汽车加入更多复杂的功能。
因此,车机系统越来越臃肿。
频发的车机系统故障告知我们,与安全性、稳定性相比,所谓的高端功能不值一提。
最关键的是在实现智能化时,车企走上了弯路,把许多非常重要的核心功能也与智能化绑定,例如某车企把启动、手刹、雨刷等功能都集中到了中控屏,操作更为复杂不说,系统故障后汽车就完全没法正常操作,这无疑给汽车增加了安全隐患。
平衡功能与安全,车企该怎么做?
汽车智能化乃大势所趋,车企仍会为产品加入更多功能,如何均衡功能与安全性才是关键。与网友们讨论之后,小雷认为车企在平衡功能与安全时,需要注重以下四点。
第一,不要将用户反馈的功能全部加入。
车企为车机增加功能,并不是一拍脑门就去做的事情,毕竟任何一点点功能都涉及到成本。因而车企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者需求调研,例如马斯克就曾在Twitter发起公开投票,询问用户是否想要在汽车上玩3A游戏。
可是设计产品时绝不能完全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去做,就比如手机行业消费者呼声极高的小屏旗舰和精简原生系统,魅族、一加真的做了出来,却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慷慨解囊”。网络上的呼声,未必能够代表大众需求,车企研发新功能之前应当将自己置于消费者的处境思考。
第二,功能正式推出前预留硬件+小范围公测。
软件代码可以通过OTA升级,只要在硬件层面预留升级所需的配置就行。考虑到系统需要足够多的用户才能尽可能检测出存在的问题,车企可以考虑效仿手机厂商,推出内测版、小范围公测版、大范围公测版,以及正式版等多个版本,增加测试流程与测试周期。
图源:pixabay
车企开放用户测试申请通道,即使遇到问题,用户也会有心里准备。车企还可以通过有偿反馈BUG活动,增加用户寻找BUG的热情。如此一来,新功能正式上线时,已经理了大量测试,稳定性更有保障。
第三,适时舍弃小众功能。
系统软件经常出现一个情况,开发者不断往其中加入功能,却不删减用户需求不高的功能,以至于系统越来越臃肿。手机行业最好的例子是小米,早期以MIUI丰富的人性化功能闻名,后来功能越来越多且BUG频发,导致MIUI口碑一落千丈,后来小米找到问题所在,MIUI 12.5开始逐渐好转,如今MIUI 14更是官宣打造精简系统,砍掉臃肿的功能。
车企同样应该如此,没必要留下太多复杂的功能,尤其是在车机系统纷纷支持第三方App的今天,车企做好精简的平台就够了,内容可以留给第三方开发者丰富。
第四,核心功能全部独立出来,哪怕车机遇到故障,也不影响正常驾驶。
车企其实明白系统故障可能会对驾驶造成影响,但依然有许多车企将核心功能集中到中控屏,砍掉大量实体键,看似增加了科技感,实则操作更为不便,而且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车企需要做的就是把驾驶相关功能全部独立出来,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刹车、手刹、空调、雨刷等。哪怕系统因BUG无法启动,汽车依然能正常行驶,不至于遇到问题后就要原地等待道路救援。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希望汽车能够拥有更多丰富的功能,但与生命财产安全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基本不可能改变,车企肯定已经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了首位,但未必能面面俱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我们承担不起哪怕百万分之一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后果。对待安全问题,再谨慎也不为过。
封面图源:pixaba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冰川2017
关注
主题数54
请问一下失效分析如何去判定它的失效点吗?
阅读 44084
103.8亿元项目定增获通过,TCL显示业务迎来新增长?
阅读 11479
rgb 5050灯珠参数(rgb0603七彩led)
阅读 785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