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最高降 23 万,还有 7 折的宝马,想买这类车的可要抓紧了! ...

g3985836 2022-12-11 16:12:45
点击上方关注汽车之家公众号
延续了 13 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车 " 国补 " 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今年 12 月 31 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新能源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补贴一旦取消,就意味着在资金层面几乎没有了实质性扶植,车价将上涨,这对车企与用户来说都是弊大于利。对此,各路车企也纷纷拿出了不同的对策。




率先出招的是特斯拉,该公司在第四季度打出了降价的牌,后续又跟进了限时保险补贴和送积分换超充的促销政策,以此来消除消费者不能补贴的顾虑。




如此压力之下,中国品牌怎能不接招?11 月 27 日,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发布公告称,长安深蓝承诺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前下定并锁单,且订单满足 2022 年新能源国补申领条件的客户,2022 年新能源国补政策的差额 ( 不含地方补贴 ) 由长安深蓝补贴,用户仍按照下定锁单时指导价支付。
11 月 30 日,小鹏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小鹏汽车推出限时保价政策,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4:00 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将持续享受 2022 年国家新能源补贴,不受交付时间影响。由于上牌时间导致的补贴差额由小鹏汽车承担。




跟进的还有极氪品牌,如果在 12 月 31 日 ( 含 ) 之前下定购买极氪 001WE 版车型,因非极氪方面原因导致车辆无法在 2022 年内完成交付的,极氪将继续根据 2022 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为车主提供相应的差额补贴。
除上述车企外,欧拉、吉利、AITO、哪吒汽车、天际汽车、飞凡等多家企业都相继出台了各自的 " 限时保价 " 政策。当然,此番做法的目的很明确,旨在能更有效地吸引客户,年底再冲一波业绩。当然,也有部分车企 " 另辟蹊径 ",比如比亚迪和埃安则走了另一条路,一条让人既欣慰又不愿意接受的路……




在此之前,比亚迪宣布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幅度为 2000-6000 元不等。对于涨价原因,比亚迪表示,主要受到国家取消补贴政策、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不过好消息是 2023 年 1 月 1 日之前付定金签合同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就此,比亚迪也成为首个逆势涨价的新能源车企。
随后,在 11 月 30 日晚,埃安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称,受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贴政策到期和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两方面因素影响,决定对旗下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上调 3000 至 8000 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2023 年 1 月 1 日前已支付排产定金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12 月 6 日,东风 EV 新能源官方微博 6 日发布《关于东风 EV 新能源旗下车型限时保价的说明》称,东风 EV 新能源将对旗下所有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预计上调幅度为 7000 元 -9000 元不等。同时,东风 EV 新能源承诺,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前支付全款且完成车辆登记上牌的用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敢于提出涨价计划,是基于销量长红,这里指的是比亚迪与埃安,其中比亚迪 11 月共销售新能源车 23.04 万辆,并已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突破 20 万辆。埃安同样实现了突破,其 11 月销量达到 2.88 万辆,同比增长 91%;1-11 月,累计销量达到 24.11 万辆,同比增长 128%,提前实现全年销量翻倍目标。至于东风 EV 新能源,旗下小型纯电 SUV 纳米 BOX 在 11 月销量 6497 辆 , 环比增长高达 126%。
有涨就有降,海外品牌纷纷迎来降价,文章开头就说了特斯拉 " 手段 ",其降价政策几乎贯穿了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降价时间之长和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见的。




而降价力度最大的还当属一众老牌豪华品牌,BBA 都未能逃过降价魔咒。日前,梅赛德斯 - 奔驰官方宣布将对全新纯电 EQE、纯电 EQS 和全新 AMG EQS 53 的厂商建议零售价进行相关调整。其中, 奔驰 EQE 的降价幅度约 5 万元,这也使得其销售价格下探至 40 万元区间;而家族旗舰奔驰 EQS 更是最高直降 23.76 万元,起售价为 84.5 万元。







继奔驰 EQ 系列后,宝马 i3 开启 " 大甩卖 " 模式,究其原因,销量难逃干系。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目前购买宝马 i3 普遍可以享受 8 万元 -10 万元的现金直降,也就是说,i3 裸车最低价仅仅在 24.5 万元左右,7 折的宝马了解一下?关于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颓势就不再赘述了,部分车型的优惠力度不亚于宝马 i3。
退补在即,加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车型价格上涨或许已成定局,接下来也是考验新能源车企控制成本、技术创新的时候了。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即便有再多的因素,也不会改变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整体增长的大趋势,而这恰恰也能刺激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创新,也将逐渐促使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