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北京经开区增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北京经开区增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复制链接 ]
第一个甲马俳
2022-12-16 07:39:35
原标题:北京经开区增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补充认定名单》,北京经开区有4家企业所申报的基地通过认定,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分别是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光科技馆、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史馆、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元食品首都牛奶科普馆。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经开区了解到,本次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之一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首个汽车行业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展示中心分为主展区、生态伙伴展区、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三大板块,集“展示、研发、测试、接待、洽谈、科普”多功能于一体。以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国创中心将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为广大公众提供一个低碳新能源科普教育、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展示和技术创新传播的综合科普平台,向公众普及新能源汽车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认知了解,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科技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
在不久前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经开区分赛区决赛中,《经开区科技馆之城》项目最终凭借92.60的高分折桂,赢得一致好评。对于北京经开区而言,“科技馆之城”并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依托亦庄新城工业资源丰富、产业资源密集、科技资源前沿、文化资源多元、地域资源广阔等特点,形成“城中区品历史京韵,经开区享科技未来”的全新格局,最终目的是建设成为中国首个集科技游、工业游、创新游、文化游、历史游、研学游于一体的“科技馆之城”。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持续优化科文融合产业空间,培育出了“热带雨林”式的科文融合产业生态。在政策方面,北京经开区从支持企业落地发展、鼓励企业创新研发和内容创作、支持人才成长和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产业联动、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和电竞场馆建设、支持电竞俱乐部落地发展、支持视听产业活动和电竞赛事落地九个方面发力,同时加快研究北京经开区科文融合产业空间规划,促进科文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专业园区招商和运营,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和企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空间方面,北京经开区打造形成了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北京智慧融媒数字产业创新中心、北京网络游戏新技术应用中心和紫荆文化广场等近50万平方米的专业园区,积极推进科文融合产业特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入高新视听领域国家级、市级实验室,高标准推进全市首个专业电竞场馆建设。积极引入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动漫北京等重点产业活动,统筹开展国家文化和科技示范融合基地项目申报,不断提升北京经开区科文融合品牌影响力。2022年1月至9月,北京经开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5.5%,产业规模全市排名第六。
“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以‘打造首都创新文化先导区、全国科文融合产业样板区’为目标,持续加大对创新文化领域的支持力度,依托四大主导产业优势基础,推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5G等为核心的新技术加速应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科文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本报记者 李佳
供图/国创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第一个甲马俳
关注
主题数137
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种类与特点
阅读 12245
车企年底冲刺销量
阅读 3155
马斯克的“糟心年”
阅读 2963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